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馬克思主義思政教育的融合

時間:2022-01-25 03:14:23

導語:淺談馬克思主義思政教育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馬克思主義思政教育的融合

摘要: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理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對于培養高校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融合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面臨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高校思政教育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面臨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的信仰缺失。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與世界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在相互交融中也發生著劇烈的碰撞和交流。這對我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思想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高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甚至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影響更是在潛移默化地對高校學生產生著作用,導致部分高校學生出現思想道德認知上的偏差,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分不清善惡美丑,甚至出現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二)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理論與實踐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理論作用于實踐,理論的正確與否是在實踐中來進行檢驗的,且實踐發展作用于理論,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不能正確的理解,不能正確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就會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興趣造成一定的阻礙作用,進而影響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積極性。部分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時,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略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有的高校甚至脫離了實踐,無法形象地闡釋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理論,從而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認識出現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三)新媒體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巨大沖擊。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具體表現為:一,沖擊思想觀念,高校思政工作難度明顯加大;二,沖擊生活方式,高校思政工作空間明顯壓窄;三,沖擊組織方式,高校思政工作模式明顯滯后;四,沖擊傳播格局,高校思政工作弱勢明顯放大;五,沖擊輿論生態,高校思政工作環境明顯惡化。在互聯網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信息資源,且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與馬克思主義相悖的文化和理論,對學生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高校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不夠完善,非常容易被網絡上的理論、思想所影響,甚至誤導。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理論引導,就會造成其在思想政治理論上的偏差。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相關策略

(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為目標。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積極的社會發展觀念,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學生能夠以社會發展的角度從主觀轉向客觀。通過高校思政教育,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應用于實踐中,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促使高校思政教育能夠更加重視社會實踐發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思想。(二)通過實踐教育思想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融合。高校學生是一個有素質、有追求、有知識的群體,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對于個人、國家、社會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注重對高校學生的實踐教育,通過實踐教育將思政教育與社會發展相融合,幫助學生能夠通過客觀的角度認知社會,保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有效應用,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以及社會發展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思政教育要明確實踐教育發展路線,通過社會的發展,完成實踐檢驗理論的教學目標,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良好體現。(三)占領學生思政教育網絡陣地。馬克思從唯物史觀出發指出,社會的變遷和人的行為要到每一個特定歷史環境和社會條件中去把握。也指出,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新媒體時代,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要做到如下三點:一,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結合具體實際,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方面;二,轉變工作方式,避免惡質教育的傳播。從威權和神秘轉向親民與務實,從重歷史形象轉向重現實形象,從倚重輿論控制轉向駕馭新媒體。三,把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要善于設置議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做到及時有效發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根據實際存在的問題,從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為目標,通過實踐教育思想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融合和占領學生網絡思政教育陣地三個方面有效地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培養高校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參考文獻:

[1]孫麗萍,牛志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56-59

[2]戴波.淺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相融合[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9(04):154-155

作者:張貽鈺 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