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治本力度,抓好黨風廉政教育

時間:2022-08-02 02:17:00

導語:加大治本力度,抓好黨風廉政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大治本力度,抓好黨風廉政教育

抓好黨風廉政教育,是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基礎性工作和治本之策。多年來,各級黨組織都比較重視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教育工作,采用多種形式認真開展教育,對推動反腐敗斗爭的深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還需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改進和探索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深化認識,提高教育的自覺性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到位,工作才能到位。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歸根到底就是要解決世界觀、人生觀的問題,解決理想信念問題。同志指出:“加強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在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這方面的思想教育更加顯得重要和迫切了,不但不能放松,而且必須加強。”

一是思想認識到位。反對腐敗是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須標本兼治,重在教育。教育能啟迪人的思想,凈化人的心靈,使思想道德升華。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使廉政教育落到實處。查處懲誡不是萬能的,而是有限的、局部的,只有全面地深入持久地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才能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充分認識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接受教育和監督的自覺性。

二是組織措施到位。黨風廉政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使教育富有成效,必須運用綜合力量,構筑教育工作大格局。首先,各級黨委應把加強黨風廉政教育納入黨委的中心工作和總體規劃,統一部署、統一落實、統一檢查、統一考核。其次,紀委和黨委的組織、宣傳等職能部門都負有對黨員干部進行教育的職責,必須形成合力,擰成一股繩,共同形成大教育的格局。第三,要建立黨風廉政教育的聯席會議和協調會議制度,從工作機制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共同推進黨風廉政教育的良好局面。

三是領導責任到位。為把黨風廉政教育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必須按照黨風廉政責任制的要求,做到各部門齊抓共管,層層負責。這就要求教育部門既要制定具體的教育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還要把任務加以分解,逐一落實,以充分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同時要定期對教育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教育的效果。真正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的支持與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二、規范內容,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黨風廉政教育是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倡導廉潔從政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內容豐富、廣泛,各方面的學習資料很多。如何有針對性地選取材料,規范內容,對于提高學習效果,至關重要。

一是突出重點,體現教育的針對性。黨風廉政教育的主體是各級黨的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教育的重點對象,首先是抓黨員領導干部。各級領導干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將直接影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因此,領導干部必須明確自身的責任,自覺地用黨風廉政建設的規定來約束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其次是抓重要部門、重要崗位上掌管人、財、物和有行政執法權的黨員干部,這是貪污、賂賄、以權謀私等腐敗問題的易發領域。對這類人員以遵紀守法為重點進行愛崗敬業和廉潔奉公教育,使他們知法懂法,模范遵守職業道德,自覺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二是關注熱點,增強教育的有效性。領導干部是否清正廉潔、率先垂范,一直是廣大群眾關注的熱點。在實施教育中,要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艱苦奮斗教育作為日常教育的主線,并根據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在公務活動和社交活動中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分階段進行專題教育。在開展教育的同時,還要進行專題檢查和專項治理,將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使教育防范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三是運用典型,提高教育的感染性。運用典型進行黨風廉政教育,生動、形象、直觀,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它使受教育者能從正面典型身上找到努力的方向,從反面典型身上看到腐敗的危害。在現實生活中,用身邊事來教育身邊人則更具有教育意義。廉潔自律先進人物的一次演講要比領導干部的一次廉政報告效果更好,不僅是因為演講的是真人真事,更重要的是演講者以其人格魅力、無私的奉獻,教育了人,鼓舞了人,激勵了人。而讓腐敗者剖析自身犯罪軌跡的警示教育,可起到震撼心靈、振聾發聵的作用,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勝過平常的一次正面教育,它使受教育者親眼看到或感受到腐敗帶來的后果,從而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四是把握時機,注重教育的超前性。針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行為不到位的現狀,實施教育更要把握時機,注重超前性。如:根據新形勢下黨員干部中已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問題,即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和敏感性的問題,要及時規范,提出什么該做和怎么做,及早進行預防教育。在歲末年初、重大節日和有重大改革方案出臺前,更要早打招呼,提醒在前,堅持把教育重點放在防范上,施教于先,執紀在后,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預防違紀現象的發生。

三、活化形式,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

由于黨風廉政教育內容的嚴肅性、規定性和受教育者的年齡、文化層次的不同,在教育形式上,要求既要堅持形之有效的老傳統,又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探索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力爭求活、求新、求實,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

一是強化理論灌輸。黨風廉政教育,目的是構筑思想道德防線,做到拒腐防變。在市場經濟和權力沒有得到有效制約的情況下,要保持清醒頭腦,守住道德的底線,非一日之功,僅靠一堂教育課或看一次錄像等突擊性教育,就能打牢思想基礎是根本不現實的。必須有計劃有措施地強化理論灌輸,搞清教育內涵,使廣大黨員干部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如:黨委中心組學習、理論研討會、專題報告會、集中輪訓、崗前培訓等都是強化理論灌輸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是強調方法靈活。要使教育真正富有成效,就應改變傳統的、單一的封閉學習模式。根據具體的教育內容、教育要求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如為宣傳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規定,其方式可在抓好普遍教育的基礎上,每年選擇一個重點,抓好專題教育;或根據教育要求,集中時間、集中人力,抓好集中教育,如宣傳月、教育月等。針對面上教育存在的個別問題及個別人,可采用定期談話、誡勉談話等方式進行教育。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在方式上要注意做到四個結合。一是系統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二是日常教育與專題教育相結合;三是集中教育與分散教育相結合;四是面上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三是注重形式多樣。改革開放的深入帶動了思想文化領域的活躍和繁榮,而社會實踐的發展又為實施教育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形式。如:電影電視教育、典型案例通報、英模報告會、知識競賽、專題辯論、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都是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有效教育形式。通過這些活動,寓教于樂,讓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在歡快的氣氛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黨風廉政教育必須牢牢把握反腐敗工作的脈博,貼緊主要工作,選準重點內容,抓住各種契機,并注意拓寬教育的渠道和空間,同時要加強檢查監督和與其他部門的密切配合,增強教育效果,才能在全黨真正筑起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