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如何完善新農村民主管理的途徑

時間:2022-02-23 03:41:00

導語:剖析如何完善新農村民主管理的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如何完善新農村民主管理的途徑

摘要:新農村建設中的民主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之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徑。但在貴州實地調研中發現,存在著村務公開形式主義;民主權利不均衡,兩委關系不協調;民主管理的主體農民參政意識不強等問題,制約著新農村民主管理的發展。本文從幾個方面來初步探討如何完善新農村民主管理的途徑

關鍵詞:民主管理新農村建設村級事務政治素質

新農村建設中的民主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之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而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如何開展和發展農村基層民主,對村級事務進行民主管理,使農民真正當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十五大后,全國各地涌現出許多優秀的民主管理實例,但同時也不乏問題。本人在貴州實地調研中就發現,有些村莊民主管理存在著村務公開形式主義、兩委關系不協調、民主管理的主體農民參政意識不強等問題,制約著民主管理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民主管理建設的需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農民參政議政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搞好管理民主,首先要采取各種措施,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使廣大農民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目前,新農村建設中我們不僅要靠農業的發展,更是要因地制宜,利用當地的各種資源-自然、文化資源,自然景觀和當地文化設施等,發展相關的產業,提高農民的收入。例如,貴州省貴陽市的青巖鎮,全鎮92.3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5個街道居委會,有漢、苗、布依、侗、壯等11個民族3.1萬余人。小鎮是貴州著名的文化古鎮之一,建于600年前,主要有九寺、八廟、三宮、三閣、一院、一樓,還有石牌坊、城墻等古建筑群。于是當地政府利用這個文化景點,再結合當地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特色美食,帶領當地農民發展旅游業,使得當地經濟迅速繁榮發展。

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民解決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后,就能更好地學文化、學知識,才能正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同時,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農民才會有閑暇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參與村里的村級事務,并且積極參與到農村的民主管理活動中來,并對村委會和村黨支部的工作進行監督,從而把民主管理落到實處。

二、不斷提高農民的參政意識

當前貴州省某些農村地區,農民參政意識不強,有些農民甚至不知道村民代表大會的存在,更不知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就更談不上參與民主管理了,因此要提高農民的參政意識。提高農民的政治素質主要是通過加強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建立鄉鎮文化活動中心,大力開展農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變農民傳統的政治冷漠意識、依賴等候意識等落后的觀念,使他們樹立起民主意識、法制意識等現代政治意識,從而增強他們的參政意識。

三、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水平

社會主義新農村民主建設的順利與否,農村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村干部的身份是雙重的:一方面,他們是村民民主選舉的,因此必須對全體村民負責;另一方面,他們又是黨和政府在農村最基層的代表,必須接受上級的領導。村干部的特殊地位成為聯系和溝通群眾與國家政權機關的紐帶和橋梁。他們素質高低,管理水平高低,不僅影響著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而且也直接影響著村民對黨有關各項農村政策的解讀和對政府的信賴。但是調研中發現,目前農村干部的整體素質普遍偏低,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提高。

(一)加強宣傳,提高選舉質量

在村民自治的時代,村干部必須由全體村民民主選舉產生,而不能由鄉鎮政府委派。在這一過程中,鄉鎮政府應當在選舉前做好選舉動員工作。一方面要動員那些文化素質高,有致富本領的優秀人員報名成為候選人;另一方面要讓村民明白,必須選擇那些村民公認、有致富本領的優秀人員作為村干部,村里建設才能走上正軌,村民才會從中受益。告訴村民要重視自己圣神的選舉權利,不要隨意放棄自己的選舉權利。對選舉過程進行監督,保證選舉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

(二)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質

1、組織村干部學習黨的先進思想理論,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我們可以定期組織村干部系統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要先進思想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他們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用對黨、對國家、對村民負責的態度,腳踏實地地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謀利益;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的精神,埋頭苦干、奮發圖強,帶領群眾克服困難,集中全體村民的力量加快經濟建設,向著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奮斗。教育村干部在工作中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搞個人主義,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和決策方法,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質。

2、提高村干部的管理素質和管理水平

對上任的村干部進行管理村級事務的業務培訓。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新農村民主建設的順利與否,農村干部管理素質和管理水平素質的高低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積極組織村干部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其它相關規定,深入理解其內涵,掌握村民自治的基本理論,提高管理素質。因為只有村干部先把民主管理的理論學懂弄通了,才能向全體村民傳達,提高村里全體群眾的整體認識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對村級事務進行民主管理,提高村干部的管理水平。

除了上述幾方面外,還要不斷組織村干部學習經濟、法律等知識,讓他們了解市場經濟一般規律,依法治國的基本內容,讓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民主管理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文曉明、王立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運行機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劉君祥,村務公開與民主管理方略[M],黨建讀物出版社,2005;

[3]陳占葵,進一步做好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思考[J],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2;

[4]趙達軍,深化村務公開強化民主管理[J],政策,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