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教育抓好機關作風建設

時間:2022-05-10 09:20:52

導語:黨性教育抓好機關作風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性教育抓好機關作風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狠抓作風建設;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嚴厲懲處腐敗,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從嚴治黨已成新常態。新形勢下,機關作風建設應采取哪些有效途徑適應新常態,防止“四風”問題復發反彈呢?筆者結合海外工程管理中心機關作風建設實際進行探討。

創新思想教育載體,引領機關干部廉潔從業意識

作風問題,歸根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強則作風正,黨性弱則作風差。按照從嚴治黨的要求,創新思想教育載體,引導領導干部實實在在地改進作風。一是正面典型引領。對發生在員工群眾身邊的典型進行大張旗鼓的謳歌宣傳,傳播廉潔勤政思想道德,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學楷模、求奉獻、講廉潔、樹正氣的強大動力,引導領導干部經常照鏡子、正衣冠,看看自己的“軟肋”和“短板”到底在哪里,和先進典型的差距有多少,以達到自我警覺、自我凈化,時刻給自己的思想靈魂“補補鈣”。二是廉潔教育滲透。通過豐富廉潔從業教育形式,把領導干部的心思引導到廉潔從業、科學發展上來。一方面要積極發揮“大宣教”優勢,充分利用網絡、報刊等輿論陣地,增設反腐倡廉宣傳陣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廉政書刊刊載的廉政文章,傳播反腐倡廉內容,深受大家歡迎;在中心辦公室大廳設立宣傳欄,大力宣傳中心廉潔文化成果;在員工就餐的食堂播放廉政警示片等。另一方面依靠互聯網的e時代,打造廉潔文化教育新平臺。海外工程管理中心通過開通“廉政電子郵箱”,每月將最近的黨風廉政內容發送到黨員干部郵箱,讓他們及時了解新信息,掌握新動態;制作廉潔文化建設成果網頁展,供廣大員工點擊觀看;節假日發送廉政短信、開設廉政微博、微信等,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廉潔文化建設格局。三是拓寬領域影響。領導干部家屬對領導干部的從業行為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我們要把家庭助廉教育同家庭美德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干部家屬當好“賢內助”“廉內助”,把好“家庭關”、做好“守門員”,營造幸福家庭港灣,構建和諧家庭防線。海外工程管理中心將廉潔教育范圍延伸到領導干部家屬、重點崗位人員和承包商、供應商、服務商等。

強化制度創新,提高機關干部從嚴執行意識

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務實管用。因此,我們要以提升制度的科學性和操作性為著力點,構建不敢腐敗、不能腐敗、不想腐敗的有效機制,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一是細化量化制度。工作中,有些制度能量化的要量化,做到可操作、可落實、可檢查,避免出現彈性和模糊空間,讓做事者有章可循、監督者有規可依,使“割韭菜”變成“連根拔”,確保貫徹不走樣、落實無變通,提高制度剛性,使制度執行成為一種必然而不是一個可選項。海外工程管理中心在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中,就明確了紀檢監察部門要管哪些、怎么管?什么樣的事必須做,什么樣的會必須參加,哪些程序節點紀檢監察部門要把關?出現腐敗案件、“三重一大”事項不按規定上會討論、招投標事項不按規范運行時,黨委、行政負什么責任、紀委負什么責任等,切實增強了制度的可操作性。二是掐住關鍵節點。對不合時宜、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約束不到實質問題的規章制度,要及時廢止,最大限度地堵塞制度設計中可能誘發腐敗的漏洞;對過于原則和寬泛,或者在制定時就留有“后門”“暗道”,容易被擴大解釋、歪曲利用的制度,要及時修訂完善。海外工程管理中心根據新情況、新變化,不斷健全完善一體化制度管理體系,及時填補制度的盲區和空白。三是提高制度執行力。紀律執行不到位,作風就會懈怠下來,不正之風就會滋生。因此,制度制定的再完美,如果得不到有效落實就會形同虛設,就會形成“一人違紀,眾人隨之”的“破窗效應”,就會比沒有制度所帶來的后果更為可怕。因此,我們要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的原則,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理念,使制度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強化執紀問責力度,形成作風建設大監督格局

正風必須肅紀。旗幟鮮明反對腐敗,要不斷釋放執紀必嚴的信號,形成強大的“震懾場”,倒逼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改進作風。一是嚴防“小錯”變“大錯”,提高防范力。制度再健全、過程再透明,終究還會有“碩鼠”鋌而走險。因此,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履行,也就成了作風建設持之以恒抓下去的重要支撐和動力。海外工程管理中心從“看得見的”不良風氣抓起,從群眾最反感的問題抓起,對公務用車、公務接待、機關人員在崗情況等開展專項檢查,推動責任主體敢于擔當,推進機關優良作風回歸正常。通過通報油田和地方違反“八項規定”典型案例等,提醒大家“大原則有把握,小細節不糊涂”,提高防范力。二是違紀違規行為點名道姓曝光,提高威懾力。有的單位曝光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采取“隔靴搔癢”的方式,對黨員干部和旁觀者的警示和震懾作用微乎其微。而公開曝光有效放大了執紀、問責的震懾作用,濃厚了“不敢”的氛圍,鞏固了反“四風”的成效,也教育提醒廣大黨員干部,作風問題事關違的紀律,絕不可以等閑待之。因此,我們要對違紀違規行為依規依紀問責、“點名道姓曝光”,以剎風整紀的實際效果取信于民,也打消一些人的僥幸心理、觀望態度。三是重大典型案件深刻剖析,提高警示力。只有警鐘長鳴,才能警笛不響。在對頂風違紀案件公開處理、及時通報的同時,要認真剖析其產生的原因,利用好反面典型的警示、震懾和教育作用。工作中,我們要探索實行內部案例通報制度,對發生在油田違法違紀案例或審計、財務稽查等部門發現的問題,以及進入“黑名單”的承包商、服務商、供應商情況等,在一定層面上通報,提高反面典型案件的警示力。同時,針對部分單位長期無案件發生、部分機關干部把警示教育當作“看熱鬧”的現象,我們要改變只注重追究直接責任,忽視追究主管責任、領導責任的做法,做到權責一致,真正做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

作者:李動 單位: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海外工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