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困境與出路

時間:2022-06-01 05:19:54

導語: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困境與出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困境與出路

摘要:黨的以來,隨著高校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也面臨新形勢、新變化、新問題。落實兩個責任、嚴明政治紀律規矩、加強作風建設、規范權力運行是強化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推進高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黨風廉政建設

黨的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政治優勢和根本保障。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營造學校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的育人環境,這是高校必須擔負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

一、目前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1.“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高校仍存在對“兩個責任”認識不清、落實不力等問題,主體責任意識虛化、弱化,監督責任越位、錯位、缺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成效。[1]有的高校黨委責任落實停留于表面,習慣開會部置任務、發文分解責任,簡單地把相關工作交給紀委去做;責任落實機制體系不夠健全,存在定性指標偏多、定量指標偏少等問題,難以真正做到可執行、可監督、可檢查,致使執行力度逐級遞減。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對落實“兩個責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業務輕黨務、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融合度不高,職能監督作用發揮不充分和黨員領導干部落實“一崗雙責”不到位等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黨內監督機制實際監督效果不佳、有效性不足問題明顯。[2]作為專責監督機關,有的高校紀委認為,黨委是主體責任,自己只承擔監督責任,責任有主次之分,黨委布置什么、關注什么就去做什么,監督推動作用發揮不充分;有的對“三轉”要求把握不準、推動滯后,對監督責任存在理解和把握上的偏差,監督的內容和方式簡單,經常陷入職能部門的業務監督困境不能自拔,忽視了政治監督;有的對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和容錯糾錯同步落實不夠,沒有處理好全面從嚴治黨和支持保護干部的關系。2.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權力運行失范問題仍然。突出《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公布二十九所中管高校巡視反饋情況》明確指出,高校在校辦企業、基建、資產管理、科研經費、招生錄取等領域廉潔風險較高。[3]一是基建領域腐敗案件易發多發。在發生于高校的腐敗案件中,基建工程受賄占大多數,約占曝光總人數的38%,這與基建工程投入大、環節多、周期長、專業性強有關,容易產生貪腐空間。[4]有的高校基建部門權力集中,項目預算、招標、施工、驗收等環節均由基建處負責,項目監管嚴重缺失;有部分領導干部內外勾結,在招標過程中或者排斥其他潛在投標人,或者默許、支持圍標串標行為,或者規避招投標程序,有目的地拆分項目,便于采用校內招標或直接發包給施工單位,借權營生,貪污受賄。二是校辦企業、后勤領域管理不規范。隨著近年來高校校辦企業、后勤領域管理的國有資產體量不斷壯大,這些領域也成為腐敗案件多發的重災區。一些高校存在校辦企業內部控制薄弱、資金管理效率低、財務監督機制缺乏等管理上的漏洞。[5]在對外投資、門面房出租等方面未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導致教育資產、資源被“圍獵”,個別領導干部、職工從中獲取非法利益;有的對后勤管理不夠重視,部分領導干部運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在工程維修、設備原料采購、綠化改造、水暖電管理等方面謀取小團體或個人利益,導致國有資產嚴重流失。三是“微腐敗”問題涉及面廣、影響范圍大。部分高校在選人用人、招標采購、職稱評審、招生錄取、獎助學金評定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管理不夠規范,人為操作空間比較大,嚴重侵害了群眾利益。3.制度建設科學性和執行力度需要強化。制度不健全或不適應是滋生高校腐敗現象的直接因素。[6]一是針對性不夠。對有關會議文件精神理解不到位,照抄照搬上級文件規定或其他學校、單位制度辦法的情況比較普遍。有的制度建設、修訂的出發點不是實際需要,而是為了應付檢查考核,制度內容原則要求多、程序規定少、可操作性差。二是系統性不強。不少高校制度很多,制度制定主體之間各自為政,缺乏統籌,制度相互之間缺少聯系制約,不僅沒有體現制度規范工作、提升治理效能的優勢,甚至出現制度“打架”現象。三是執行力不足。對“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認識不夠,領導干部把關注點和精力放在制度的制定、修訂上,忽視了對制度的宣傳學習和維護,導致有的制度從制定之日起就被束之高閣,更有甚者利用熟悉制度規則的便利打折扣、搞變通、謀私利。4.作風建設有待持續深化。一些高校對中央加強作風建設、堅決糾正“四風”的決心認識不到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現象時有發生,“四風”問題禁而不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懈怠、推諉扯皮,不敢擔當、不善作為等問題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有的黨員領導干部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顧,公車私用、公款組織吃喝;有的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照抄照搬,大搞文山會海;有的以考察調研或黨建活動的名義變相公款旅游;有的作風漂浮,懶政怠政,工作敷衍塞責,對群眾利益不聞不問;有的忙于自己的科研和學術交流,無暇黨的建設、行政管理,推動學校改革發展動力不足;等等。這些現象在高校都頻有發生。5.廉潔教育效果亟待進一步提升。高校普遍重視廉潔教育,開展了大量不同層次、不同內容和不同形式的廉潔教育活動,但對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視體現不夠,重數量、輕質量,重過程、輕效果現象比較普遍。其具體表現在:一是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得不夠緊密,廉潔教育內容在思政課、第二課堂中融入不充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撐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二是針對性不夠,對黨員領導干部、重點崗位工作人員、普通教職工和學生開展廉潔教育內容層次的差別不明顯。三是深度不夠,缺乏調動師生形成廉潔教育教材讀物、高水平研究報告和創造鮮活廉潔文藝文化作品等主動參與性機制。

二、新時代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要堅持的基本原則

1.必須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強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要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強化政治擔當、加強政治監督,切實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做到堅決捍衛黨章、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2.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必須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地把全面從嚴治黨長期堅持下去,絕不放松。要始終堅持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推動黨委的主體責任、紀委的監督責任同時落地。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壓實學校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為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合力,更好地服務于改革發展大局提供堅強保障。3.必須堅持依規治黨、標本兼治,把紀律挺在前面。要尊崇黨章,嚴格貫徹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嚴起來。加強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將懲治和教育有機結合,落實“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體現嚴管厚愛。加強制度建設,充分釋放制度的力量。制度建設是管黨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要推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4.必須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筑牢師生思想道德防線。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將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融入學校方方面面,堅持不懈地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地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只有有重點、分層次推進黨風廉政宣傳教育,不斷增強效果,才能牢固樹立師生員工的紀律規矩意識,助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新時代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主要途徑

1.落實兩個責任,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的職責。一是深化學校各級黨組織負責人作為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意識,定期分析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制定具體措施并組織實施,做到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二是要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作為落實主體責任的有效抓手,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安排部署、監督檢查與考核反饋結合起來,建立壓力層層傳導和責任逐級壓實的長效機制。三是高校紀委要深化“三轉”,聚焦主責主業,提高監督執紀問責能力,從原先配合業務部門監督檢查,轉變為對業務部門履行職責的監督檢查[7],使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貫通協同、形成合力,使監督常在、形成常態。2.堅定理想信念,嚴明黨的政治紀律規矩。一是要調動學校資源,構建黨風廉政宣教大格局,經常性地開展黨紀法規宣傳教育,增強廉政文化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推動知行合一。二是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為主線,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潔文化的教學研究和宣傳。三是要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有針對性地加強重點部門、關鍵崗位的警示教育,用好反面教材,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把教育成果轉化為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黨性心性、忠誠履職盡責的思想自覺和實際行動。3.持之以恒糾正“四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堅持從政治角度看待作風問題。要尺度不松、力度不減地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用實際行動管出成效、管出習慣。加大對在工作中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大力查處、整治在聯系服務師生方面消極應付、冷硬橫推現象,對工作中因不擔當、不作為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追責問責;持續鞏固學校作風建設成果,建立作風問題定期排查、整改落實、長效推進的機制。4.不斷扎緊制度籠子,有效規范權力運行。一是推進以高校章程為龍頭的制度體系建設,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學校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結構。二是把廉潔性要求融入制度建設,科學有效地配置學校內部權力,強化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制度監管,持續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根據不同風險點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科學合理的內控機制,形成長效防范機制。第三,要加強制度的執行力度,對制度落實情況跟蹤問效問責,不斷增強制度的剛性約束。

參考文獻

[1]何華宇.高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廉政文化研究,2017(3):52-58.

[2]王濤,胡守強.提升高校監督體制有效性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5):64-71.

[3]王強.十八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公布二十九所中管高校巡視反饋情況[N].中國教育,2017-06-22(01).

[4]白立士.中國高校權力制約問題及其規范路徑——對十八大后腐敗案件的實證考察[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106-112.

[5]王勝楠,章利華,姚丹燕.校辦科技產業廉政制度建設探討[J].中國高校科技,2018(9):80-81.

[6]程功鵬.高校腐敗現象的特點及預防對策[J].中州學刊,2017(4):17-21.

[7]陳曉凡.高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2):66-67.

作者:高博 馬春揚 單位: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