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探討

時間:2022-06-11 03:10:43

導語: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探討

一、農民要切實轉變思想,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中起主導作用

1、農民要認真領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實質,充分認識國家實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惠民政策,親身體驗外出務工帶來的好處和效益,充分認識我縣人多地少、山高地陡、投入大、產出少的實際情況,深刻體會只有跳出“農門”,轉移到其他行業就業,才能增加收入,才能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實現小康的愿望。2、農民要轉變戀家守土的思想,有勇敢走出去的勇氣。我縣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的根本原因就是農民的思想守舊,還沒有完全的轉變。部分農民不愿出去,存在著戀家守土的思想,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溫飽即安;部分農民不敢出去,存在著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的思想,有畏懼心理,擔心上當受騙,害怕被人欺負;還有部分農民是不會出去,無一技之長,又不愿參加培訓,苦、臟、累活不愿干,技術活又干不了,只有長期呆在家里。3、農民要有學習的愿望,積極主動參加培訓。怕學、厭學在我縣的廣大農民中是普遍存在的,多年來都是被迫學習。農民要逐漸養成愛學習的良好習慣,變被動為主動,要積極參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班,集訓與自學相結合,認真掌握培訓內容,破除為領補助或湊熱鬧而參加培訓的思想,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4、農民要加強操作技能的學習,掌握過硬的技能,有一技之長。沒有過硬技能技術本領,外出打工只有靠力氣掙錢,勞動技能低,勞動強度大,收入水平低,就業還不穩定。只有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才能在轉移的大軍中有競爭優勢,才能有更好的經濟效益。5、農民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無論轉移到那個行業,到任何企業或工廠打工,都要干一行愛一行,要是一個遵章守紀的好員工,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培訓機構要規范培訓管理體制,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中起核心作用

1、強化培訓管理,建立規范化、模式化高標準的培訓管理體系。根據用工企業和勞務市場的需求,統籌教學資源,開設相關的專業,高標準、高質量的開展培訓,實行軍事化管理,強化學員的組織紀律觀念和職業意識,構建集團化的培訓輸出網絡。2、選好適合農民學習的培訓教材,開展技能型人才培訓。農民的個體文化素質差異較大,在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時,必須針對用工單位的需要,結合農民學得懂、感興趣的內容選擇適合的教材。按照“農民歡迎、適用易學、市場需要”的原則,圍繞就業市場的需要、企業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設置技能型人才培訓。培訓工種考核鑒定要跟上,對學員一律進行職業資格鑒定,發放技能等級證書。3、培訓內容要豐富。即要加強技能培訓,又要培訓我縣主導產業技術:如魔芋種植技術、大河烏豬養殖技術、核桃栽培技術等,還要加強自主創業知識的培訓,盡量豐富培訓內容。讓出去的農民有就業競爭力,提高培訓轉移率,讓留在農村的農民靠科技發展農業、自主創業,才能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4、加強實際操作能力培訓。理論教學是基礎,實際操作才是關鍵,用工單位注重的就是實際操作能力,我們要加強操作技能的培訓,讓學員把理論貫通到實際操作中,提高培訓效果,使用工單位招之及用。5、保證培訓時間和培訓質量。結合培訓群體的實際情況、用工單位需求、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的培訓時間安排,勞動力轉移培訓只能是短期培訓班,這就要求我們合理安排、統籌兼顧,確保培訓時間,達到培訓質量。6、選好培訓對象。勞動力轉移培訓是針對貧困農民的一項政策性較強的惠民工程,選擇的培訓對象要符合扶貧部門的要求,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壯年勞動力,還要均衡男女比例,擴大婦女就業,堅持由村委會推薦、培訓機構把關、扶貧部門審核、個人自愿的原則。7、加大投入。培訓機構要統籌資源,加大對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爭取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

三、各級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在勞動力轉移培訓中起關鍵性的作用

1、高度重視剩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重要性(1)、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把農村剩余的勞動力由農業轉移到工業和服務業,對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提高了農民收入。(2)、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能有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促進了農民文化水平的提高,鄉風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一方面,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從原來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思想,形成學科技用科技談科技的良好社會氛圍。另一方面,為廣大農民送去知識、送去黨和國家的好方針好政策,讓農民學科技,靠科技致富。2、完善就業政策,擴大轉移率。政府要注重政策引導,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徹底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增強農民外出就業的積極性。3、搭建就業平臺,提高轉移率。在鄉鎮建立勞動力市場,抓好鄉鎮勞動保障機構建設,配備人員,明確職責,使農民在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方面接受到就業服務。4、加強政策宣傳,增加財政投入。要組織人員大力宣傳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政策,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納入政府的中心工作,增加宣傳、組織費用,建立獎懲機制,把勞動力培訓轉移情況納入年終考核。

本文作者:張進工作單位:富源縣農機化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