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對大學生價值取向引領作用探析
時間:2022-09-11 10:18:56
導語:中國夢對大學生價值取向引領作用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1.國家富強是中國夢實現的基礎。當今時代,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國家富強是所有國家不斷奮斗的目標。國家富強包涵國富與國強兩方面。國富主要是就經濟發展程度而言,而國強既包括國富的基本要求,又比國富的內涵和外延更為豐富。國富是國強的基礎,國強又是國富的具體表現與繼續發展的保障。國際社會中,只有具有國家富強才能在權力資源的分配上擁有顯著優勢。民族的復興和人民的幸福也是要建立在國家富強的基礎上,國家富強了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2.民族復興是中國夢實現的重要目標。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表現。民族復興是要完成中華民族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提高綜合國力,樹立國際舞臺上大國地位和威望。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幾代人不斷拼搏奮斗的目標,蘊涵著中國人熱愛祖國的情懷,擔負著中國人時代使命的責任。
3.人民幸福是中國夢實現的最終目的。指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實現中國夢,實際上反映了廣大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改善生活,過上好日子。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就是最大的夢想,良好的民生是一個國家穩定團結的基礎,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路,根本就是中國人民集聚智慧共同尋求幸福的奮斗之路,是中國人改變民族命運,改變生活的偉大使命。
中國夢的基礎是中華民族的不斷求索和不懈奮斗,也是今天中國人民的愿景。中國夢蘊涵著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凝聚著中國力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新的歷史時期,大學生在價值觀念上呈現多元取向。用中國夢去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大學生德育教育,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1.用中國夢提升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指出:實現中國夢首要是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告誡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民族復興崛起奮斗的號角必需吹響,中國夢蘊涵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中國夢教育中,引導大學生因中華文明的偉大而愛國,因祖國經受的滄桑而愛國,因英烈先驅的熱血而愛國,因光榮的歷史使命而愛國,最終將愛國之情匯聚成推動社會實踐、實現中國夢的青春能量”。新時代的大學生愛國意識和行動是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的重要力量,所以說中國夢可以引領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價值取向。
2.用中國夢增強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提到: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青年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他們把青春與國家夢想緊密結合,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用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去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所有的青年人知道自己是國家復興,人民幸福的實現者,可以激發青年人的社會責任,促進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樹立遠大抱負。
3.用中國夢引領青年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青年大學生是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影響著國家未來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緊扣時代脈搏,運用中國夢引領青年大學生樹立合理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中國夢所蘊涵的國家、民族的復興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正是中華民族和人民利益的根本體現,同時也將中國人民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堅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前行,將個人夢和中國夢緊密的聯系起來,國家的繁榮富強會讓自己實現了人生的價值,而自己夢想的形成,聚集到一起就是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中國夢對于大學生理想信念意識的引領非常重要,把中國夢引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領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科學的理想信念是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基石。
三、用中國夢引領青年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途徑
1.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將中國夢貫穿于課堂教育全過程。大學生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就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同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學生通過課堂知識學習,逐漸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新的內容。把中國夢的內涵貫穿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讓大學生了解中國夢的內涵、意義和要求,正確地解讀中國夢實現的具體路徑,從而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
2.以學生活動為載體,推廣“中國夢”主題品牌活動。《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高校內開展“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建設大學生成才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關的學生活動品牌可以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激勵學生在活動中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自覺地進行道德培養和能力提升。形成以實現“中國夢”通過校園文化這一載體,同時也能夠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3.以社會實踐為助力,搭建“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大學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建設,同時引導大學生深化對黨的認識,對中國夢的認識。組織大學生開展“中國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等處進行志愿服務和參觀學習,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得到親身體驗,從而加深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感情,強化大學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決心與熱情。
作者:王忠寶 楊旭 單位:遼寧大學歷史學院
- 上一篇:中國夢視角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下一篇: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學習心得體會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