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機動衛勤力量建設透析

時間:2022-04-13 11:08:00

導語:應急機動衛勤力量建設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急機動衛勤力量建設透析

摘要:為積極做好軍事斗爭后勤準備工作,本文從營造建設氛圍、加快人才培養、抓好裝備建設、推進信息化進程、完善戰備預案、強化戰備訓練等六個方面就如何加強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進行闡述、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思考

我院地處海拔2808米的青藏高原,平時主要擔負4千多里青藏線的衛勤保障任務;戰時按照總部要求,為應急作戰提供強有力的衛勤支援。為此,著眼應急作戰衛勤保障需求,大力加強衛勤力量建設,狠抓“組織、制度、裝備、技術”四落實[1],使應急作戰衛勤保障力量達到指揮靈敏、反應迅速、搶救及時、保障有力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營造建設氛圍是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的前提條件

營造加強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的良好氛圍,要堅持做到“六個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始終把“姓軍為兵,保障打贏”作為軍隊醫院的根本職能和崇高使命。二是工作謀劃到位。無論是制定長遠規劃還是部署短期工作,都應把衛勤力量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落實到醫院全面建設的具體環節。三是人員調配到位。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應按建制編成,設置編組替補隊伍,保證各組室始終處于滿編及備訓、備戰狀態,形成相對穩定的衛勤力量構架。四是經費投入到位。建立和健全衛勤力量建設經費保障機制,用于各類戰備物資、裝備和設施的購置、更新與管理。五是政治教育到位。不斷強化衛勤保障人員戰斗隊意識,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戰爭觀指導各項工作開展,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戰斗精神教育、形勢戰備教育、臨戰動員教育、戰場群眾紀律教育、防間保密教育、三戰(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常識教育等,進一步堅定衛勤保障人員敢打必勝、保障打贏的信心和決心。六是組織到位。成立應急作戰衛勤分隊建設領導小組,堅持定期召開專題分析會,分析建設形勢,把握建設方向,研究解決建設中遇到的難點重點問題。

2加快人才培養是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的根本保障

衛勤保障人員作為專業人才,具有知識更新快,成長周期長的特點。為此,必須靈活抓好衛勤保障人員專業技術培訓,突出“三個創新”:一是創新培訓內容。要保證應急作戰衛勤保障力量出色地完成衛勤保障任務,就必須培養一專多能、全科通用型衛勤保障人才隊伍,不僅本職專業要精,并且相關專科皆通;不僅要培養過硬的業務綜合素質,還要培養一定的組織指揮能力和駕馭高科技知識的本領及良好的身心素質。二是創新培養途徑。要有計劃、分專業安排衛勤保障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深造,依靠相關院校進行學歷升級,靈活利用短期辦班集訓、經驗交流研討、參觀學習等方式提高衛勤保障人員的專業技能素質。三是創新培養機制。對衛勤人員的培養、使用實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管理和考核機制,積極創建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3抓好裝備建設是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的物質基礎

衛勤裝備設施建設是衛勤保障力量遂行衛勤保障任務的物質基礎,是衛勤戰備工作水平高低的客觀體現。為此,必須針對應急作戰衛勤保障特點,配備輕便靈活、功能齊全、機動性能強的衛勤裝備和輔助設施,也就成了提高應急作戰衛勤保障能力的重要先決條件。首先,要加大裝備投入。堅持把上級幫建與單位自建相結合,把硬件配備與攻關研制相結合,不斷配套相應的急救、監護、診斷、治療、手術等衛生裝備,并且配備必要的軍需、交通、通信等后勤保障物資和保障器材。其次,要加強裝備管理。建立健全衛勤裝備使用管理制度,定人定責,定期檢查,應急補充,及時更新,防止出現惜用不檢或只用不管的現象,時刻保持良好的人裝結合狀態。此外,還要不斷加強“三室一庫”的建設,健全和完善各項戰備基礎設施,嚴格落實“三分四定”要求,努力實現衛勤保障力量功能現代化、布局合理化和裝載快速化。

4把握信息化進程是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的正確方向

要積極健全和完善戰時傷病員管理、傳輸和查詢系統,從連搶救組、營救護所開始對傷病員的傷病情況、處置措施等信息進行采集存檔,必要時,可將傷病員攜帶信息卡后送至上級醫療救治機構,使各級人員在傷病員的救治上做到病理清楚、底數清楚,以便更快、更好地做出救護處置。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衛勤保障力量的戰場救護能力,更便于后勤指揮機構及時了解和掌握戰場傷病員基本情況、衛勤保障物資消耗情況,以此來完善衛勤保障力量部署方案,合理儲備和籌措衛勤保障物資器材。另外,要充分利用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在傷病員難以及時、迅速后送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后方醫院專家的指導作用,在挽救傷病員生命的同時提高戰場救護率。

5完善戰備預案是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的堅強保證

衛勤戰備預案是確保衛勤保障力量實施應急作戰衛勤保障有章可循的重要依據,制定和完善各項戰備預案,應堅持做到“三化”:一是制訂戰備預案要實用化。要結合部隊實際和所擔負的衛勤保障任務積極修訂和完善后勤戰備方案。在方案的制訂上,種類要齊全、格式要規范、內容要實用,要與本級作戰方案相配套,與上下級保障方案相銜接。同時,要根據地方經濟潛力,結合保障任務實際,制定并完善衛勤保障戰時征用方案,為經濟潛力轉化為保障實力奠定堅實基礎。二是確定保障計劃要科學化。一方面,情況掌握要科學。首先是部隊需求的掌握要科學,主要包括部隊戰前補充需求、部隊機動途中需求、部隊戰中消耗需求;其次是地方潛力的掌握要科學,主要包括應急征用潛力,持續征用潛力和調整補充潛力。要通過參與國防經濟潛力調查,把部隊需求和地方可征用醫療物資的規模、品種、數量、質量、結構、布局了解清楚,做到部隊需求明了,地方征用明確。另一方面,計劃種類要科學。衛勤保障涉及部隊行動的方方面面。因此,衛勤保障計劃中,不僅要把部隊行動各個階段所需的物資、器材、運力、經費等分項排列,還要準確確定保障物資的來源渠道,組織保障的具體方法,特別是對需征用的軍民通用物資,一定要把征用的品種、數量、所需時限、分配方案、輸送方式、供應銜接等一一加以注釋說明。三是落實衛生戰備制度要經常化。醫院要經常檢查和落實的衛生戰備制度。包括:衛生戰備教育制度、衛生戰備值班制度、衛生戰備管理制度、衛生戰備檢查考核制度、等級戰備轉換制度等。

6強化戰備訓練是應急作戰衛勤力量建設的關鍵要素

要強化“為戰而訓、為戰而學”的觀念,以《陸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和《軍隊醫院機動衛勤分隊建設暫行規定》為主要內容,以衛勤戰備方案為訓練重點,按照“練為戰、演為戰”的要求,在強化專業及衛勤訓練的同時,適時組織戰術基礎動作訓練、手中武器裝備訓練和體能達標訓練,著力提高衛勤保障人員的軍事素質、專業技能和防護本領。強化抓好“五個結合”:一是專業訓練與崗位練兵相結合。力爭在崗位練兵中熟練掌握新的戰傷救治技術和救治技巧,在衛勤演練中提升單兵身心素質,努力深化訓練效果。二是專業訓練與科技攻關相結合。堅持在訓練中總結經驗、增長才干,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討、課題攻關,切實提高訓練成效。三是專業訓練與硬件建設相結合。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戰備訓練必須依靠不斷補充和配套新的硬件設施來保障,真正為專業訓練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四是平時工作與戰備訓練相結合。針對戰時衛勤保障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的特點,有意識地把平時工作與集中訓練、分組訓練與合成訓練相結合,科學統籌,合理安排,有針對性地提高衛勤保障人員戰場應對能力。五是戰備訓練與實戰運用相結合。從實戰需要出發,增強戰備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仗怎么打就怎么訓,仗怎么打就怎么練,堅決糾正和克服過去衛勤戰備訓練就是搬箱子、抬擔架、支帳篷、搞包扎的低層次重復訓練[2],牢牢把握戰救技術尤其是新武器傷防護訓練作為衛勤保障訓練的難點和重點。

【參考文獻】

[1]李建華.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軍隊衛生現代化的發展[J].解放軍衛勤雜志,2006,6(6):323-327.

[2]白書忠.認清形勢,加快步伐,扎實推進全軍衛勤機動力量全面建設[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6,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