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思考
時間:2022-08-18 03:29:18
導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表述,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方向相契合,是中國人民文明建設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被人民群眾充分的認同、理解,才能形成一種有效的治國治民政策,因此,強化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機制理論分析
(一)理論概述
社會主義的認同機制,是社會中一種較為重要的表現形式,其內涵主要分成兩個層面,其一為個體層面,其二為社會層面。就個體層面來說,認同為個體對于社會角色與社會身份的一種理性認知,是個人對于社會的認識;而就社會層面來講,認同則表現為對集體成員的信仰、情感、價值觀念的認同與分享,該種情感支配會對社會凝聚力產生直接的影響[1]。通常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的長遠發展中,是衡量一個民族、國家經濟與制度的主要標準之一,它本身特有的意識形態,會對整個民族文化產生較大的影響作用。而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確立社會核心價值觀又需要符合社會本質、社會特征。價值觀體系的構建,同樣也是根據社會價值觀、從屬價值觀加以確立的。縱觀歷史不難發現,無論是哪一國家與社會,都有屬于自身的核心價值觀念。在管理整個國家事務時,社會統治者通常會通過宣揚民族社會核心價值觀來實現統治,該種統治,便是以社會號召以及社會引導的形式,來強化社會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在充分體現出社會發展基本原理的同時,還充分表現出了社會主義的公正、民主、和諧等價值觀念。
(二)觀念研究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同機制、認同路徑,一直都是各學術界研究的重點。而從研究路徑來看,主要分為主體論、介體論與層級論三個方面。1.主體論。持這種觀點的研究學者主要是從兩個角度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路徑進行了概述:其一是從群體共識的構建視角為基準點,構建一種認同實存群體;其二是以群眾所需滿足的要求作為主線,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蘊含的認同機制建設充分地融入到中國的特色社會建設中來,從而真正實現“五位一體”。2.介體論。學者們主要認為在新型網絡社會環境下,構建并實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其實踐的方式表現為黨在意識形態上的路徑探索,通過構建全網絡法律法規等諸如此類的平臺,來完善網絡倫理道德規范、網絡行為規范,關注BBS論壇、博客等媒體的網絡輿情,并強化網絡信息方面的監管。3.層級論。學者們主要認為需要從不同的層面來建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在層級論上,首先要從不同層級的主體培育上出發,提出相關構建路徑,從國家、社會與學校這三個層級培育主體為主要的出發點,以突出優化頂層設計,并重視制度建構,形成崇德向善的氛圍,進而增強價值觀的教育。對不同的層級,提出不同的構建路徑模式[2]。與此同時,強制也是強化認同的第二大層面,其認同教育、強制落腳在于個體成員習慣的培養上。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機制的構建
(一)傳播機制構建
傳播機制是社會核心價值的重要基礎,通常由傳播內容、傳播形式、傳播人員、接受者幾個要素組成,是被多數人民群眾所接受的關鍵因素之一。有效、科學的傳播機制能夠讓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具體價值、思想、理念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將抽象、難于理解的思想內容轉變為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的實物,進而把政治貫穿于教育機制中,進行廣泛的傳播。而從傳播內容來看,核心價值觀要予以高度的凝練,并對其含義加以闡述才能夠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及理解[3]。因此,在構建傳播機制時,就需要完善核心價值觀中的大眾化解讀機制,從而把抽象的概念轉變為具體的價值與思想,讓所傳播的內容更加通俗化、平民化、具體化。而從傳播者、傳播方式來說,當前的思想文化傳播儼然已經進入了一種所有人向所有人的即視感,尤其在當前新型社會的發展下,原有的抽象傳播形式、線性傳播形式已經被打破。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加快新興媒體方面的建設,并在建設過程中重視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新型網絡培育的形式來充分發揮出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優勢,從而大大提升信息透明度,進一步拓展覆蓋面,讓這種新穎的傳播渠道被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不斷提升新媒體在核心價值觀傳播上的公信力。當然,需要注意的是,人民為核心價值觀傳播的主要接收者,其利益訴求的多樣化、復雜化,在客觀上對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路徑、傳播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滿足此種要求,就需要尋求一種正確的表達形式,并注重傳播路徑、傳播形式上的創新,把價值觀的認知導向與信仰建構充分結合起來,利用主渠道灌輸與全方位滲透等手段,進一步提升核心價值觀傳播機制的高效性。
(二)利益機制的構建
在長期社會實踐中發現,價值和利益是密不可分的。相對來講,利益是價值的基礎,反過來價值又是利益的反映。而從深層根源上看,價值認同是一種共同的利益機制。價值認同是當前社會中最為基礎的引導機制,價值與利益兩者之間形成的社會關系密不可分[4]。社會主體從本質看,主要由個人、集體、國家三者的利益構成。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為共同體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個人與集體、國家和諧與發展的精神所在。而滿足群眾的需求與利益,是群眾價值的選擇和追求動力。因此,要構建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進而鼓勵并支持社會群體,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進而更好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機制。例如:構建國家榮譽、慈善救助、見義勇為獎勵法、企業信用檔等,通過激勵與懲治相互融合的形式來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讓群眾自覺參與到學習中來。而在構建利益機制時,也要建設道德治理機制,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來了解群眾內心的真實訴求,并找出問題所在,把握準確思想上的共鳴點,以群眾的利益交匯點為切入點,讓利益機制更具有貼近性、更加對象化。利用道德自律與內省來發揮道德引導作用,從而構建社會核心價值的獨特優勢,并通過利益的引導,來更好地構建社會保障機制,并完善社會矛盾協調機制,進而促進社會共同利益得到增進。
(三)保障機制的構建
社會保障機制為構建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支撐,因此,只有將社會保障機制融入到社會發展體制中來,才能夠推動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以免形成不良社會現象。所以,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價值構建中,用保障機制將價值觀轉變為一種制度精神,通過制度上的保障貫穿到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民生中,進而確保社會主義在發展中形成一種高效的治國治民政策。通常來講,保障制度的表現形式,為社會核心價值觀在制度保障上的宏觀表達;而在微觀上,社會核心價值觀保障機制,要充分融合到社會的不同領域與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中,通過對其進行日常制度管理,制度調整,進而實現真正的融入;此外,還能夠對日常干部予以教育培訓、國家性教育,并通過社會保障制度,來對廣泛的人民群眾進行高效引導,進而確保每個公民都可以在相應的場合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充分展現出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行與優秀的道德水準,讓群眾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社會條件之下認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四)榜樣機制的構建
榜樣在普及、宣傳社會核心價值中起著積極的作用。而榜樣示范機制主要是通過先進榜樣示范作用來對群眾進行思想、行動上的感召,使其積極學習、踐行社會核心價值。通常,榜樣都來自于人民群眾,貼近群眾的生活,具有較強的感召力、可信度,能夠贏得人民的尊重,進而帶動群眾爭相學習。榜樣通常會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力量,來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精神內涵,并以真誠的情感來引導群眾,形成新的社會風尚。而要構建榜樣示范機制,首先,要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并體現出黨員干部特有的政治本色,用其廉潔的品質與示范力,來感染和帶動群眾;其次,要深入挖掘各個行業的典型人物,通過其優秀事跡來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社會核心價值的意義;此外,還可以通過打造多樣化的輿論平臺,借助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力量,以營造出一個良性的輿論生態,讓社會輿論監督、宣傳力度得到大大提升,進而強化群眾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
三、結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準之一,其價值機制是衡量社會發展的重要準則。當前,在社會主義的飛速發展之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得到了新的概括與凝練。而要確保核心價值被廣泛的社會群體所接受、理解,就需要構建認同機制,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深入到每一個人民的心中,真正體現出核心價值的意義,進而使其更加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
作者:趙佳 單位: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孫華玉,苗瑞丹.雷鋒精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中的作用[J].人民論壇,2015,31(14):146-147.
[2]秦國杰.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機制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6(15):22-24.
[3]陳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機制探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33(04):68-70.
[4]曹宣明.認同視閾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3(18):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