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和歌舞劇創作探索

時間:2022-02-23 03:43:00

導語:喜劇和歌舞劇創作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喜劇和歌舞劇創作探索

關鍵詞喜劇歌舞劇

摘要電影《高興》講述了一個進城打工的農民為自己的事業和愛情打拼的勵志故事。影片整體基調明朗,表現詼諧、新穎。片中融歌舞于喜劇的做法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特色,輕松愉快的歌舞劇形式既契合了人物的情緒,又促進了劇情的發展,是對中國電影創作表現方式的大膽嘗試與探索

繼《瘋狂的石頭》著實讓國人興奮了一把之后,導演阿甘帶著他的新片《高興》在09賀歲檔的擁擠空間中用“喜劇片加歌舞片”的嶄新形式為自己獨樹一幟,以輕松愉悅的情調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讓觀眾在大悲大喜的年份中感受到了一絲的愜意與舒心。《高興》憑借著扎實的故事基礎和有質感的人物原型,突破之前中國電影大片式華麗空洞的意象封鎖,揭示出了一種有生活脈搏的現實。

影片《高興》的背后站著的是原著小說《高興》及其作者——剛剛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賈平凹,賈平凹的的現實主義在影片里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奇幻浪漫主義。在阿甘的電影鏡頭里,流落在城市的拾荒者,生存的焦慮和困頓仿佛只是遮蓋在身體上的一層薄衣衫,骨子里的浪漫和夢想被當作傳奇過分書寫。如果要討論這部電影,比較厚道的做法就是完全拋開小說原著,把它當作一曲單純快樂的抬荒者之歌。就此而言,影片《高興》的確能讓人高興,一部用夢想包裹而成的電影,夢想的一切又都能實現。地位卑微的街頭拾荒者尚能做到如此,更何況你我這些能買票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總結起來,這部電影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想象豐富、趣味十足、個性張揚

影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收破爛的農民贏得了一個美艷女郎的愛情故事。這種內在的體現在劇作上的想像力加上飛機墜河、黃包車上天等奇特景象硬是把一個不可能的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如假包換!其次,賈平凹的農民式幽默加阿甘的導演風格構成了影片妙趣橫生的喜劇效果,精彩絕妙的臺詞在片中數不勝數、俯拾可見。再者,片中大小角色個個出色,雖角色不同,差別各異,但這種差別產生出夸張、張揚的個性,正所謂有差別,才有戲,有個性,才出彩!

二、沒有承載過多的教化任務

《高興》在清晰明快的敘事中并沒有過分的宣揚或暗示某種耳詳能熟的哲理,而是在愉悅暢快的氛圍中傳達了一種淡淡的生活態度!人們一想到農民,就會與艱難、辛苦等詞語相聯系,進城打工的高興及五福他們又從事著平時讓人瞧不起的職業,但在片中這種身份和職業成了快樂與高興的載體,最底層的行當與主人公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演用歡聲笑語揭示著人生中的矛盾,用新穎的歌舞劇手法展現著《高興》的魅力。劇里所有人都為生計而拼命艱難地活著,但是每個人都抱著樂觀的態度而活,這就是整個片子要表達的精髓所在。看完《高興》,我們不僅僅是一笑而過,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絲感動和深省。

三、情節內容簡單明了、清晰流暢

歌舞及喜劇的美學特征要求影片具有清晰而引人入勝的情節,使觀眾可以帶著一種暢達的思路去盡情地觀賞。《高興》的故事簡單易懂,在敘事上沒有運用太多的手法,導演用輕松愉快的歌舞劇形式將主人公樂觀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在欣賞中玩味,在消遣中體會。影片的這種表現形式,更好的將最底層人民在都市中的生活狀態呈現了出來,讓人更加易于接受:而歌舞劇形式的運用,更能烘托出人物形象理想追求的堅定性和那種豁達樂觀的精神,使人物更加迷人,且故事情節更能為觀眾所接受。

四、膾炙人口的歌曲和精彩美妙的舞蹈場面

這部電影最為人們稱道的便是其歌舞因素的恰當插入,當歌舞與喜劇在《高興》里聯姻,阿甘的電影大旗也就豎了起來。就目前而言,還沒有哪部喜劇片能把歌舞做得這么精彩的,這也是不少觀眾反復欣賞的原因所在。應該說劇中較為重點借鑒的是印度歌舞片的一些表現因素。印度歌舞片在藝術類型上有別于好萊塢歌舞片,其構成模式是:一個奇遇、巧遇的愛情故事,配以在生活場面中自然引發的歌舞,加上脫離社會現實的豪華場景,可以稱之為“生活歌舞片”。而《高興》雖以我國最底層人們的生活為背景,敘述一個由愛隋和奮斗編織的故事,但電影的整體基調是明亮的,仿佛一個色彩斑斕的烏托邦,因此是超現實的,拾荒兩兄弟高興和五富,進城借住在大款老鄉提供的剩樓之中,住所破爛不堪:按摩女孟夷純租住地和工作場所同樣難見高雅,但這些在鏡頭中卻被還原成一個個生機盎然的生活場景,充滿情趣。貫穿全片的以下五段歌舞,讓人漸入佳境,完全與劇情融合在一起,既起到敘事的作用,又作為情緒的表達,效果遠勝單純以肢體語言和臺詞對白發展劇情的尋常手法。

(1)進城路上的rap說唱

影片開始劉高興們坐著兩輛汽車離開陜北農村,聲勢還算浩大,一大群人擠坐在車斗里,似乎很要吼幾聲民歌的樣子,孰料冷不丁地兩輛汽車就成了個舞臺道具,郭濤領著眾人來了一段rap風格的說唱歌舞表演,時尚和鄉土就在影片開始不可思議地結合了。這場山寨版時尚歌舞表演的突襲,將整部影片的風格有了一個很好的定位:有歌有舞有歡樂,很土很雷很高興。

(2)小區里的街舞

影片的第二場歌舞表演發生在劉高興進城后收破爛的居民小區。表演在這個空間里無處不在,一段流暢的快速剪接,把街舞的動感和活力表現得韻味十足、快樂沖天!

(3)按摩店里的按摩舞

這是最具原創性,最有風情的一場表演。站著的小姐用一雙手舞動出節奏和旋律,躺著的客人可以順著節奏在床上舞動,再加上不知所措的劉高興在里面穿梭,整個場面很有些活色生香的味道。曖昧之中有一種滑稽,滑稽之外又別有一番情致。

(4)陋室里的音樂劇

如果說之前的歌舞都是狂歡的話,那么最溫馨莫過于劉孟二人在陋室里的一段真情告白。這段告白用音樂劇的表演形式,二人借唱抒情,你來我往,有些肉麻直白卻有一種浪漫到骨子里的情趣。再加上五富這幫朋友的上陣湊熱鬧,浪漫之余充盈著祝福和喜悅,這是最有人情味的一個段落。

(5)“歡樂頌”MTV

各地各個群體各個行業都嚴陣以待唱《歡樂頌》,這個段落有點類似于文章中的點睛之筆,卻似乎又過于奇幻和夸張,與整部影片有一定程度的剝離,可以理解為:阿甘在影片最后把浪漫主義發揮到了極致。從音樂創作而非電影的角度來講,這個段落是一首“歡樂頌”的MTV,如果把它抽離出電影,依舊是一部不錯的音樂作品。

不難看出,這部電影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歌舞片。它是“電影表演一歌舞表演”合一的電影故事片。這樣一種新的結構模式在我國并非導演阿甘首創,但能把西方電影和印度電影中的歌舞元素和中國獨特的喜劇形式如此完美地結合實屬難得!如果再推而廣之的話,音樂及舞蹈在電影中的創新運用或許能為當今中國電影集體發生敘事失語的狀態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