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學科建設爭議

時間:2022-08-22 03:25:02

導語:思政教育學科建設爭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政教育學科建設爭議

本文通過二者關聯度及現況的分析,認為當前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仍存在一定程度偏離,為此提出一點建議,為規范博士點招生方向設置與管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一、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密切相關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密切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指導博士點招生方向的設置,而博士點招生方向設置狀況又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二者相互作用,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健康發展。

1.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指導其博士點招生方向的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重任,博士點招生方向的設置本質上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內在規定性在理論上指引著學科發展方向,豐富的社會生活又在實踐上規制了學科研究方向,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指引和規制,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的招生方向便失去存在之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必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涵與發展規律,從學科發展需要中尋找根據,從學科整體建設和長遠建設中獲得支持。

2.博士點招生方向的設置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學科的發展主要是通過科學研究和人才的培養來完成。[1](P27-28)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進行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博士點設置的招生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構成和發展態勢,并在開拓學科前沿領域、探索學科新的研究方向、培養學科人才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博士點招生方向不但為研究者觀察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狀況提供重要維度,同時也向外界顯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界對該學科的把握和研究的特點,成為學術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重要窗口。

3.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互動中共同發展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歷程來看,學科研究的重點領域同時也是博士點招生方向關注較多的領域,學科重點問題研究形成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為學科形成系統知識和豐富學科理論打下扎實基礎。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現實情況來看,學科不僅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化研究,而且社會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又不斷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博士點招生方向如能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社會發展趨勢,涉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就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涵的拓展、新研究領域的開辟創造良好條件,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發展中走向繁榮。

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目前存在一定程度偏離

截至2011年12月,64個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①招生方向共207個,剔除相同方向,可歸納為31類174個。其中設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方向的有42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的有23個,比較研究方向的有12個,德育研究方向的有11個,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方向的有10個。從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博士點關注較多的方向,正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重點,這說明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關聯度總體來說較高。但是,調查中我們也發現,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部分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離。

1.部分招生方向名實不符,偏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簡稱思想政治教育學)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專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規律的學科。[2]從調查情況來看,總的說,招生方向比較好地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特色,但仍有部分招生方向掛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之名,卻行其他學科研究之實。例如,有的方向設置為政治文明研究、中國近現代的歷史進程和主要經驗、現代國際關系與中國外交研究、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研究、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這些方向有的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以外的學科,有的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所屬的其他二級學科相重疊,一定程度偏離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疇。

2.招生方向著力點偏移,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重點領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博士點招生方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為基礎和前提的,因此,學科研究的重點領域,應是招生方向優先考慮的。然而,調查結果顯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紅色資源利用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與方法、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全球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這些方向,并沒有成為多數博士點的招生方向,僅有幾個博士點設置了這些方向。我們認為,這些招生方向著力點偏離,如不加以克服,必將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3.招生方向表述不嚴謹,游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要求招生方向的名稱應遵循學科的規范和要求,體現學科的科學性和嚴肅性。然而,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名稱設置仍然過于自主和隨意,缺少嚴謹統一的標準。例如招生方向中稱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的有41個,稱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的有8個,稱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6個,其余的有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理論與現代教育方法的、有稱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的、有稱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研究的、有稱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的、有稱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等;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13個,但是有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有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有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等。正如沈壯海教授指出的那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博士點招生方向設置的多樣性和隨意性反映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的模糊,也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邊界的不清。[2](P254)這種狀況可能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科學性和嚴肅性,在一定程度上給這個學科發展前景帶來不利影響。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關聯度的想法

1.明晰學科內涵,明確學科邊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還處于初創階段,難免存在學科內涵欠明晰和邊界不清的問題。因此,提升博士點招生方向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關聯度,關鍵之一就要明晰學科內涵,確定學科邊界。首先,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涵。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發的《關于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規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設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這種學科定位,一方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之內的,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學科,不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不應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設置招生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中具有自身的特點——應用性或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圍繞“教育”來展開學科內涵的,注重教育是它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主要區別,不著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也不應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設招生方向。[3]其次,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邊界。“研究邊界清晰、研究領域相對明確是學科之間區分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科深化發展的必然要求。”[4]近些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對相關學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借鑒,誕生了一批跨學科的研究方向,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學等。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大量借鑒、引用教育學、政治學、倫理學等其他學科理論知識的同時,卻缺乏足夠的理論積淀和理論準備,沒有對借鑒而來的其他學科理論知識進行嚴格提煉和整合,客觀上導致其他學科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入侵”,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邊界模糊,而為博士點招生方向與學科的偏離提供機會。

2.規范導師遴選,加強博士點管理首先,規范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導師的遴選。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的招生方向,一般來說與該博士點導師研究方向相契合。以往由于專個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導師比較缺乏,在申報博士點時,存在從其他學科借用、移植等手段臨時湊班子的情況。當博士點批準建立后,設置的博士點招生方向基本上遵循導師原來的學科背景或個人興趣,“一些碩士點和博士點上的導師并不真正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并不真正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但卻在這一學位點上招生并指導學生。導師的研究方向和學生的論文題目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不大,甚至做的是別的學科領域的論文。”[5]因此,規范博士點的招生方向,必須嚴格按照學科發展的要求對博士點導師遴選,規范導師的學術研究方向。其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的管理。由于歷史原因和客觀條件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有相當比例依托于人文社會科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教育學、管理學等部個,客觀上為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設置其他招生方向提供了方便。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建議國家有關部個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指導小組,制定本學科博士點建設的基本要求和規范體系,定時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博士點進行檢查評估,并對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博士點招生方向進行相應處理。

3.凝練招生方向,優化學科結構

首先,凝練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生方向。要求深入、準確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實事求是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特色優勢,并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趨勢和前沿以及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瞄準本學科理論前沿和實踐前沿,確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方向和主攻方向,在現有基礎上,凝練出具有學科特色、反映學科發展需要、代表學科發展趨勢的招生方向。這樣,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就能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和主流領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生力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方向的不斷完善,必將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不斷創新。

其次,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結構。就高校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學科支撐,但從學科角度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涵和承擔的任務遠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涵和承擔的任務要豐富得多、寬泛得多,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博士點之間的學術聯系,協調研究方向,整合研究力量,進一步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結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新起點上的新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