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建設激勵方法應用論文
時間:2022-06-25 03:51:00
導語:文明建設激勵方法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各種激勵方法的分析,闡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確運用激勵,激發職工的意志、挖掘人人內在法力,鼓舞人們奮發向上,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做好工作。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激勵;方法
激勵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方法,是開啟人們心扉的鑰匙。所謂激勵,就是激發和鼓勵,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激發人的革命意志,挖潛人的內在潛力,鼓舞人奮發向上的精神。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在受到激發和鼓勵的時候,能發揮出極大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產生極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們要根據人們的心理特點,用激勵的方法去催人奮進向上,使其在兩個文明建設中,更好地發揮聰明才智。本文僅就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勵方法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目標激勵
目標,是希望通過努力而達到的成就和結果。目標是由于人的一定需要而產生的,任何人一旦確定明確的目標,就會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因此,我們要正確引導人的心理欲望,根據職工的動機和要求,用一個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鼓舞人們采取積極的行動,戰勝困難,為實現既定的目標共同奮斗。在這里,目標的設置非常重要,要做到科學合理,通過艱苦的努力能夠達到,實現不了的高目標或無需努力就可實現的低目標,均沒有激勵作用。也就是像人們常說的那樣,跳一跳、夠得著,如果跳也夠不著,或者不跳就能夠著的目標就失去了作用。從各個單位的實際情況看,都會在年初提出一年的奮斗目標。如我們醫院在2007年提出了“創建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的目標”,在如期實現的基礎上,2009年又順利通過了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第二周期的檢查,進入第三周期動態管理活動階段。今年提出了“保榮譽、晉三級”,實現醫院管理上新臺階的目標,并廣泛宣傳這些目標,做到人人皆知,號召大家為實現目標努力工作,對廣大職工起到了激勵作用,為目標的實現增添了巨大的動力。各科室、班組和個人采取定規劃、定措施等辦法形成具體的目標,激發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調動全廠職工的積極因素。實踐證明,實行目標激勵方法,對激發團體的積極性和個人的責任心都具有較好的作用。
二、表率激勵
表率激勵就是通過領導身先士卒、清正廉潔的模范行為,激勵人們去克服困難、創造奇跡。古人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做為領導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影響作用,做到言行一致,要求下級和群眾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下級和群眾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領導者要求下級和群眾相信我們的目標和主張是正確、可行和能夠實現的,那么領導者首先要為實現目標和主張去身體力行,積極實踐,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喚起群眾的覺悟。否則,領導者必然失去威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失去威力,難以收到預想的效果。
如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戰役中,我院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主動請纓,到抗擊一線,執行檢測及疑似人員的診斷等工作。有的共產黨員連續五天戰斗在一線,對全院職工產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共產黨員、技術骨干自愿組成突擊隊,不少同志放棄探親、訪友,全院職工心住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終于完成了抗擊非典的任務。從這里可以看出,領導者的自身模范作用,就象起動空氣調解器一樣,把本單位的空氣調到最適宜培養積極因素的環境,就會產生用權力等難以奏效的感召力。
三、典型激勵
典型是根據人善于模仿的心理特點而樹立起來的典范,它比說理更具有生動性和鮮明性,具有極大的說服力和號召力。典型激勵就是用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們奮進,用有血有肉,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生生的典型事例去激勵人們,形成人人學先進、趕先進的局面,形成某一時期催人向上的熱流。做為企業,我們就要樹立企業中最有成效的優秀分子,做為大家仿效和學習的典范,以發揮典型的力量。通過樹勞模、立標兵、評先進,促使職工產生心理激勵效應。大慶的基本經驗其中就有一條,年年開展評、比、選、樹活動,目的就在于運用典型的作用,激勵人們的斗志。如20世紀60年代的“五面紅旗”,80年代的“十大標兵”,都對人們產生了良好的激勵作用。
在運用正面典型激勵的同時,我們還應注意運用反面典型,發揮其反激勵的作用。它可以告誡人們不要做什么?為什么不要做?做的后果如何等,起到告誡作用,使人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向往和追求,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
四、競賽激勵
競賽激勵就是通過團體或個人之間的多種競賽形式來激勵職工的積極性。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崗位練兵、技術表演賽、優質服務競賽等,增強團體的內聚力,加強同志間的團結,充分發揮個體的智能,創造出爭上游的氣氛,增強職工的上進心。我院的檢驗科,在職工中開展了“小指標”競賽活動,把產量、質量、安全、能耗、衛生等指標分解到班組和個人,并與經濟責任制緊密相連,形成了“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的局面,充分調動了班組和個人的積極性,造成了人人爭先、班組爭先的良好氛圍,保證了科室各項生產任務的完成。事實證明,運用競賽激勵的方法,可以使職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五、感情激勵
感情激勵就是通過感情上的交流和溝通,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踐證明,職工的生產、工作熱情與領導交流感情的多少成正比。所以,領導者對職工要注意感情投資,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上給予關心,做到職工的生老病死、天災人禍親自管,職工的喜怒哀樂、工作生活親自問,就可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心理學告訴我們,煩惱與憂愁是由某種不順心的因素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緒反映。如生理上的殘疾、失戀的痛苦、事業的挫折、災害的侵襲、工作的困難、生活的艱辛、失足的懊惱等等。這些人生道路的坎坷、挫折和打擊,都會使人在心理或生理上陷于困境。人們一旦處于上述困難,心理、生理必將承受巨大的壓力,既使是那些平日意志堅強的人,也在所難免。因此,當人們處于某種心理或生理困境時,如果領導者能夠及時表現出一種關切、熱情和理解的態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排憂解難,那將會產生平時所難以獲取的良好效應。所以,領導者越是在職工遇到困難和逆境時,越要關心,給予感情上的關懷。在平時,領導都要經常與職工同勞動、同娛樂,交流干群感情,密切干群關系,形成和諧的人際環境,增強領導的凝聚力,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應,群眾就會自覺自愿地聽從指揮和領導,努力干好工作。
六、獎勵激勵
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因素的滿足與否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質。就是說,人們在物質或精神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就會表現出積極的情緒。人的情緒指數與需要滿足值成正比。
在實施獎勵激勵的時候,我們應把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結合起來綜合運用。人的物質需要得到一定滿足后,精神方面的需要便占了主導地位。這時如果忽視精神需要,一味搞物質剌激,就會起到反作用。事實證明,精神需要的滿足,比物質需要的滿足能產生更持久的動力。因此,在運用獎勵激勵藝術的時候,必須堅持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法,堅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原則,注重實績,講究實效,使獎勵對象在得實惠的同時,感受到企業對職工的關懷、期望和鼓勵,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 上一篇:財政局學習提升年活動總結
- 下一篇:電臺副臺長創先爭優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