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企事業工會組織人事管理職能論文
時間:2022-05-15 11:02:00
導語:發揮企事業工會組織人事管理職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企事業單位中工會的地位;現代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企事業單位需要工會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充分發揮作用;充分發揮工會在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措施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人力資源是企事業單位最重要的資源,是企事業單位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勞動力相對短缺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對雇員是有利的、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認識有待提高、人力資源浪費嚴重、工會代表職工能參與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堅持和發展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健全和完善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深化和拓展企事業單位業務公開制度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當前企事業單位中工會組織與經營者職能分離的工作尚未全面展開,工會組織在調整勞動關系中的地位和職能也不明確。文章主要通過對現代企事業單位工會現狀及特點,以及工會組織的地位作用進行分析,分析工會代表企事業單位廣大職工利益,能參與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在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積極作用,為企事業單位的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人力資源;企事業單位;工會組織
人力資源是企事業單位最重要的資源,是企事業單位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只有做好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企事業單位才能做大做強,才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反之,企事業單位就會停滯不前,甚至瀕臨倒閉和破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為中國特色工會組織發展道路展示了廣闊的前景,將在勞動關系領域發揮更重要的協調作用,從而對整個社會的和諧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研究工會組織在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企事業單位中工會的地位
一般而言,在經濟快速增長,勞動力相對短缺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對雇員是有利的。然而,在其他情況下,雇主通常具有控制雇用人數的優勢,有抵擋來自個人壓力的經濟實力,對勞動力市場有較好的了解。因此,從討價還價方面來說,雇主優于雇員。企事業單位在對它本身有利的情況下作雇用條件的調整。雇員用來抵消資方討價還價的力量來自聯合起來的產物——工會。在討價還價中,工會的作用是代表勞動者的利益,平衡雇主的經濟實力。為了維護勞動者的利益,工會還扮演更為復雜的角色,它在公眾中,政府機構中和政黨中尋求同情,因此工會具有一定的政治特性,然而工會作用的核心是聯合起來與資方進行集體談判。
二、現代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
(一)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認識有待提高
首先是重視財、物,忽視人。有些領導對物質資源的投資很慷慨,而對人力資源的投資卻十分吝嗇。雖然滿口“以人為本”,但對如何實踐“以人為本”卻沒有一個清醒的思路。在這部分領導的眼里,他真正看重的是資金,是廠房,是設備。對于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他的一貫思路是“少花錢、多辦事”,或“不花錢、也辦事”。二是只重視高級人才,忽視一般人才,在一部分企事業單位領導的眼里,只有做出了重大科研成績,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人才是企事業單位最需要的人才,而認為普通員工,既使態度再積極,工作再努力,對企事業單位發展也無足輕重。這種思想有時會下意識地流露在工作和言談之中,嚴重影響了職工群眾的生產、工作積極性。
(二)人力資源浪費嚴重
首先是由于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企事業單位缺乏適應市場經濟和企事業單位特點的激勵、約束機制,“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嚴重挫傷了企事業單位員工的積極性。其次是相當一部分企事業單位在實施“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企事業單位實行改組改造的過程中,為避免得罪人,實行“一刀切”的辦法,劃定年齡底線,使許多有用之才提前離崗退休,造成人力資源的無謂浪費。最后是有些領導,出于妒嫉,將本單位的人才緊緊控制在自己手里,不給其以施展才華的機會,人為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三、企事業單位需要工會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充分發揮作用
現代企事業單位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很多企事業單位中,一部分職工的技術、業務素質較低,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也不高,不適應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和長遠發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工會充分發揮教育職能作用。工會的教育職能,既是工會接受黨領導的一個基本標志,也是工會的組織形式決定的。教育職能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工會誕生時就有的,工會也是擔負此項職責的最好的組織形式,因為工會的組織對象包括了所有的工人群眾,且工會組織的群眾性使其在履行教育職能中又具獨特優勢。因此,在我國長期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工會始終肩負著教育組織職工群眾為實現黨的任務而奮斗的職責。工會組織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廣大工人都感到工會確實是工人自己的組織,是工人信得過的、能替工人說話、替工人辦事的組織。
四、充分發揮工會在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措施
(一)工會代表職工能參與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
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工會法規定工會應組織和教育職工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民主權利,發揮國家主人翁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維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工會應該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工會要動員和教育職工以主人的態度對待勞動、愛護國家和企事業單位的財產,遵守勞動紀律,發動和組織職工努力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工會還應組織職工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開展群眾性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技術協作的活動,提高職工的各方面素質,使職工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勞動者。因此不難發現,工會實際上能作為職工代表,參與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維護廣大職工的利益。
(二)堅持和發展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體現職工主人翁地位,行使職工政治民主權利,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治制度和手段,被多年的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適用于我國境內的一切企事業單位。協調勞動關系,調解勞動爭議,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成為民主管理工作的突出任務。要堅持運用多年來在實踐中形成的、在民主管理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職工代表大會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應當堅持建立職代會的基本原則;堅持職工代表的權利、義務;堅持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制度。企事業單位要堅持落實好職代會關于重大問題的審議建議權,工資、獎金、勞動保護、規章制度的審議通過權,生活福利的審議決定權,對干部的民主評議監督權,對領導人員的民主推薦選舉權等。同時要結合現代企事業單位制度的實際,本著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結合不同組織形式企事業單位的實際,體現多樣性和差異性的特點,創造性地發展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在組織和工作制度上,可以實行一些單位創造的職工代表常任制;可以成立職代會領導下的民主管理監督小組、提案和決議落實情況檢查小組、職工代表巡視小組;可以隨時就重大問題召開專題職代會等。
(三)健全和完善職工董事監事制度
建立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是現代企事業單位制度的內在要求,是職工作為勞動者和所有者的主人翁地位、權利、利益的具體體現,反映了中國特色的企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中包含著職工參與決策,實施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特點。職工代表進入董事會、監事會,就是要代表國家和本企事業單位全體職工具體行使法律賦予的民主權利,完成職代會的委托事項,貫徹職代會的意志,履行代表職工的義務,為被代表者服務,對被代表者負責,并受被代表者監督。職代會制度與職工董事、監事制度同為職工民主管理形式,前者側重于對職工權益的維護,對重大決策的參與、重要事項的審議,具有階段性;后者側重于對決策的參與和貫徹中的監督,具有直接性和經常性。職工董事、監事制度的確立,有利于源頭參與決策及生產經營中的民主管理,有利于對深層次問題的監督,是對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體制的發展與延伸。職工代表進入董事會,是企事業單位調節內部關系機制的需要,是現代企事業單位制度性質決定的。職工代表參加董事會,完善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機制,使決策層能夠直接聽取職工意見,又可以通過職工董事把決策傳達、貫徹到職工當中,在實施中起到推動落實的作用。
(四)深化和拓展企事業單位業務公開制度
企事業單位業務公開是新時期進一步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依靠職工辦好企事業單位的需要;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有效途徑;是搞好群眾監督,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有力手段;是建立健全現代企事業單位制度、現代產權制度的內在要求。當前落實好業務公開制度的主要任務,是不斷推動業務公開的深化和拓展,加強業務公開機制建設,發揮其在完善現代企事業單位制度的管理機制,促進企事業單位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充實和規范業務公開的內容。凡是職代會職權規定的內容,都要實行公開,并交職代會討論、審議、通過、決定。特別是在新形勢下,無論何種經濟形式的企事業單位,其重要改革、重大投資、發展規劃、生產經營的重大決策必須向職工公開,充分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在事關企事業單位前途命運的大事上,讓職工真正有發言權。二是豐富業務公開的形式。職代會是業務公開的基本載體,凡是應由職代會討論、審議、評議、通過、決定的事項,均要召開職代會實行公開;還要充分運用職工代表團(組)長聯席會議、公開欄、廠情會、黨政工聯席會、企事業單位內部媒體等形式實施公開。三是完善和創新機制建設。要完善業務公開檢查、考評、監督制度,促進工作落實:要建立業務公開的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工作實效;要爭取業務公開立法,保證業務公開工作在法制的軌道上長久運行。
總之,人才資源是企事業單位最寶貴的資源,它決定著企事業單位的興衰存亡,大力加強和改進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劉崇林.人力資源管理基礎[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2]葛紅巖,蔡黎明.人力資源管理[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3]吳蕓.企業社會責任與構建和諧社會[J].學海,2005,(6).
[4]赫翠榮.高校工會應注重代表和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J].工會論壇,2005,10(1).
- 上一篇:大四學生畢業感言
- 下一篇:運動會閉幕式學校領導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