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實施創新能力培養的體會
時間:2022-03-09 04:11:00
導語:簡論實施創新能力培養的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術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徑。因此,美術教師要把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作者認為應從四個方面著手:挖掘教材,激發興趣;營造氛圍,彰顯主體;鼓勵質疑,發展能力;豐富想象,發展能力。
關鍵詞美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徑。因此,美術教師要把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挖掘教材,激發興趣
美術教育的內容一般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是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是教師最大的過失。”教師要靈活掌握課的內容,不一定要按課本上的內容講授。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基本的知識技能,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興趣來安排并插入新的內容。新內容要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跟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
教學《畫汽車》的時候是這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的。考慮到學生都很喜歡車,對各種各樣的車都很感興趣,我先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車展,屏幕上一會兒出現一輛小汽車,一會兒出現一輛大卡車,一會兒又出現一輛公共汽車。車的款式、顏色以及它們發出的聲音都大大地吸引著我們的學生,課堂上不時發出贊美的喊聲,接著我就引導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車型,要求介紹它的外貌特征、性能及顏色。學生發言特別踴躍。接著直接引入課題《畫汽車》,讓同學們畫出自己喜愛的汽車,學生通過分析汽車的結構,從而很容易地準確把握住了自己最喜歡的汽車的形象,教學內容完成得非常好。
再如上設計課時,讓學生在回家的路途中去留心一下店面的廣告牌。這樣讓學生在學好美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又讓他們明白美術最終要服務于生活,變成實用的美術。又如在教高年級《風景如畫》這課時,可帶學生走出教室去感受一塊塊草地、一片片樹林、一道道河灣、一排排屋頂等,這樣由課內到課外,那便是生動的美術課。在環境設計教學方面,因為我們鎮正好建有一休閑的生態園,風景很美。我帶著學生去參觀小河、亭子、彎彎曲曲的長廊、花叢。這樣讓學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時,又能學習環境設計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二、營造氛圍,彰顯主體
開放而溫暖的教學環境能使學生樂于表達,并能緩解其過多的焦慮與壓力。在身心安全與溫暖、尊重的環境里,可以使學生的頭腦更為靈敏。所以,只有在開放而民主的氛圍當中,才會有人格的自由與舒展,才會有思維的活躍于激蕩,進而才有創新潛能的迸發。從某種意義上說,開放與民主的空間氛圍不僅是創新教育的必要背景條件,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創新教育。
要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問題。首先教師在更新教育觀念時,要正確地對待學生,把學生視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由的人、有潛力的人,相信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動發展;其次,要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用探討、商量式的口吻組織教學,使學生樂于參與探討與學習,尤為重要的是要重視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和組織作用。
如在《結扣》一課中,書本介紹了一種制作的方法,但它并不適合所有學生的制作習慣。因此,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提示學生應用與之不同的方法同樣也能制作出優美的結扣來,并通過錄像演示了幾種不同的制作方法,學生在好奇心的催動下,通過不斷的嘗試練習制作,也制作了由許多不同方法制作而成的不同形式的結扣。這使學生通過質疑形成了多角度、多層面的思維方式。
三、鼓勵質疑,發展能力
巴甫洛夫說過:“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究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疑是思維的啟發劑,有疑才有問,才有思考、創新。因此,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質疑氛圍,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學中、交流評價中質疑,滲透質疑方法的指導,同時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釋疑,從而在質疑、釋疑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教學第四冊《海洋動物》一課,我組織學生展開一次研討,首先口頭介紹一下自己認識的海洋動物造型,然后展開討論,同小組同學相互質疑,講述自己的見解,最后練習制作。在本課研討課中,不僅作業情況良好,而且學生學會了大膽質疑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再如教學“紙卷魔術”時,先播放碟片《動物世界》讓學生欣賞,再播放課前制作的電腦課件“動物謎語”讓學生猜謎,此時學生興趣倍增,爭著回答。待學生猜出后,教師出示該動物的紙卷造型讓學生觀察,進一步演示紙卷動物的制作方法,再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模仿范物制作,或自己設計造型。實踐證明,根據教材內容設置有趣的教學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好美術的熱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四、豐富想象,培養能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各科的教學中離不開想象,它作為美術學科中的一項專門內容,它所涉及的范圍廣,是美術課堂的主線陣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五、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首先要做到的是小心翼翼地去不斷呵護、挖掘孩子內心深處的“靈感”,這“靈感”也許就是大人們眼中不屑一顧的荒誕之舉,這“靈感”或許又正是周圍大人們言談舉止中不被孩子們理解的事物。這當中不乏幻想的層面,因幻想總是體現著個人的愿望,幻想中所創造的新形象,是兒童所期望的新形象。
低年級的兒童在描繪動物時,形象特征的范圍較窄,如對于小豬主要突出豬鼻子,長頸鹿主要突出它的長脖子,鴨子主要突出它的扁嘴巴等,而中段的兒童在作品中會關注其他部位的特征,這時,教師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觀察,如果可以在現場觀察時傾聽孩子的交流,及時補充一些需要掌握的有關輪廓特征的描述,則有利于增加孩子們的注意力。
美術課的教學內容一定要讓學生感興趣,讓他們充分感受、去體驗,讓內容、形式、美感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學習。總之,小學美術教師應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努力創新,把握每一節美術課,讓美術課成為學生的創造性思想匯集的海洋。
- 上一篇:探索高中美術優化教學試用
- 下一篇:高中優秀語文老師工作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