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融入黨支部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01 05:15:48
導語:紅色文化融入黨支部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堡壘。紅色文化是中國革命實踐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形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強大的思想感召和價值引領作用,對于增強大學生黨員對黨的領導、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情感認識和思想認同有著重要的意義。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以紅色文化推動大學生黨建工作,對于提高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紅色文化;學生黨支部;大學生黨建;價值;路徑
紅色文化的傳承與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紅色文化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力量源泉,大學生黨建是傳承紅色文化的有益途徑。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應充分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用紅色文化凝心聚力,并切實轉化為大學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開發和傳播紅色文化,構建新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與紅色文化教育的融合機制,不僅豐富了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內容和形式,還增強了新時代大學生黨建工作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一、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價值
(一)紅色文化為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提供思想支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光輝的革命精神和光榮的革命歷史的文化反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深度融合的歷史寫照,已深深融入中國人民的文化信仰、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之中,成為激勵人們不怕困難、克服艱難險阻的精神力量,進而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這些充分說明,紅色文化對大學生黨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著重要的感召作用,有助于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支撐。(二)紅色文化為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提供理想信念價值。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基本單位,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打鐵必須自身硬”,黨支部只有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擔負起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作用。隨著經濟社會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西方自由主義、普世價值等思潮開始蔓延,給高校大學生黨建設來巨大挑戰。在價值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下,一些大學生黨員逐漸迷失了價值追求和人生信仰,陷入利己主義、實用主義、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的泥潭之中。貪圖享樂、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落后文化開始流行,給大學生黨員素質的提升帶來威脅。紅色文化形成于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階段,紅色文化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優秀的精神品質、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新時代,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建的各個方面,以紅色文化為底色,推進高校大學生黨支部的思想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覺悟,使他們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不斷提高高校大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三)紅色文化為大學生黨建提供物質載體。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不僅依賴于精神文化的弘揚,還有賴于革命遺址遺跡、紀念館、文化館等物質文化的保護與宣傳。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烈士紀念堂、革命遺址、英雄遺跡等物質載體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性教育的重要場所。通過參觀和學習,大學生黨員可以身臨其境感受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艱難奮斗歷程和高貴品質,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凈化自己的思想和靈魂。以紅色文化為載體的影視、藝術等作品能夠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提供豐富的教育素材。大學生黨員教育活動應不斷創新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通過展示紅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跡和英雄壯舉,讓大學生黨員切實感受英雄主義的力量和高尚的革命情懷,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黨的擁護和敬仰之情,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性和實效性。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路徑
為引導青年學生深刻認識歷史,真實地感悟歷史,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高校學生黨支部可以通過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引導同學們不忘歷史,緬懷英雄,感悟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不斷強化黨支部的政治功能。(一)以紅色文化引導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思想建設。創新黨員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以紅色文化引導大學生黨建的思想建設。高校學生黨支部可以依賴以紅色文化教育傳承為主要內容,通過人文講堂、五四講壇等載體宣講紅色文化,邀請專家學者講述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事跡,增強大學生黨員對紅色精神的情感體驗、思想感知、黨性修養與價值認同。除了傳統的講授方式之外,要不斷創新紅色文化的話語傳播方式,提高大學生黨員對紅色文化的親近感和認同感。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紅色文化賴以生存的時代環境距離人們生活越來越遠,因此,應與時俱進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和理念,用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貼近時代背景的方式開展紅色文化傳承,在豐富多彩的新時代語境中發展紅色文化依托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平臺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傳播活動,打造共同體驗、交流互動的紅色文化網絡學習共同體,激發大學生黨員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理想信念,立志成為祖國建設棟梁之才,實現新時代新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二)以紅色文化規范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制度建設。紅色文化蘊含了豐富的組織建設資源,能夠為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制度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思想就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本組織原則,也是基層黨組織工作開展的基本依據。加強高校學生支部的制度建設,應以黨在革命實踐中所形成的制度建設經驗為指導,創造性地解決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各種問題,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思想落實到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制度建設中,將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落實到民主決策的過程中,建構以實事求是為指導的黨支部管理機制。通過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生活會等方式落實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原則,嚴格落實黨的“”制度,實現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三)以紅色文化改進高校學生黨支部的作風建設。紅色文化是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在革命和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形成的,蘊含了豐富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是高校大學生黨員塑造高尚道德、學習革命理論、保持黨員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來源。紅色基因的命題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理論創新之一,保護紅色文化,繁榮紅色事業,都為紅色文化融入高校黨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以紅色文化為基石,改進高校學生黨支部的作風建設,應努力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弘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自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之風、奢靡之風,推進服務型、學習型基層黨支部建設。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黨支部建設,用全心全意服務群眾、永葆清正廉潔本色等價值觀改進學生黨支部的作風建設,不斷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純潔性、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結語
紅色文化資源生動感人,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和感染力,能夠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確立崇高的理想,激發青年學生學習革命戰士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寶貴精神品質的熱情,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認真學習,不負青春,不負使命。紅色文化為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增加了豐富內容,拓寬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路和途徑。從高校黨建工作的實際效果來看,依托紅色文化資源指導實踐創新,可以增強高校黨建工作的水平和實效,紅色文化也可以依托高校黨建這一生動的實踐得以傳承和發揚。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入研究紅色文化的傳播規律,探求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和紅色文化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使紅色文化教育更加符合大學生黨員的身心特點和時展規律,使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和紅色文化教育的融合更加科學有效。
參考文獻:
[1]劉超,楊千慧,鄭潔.紅色文化教育與高校黨建工作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現代交際,2016(12).
[2]蔣平.依托紅色文化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以百色起義紅色文化為例[J].理論導刊,2016(10).
[3]楊建輝.試論紅色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價值及其實現途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1).
作者:于利 單位:鹽城工學院
- 上一篇:群體性勞動爭議解決機制探索
- 下一篇: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困境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