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統計數據質量原因與應對策略
時間:2022-11-12 10:08:10
導語:企業統計數據質量原因與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分析和數據質量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但是,當前部分企業在數據統計質量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討論了影響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原因,并針對性地提出提高企業的重視程度、嚴格管控各環節數據質量、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企業統計制度及提高統計人員專業素質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統計數據;數據質量;原因;應對策略
隨著數據管理制度和工藝的改進,數據對企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企業需要根據統計數據來做出有關營銷策劃、產品開發、財務預算等決策。數據正日益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高質量的數據有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運營決策,而不良數據則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甚至會導致錯誤的運營決策。因此良好的數據質量對于企業管理和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當前在實際的企業經營管理中,仍然存在統計數據質量不高的問題。本文將對影響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原因討論相應的應對策略。
一、影響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原因分析
1.企業對統計數據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管理者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統計數據質量的高低。一些企業領導對統計數據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關心企業的經濟效益,認為統計無非是數據整理和表格統計。此外部分企業領導默認企業統計人員虛報數據以應對統計部門的檢查。統計數據作為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的客觀反映,也造成了一些企業領導為了追求個人業績而人為干擾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客觀性。企業管理者對統計數據的不重視造成了統計人員對統計數據工作的不重視。統計人員是否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直接關乎數據統計的質量,以致于統計數據失去了客觀性和真實性,對企業運營管理決策的制定和經濟的發展都產生了不利影響。2.企業對統計數據缺乏質量管控統計數據是一種產品。統計過程是否規范決定了統計數據的質量高低。因此企業對統計數據的質量控制必須貫穿于統計工作的全過程,即在數據調查、數據采集、數據核算、數據分析、統計報表、統計服務、統計監督等各個環節對企業各項數據進行統籌規劃,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和控制。而在實際的統計數據管理中,部分企業在數據統計的各個環節存在不完整不規范的問題,對數據來源、數據核算和數據分析缺少嚴格的質量管控,導致最后的數據統計結果出現偏差甚至錯誤,影響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3.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一手的信息資料、及時的信息傳遞和一流的信息管理成為了制勝的法寶。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企業實現生產經營活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網絡化、決策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資源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資源形式,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如何將大數據工具、云計算技術運用于企業統計數據的應用分析,將統計數據進行充分地挖掘、分析和運用是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強化大數據和云計算在統計分析工作中的應用。然而當前部分企業信息化建設程度遠遠落后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在企業數據的搜集、分析、運用等各個環節,仍然沿用傳統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方式,缺少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分析支持,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成本。4.企業的統計制度不完善企業的規章制度是企業效益的重要保障,規章制度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有力措施和手段。數據統計工作是為企業管理和發展服務的。建立企業統計制度的首要原則是必須保證統計數據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由于部分企業缺少統一的統計制度和實施標準,造成了企業統計數據在搜集、分析、運用等各個環節中缺少統一化的標準,導致最終的統計數據分析報告有偏差,不利于企業管理者做出科學的運營決策。5.統計人員業務素質薄弱企業有效開展統計工作,充分發揮數據作用的首要條件是統計人員業務技術水平過硬。但是在部分企業中由于基層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具體表現為統計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統計工作經驗較少、無專業統計從業資格證書、缺少對前沿統計技術和統計工具的了解等問題現狀,導致了企業數據統計質量較低,由此造成最終的數據分析與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出現偏差,不利于企業管理者做出科學的運營決策和營銷規劃。
二、應對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策略建議
1.提高企業的重視程度提高企業統計數據的質量首要是必須加強企業管理者及相關統計人員對數據統計工作的重視度。為此,企業應在管理者和統計人員中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講解,提高管理者和統計人員對統計數據真實性和客觀性的重視。其次,要加強企業統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和責任意識。統計數據不僅僅是統計幾個數據那么簡單,數據的偏差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企業管理者的決策。因此,企業必須強化統計人員對數據統計工作重要性的認知,從主觀意識上樹立數據質量意識,保證統計數據的質量。企業在數據統計的各個主要工作環節要實行專人負責制度。只有企業管理者重視數據統計的工作,統計人員關心數據統計的質量,才能切實保障企業統計數據的質量。2.嚴格管控各環節數據質量企業要建立健全統計數據的質量管控系統,從數據統計的源頭上把控好數據質量。首先統計設計是統計工作的首要環節,統計數據質量的高低,首先取決的數據收集過程。因此企業要正確規定統計數據質量標準,滿足統計目的和精度的統計數據就是準確的、高質量的數據。其次,企業要合理設計統計指標體系及其計算方法。此外,企業必須采用統一標準化的統計報表,實行標準化的數據管理制度,制定符合統計制度規定的指標,準確解釋各項指標的涵義以及采用前沿的數據計算方法。最后,在企業各項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的全過程中,實行統一且全面的質量管理。3.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依靠先進技術實現統計手段的創新,實現統計數據“快速、準確、精確”的高質量標準,不僅是統計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也是保障統計數據質量的必由之路。信息技術建設主要包含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硬件,一方面是軟件。這兩方面資源的整合,加上有效的管理機制,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才能建立起來。硬件環境建設是一個基礎,是信息化建設的開始和必需。而企業軟件的實施與管理則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因此企業統計數據的搜集、分析和運用要充分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發揮其在經濟統計中的價值,充實數據為主體的統計工作建設,規劃統計制度,發揮數據統計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將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到數據統計中,利用大數據信息平臺,實現數據的有效收集,進而對經濟理論進行檢驗,為經濟理論的量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此外,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可以將大量的外在因素引入到經濟統計的模型之中,從而得出更精準的結果。進一步實施和完善企業信息技術不僅是適應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也是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必要措施。4.建立健全企業統計制度企業必須根據國家《統計法》和各省市自治區的統計管理規定來制定企業統計管理制度。企業的統計管理制度須涵蓋對管理者、統計人員、數據記錄、統計報表、統計資料的管理和上報等方面。首先,企業統計工作應實行統計負責人制度,即統計負責人始終對統計工作的質量負責。其次,企業統計人員必須認真學習統計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統計制度,按照規范的程序報送統計數據。此外,企業必須建立健全與經營活動相適應、符合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需要的各類原始數據記錄,建立健全統計臺賬,做好統計數據的原始記載。5.提高統計人員專業素質企業必須加強業務培訓以提高和強化統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專業的統計業務能力是做好統計工作的基礎。企業需要定期對統計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重點考察統計人員對統計政策和法規、統計指標、企業業務等的了解程度。加強統計人員對各項指標含義的把握,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保證數據統計質量。此外,企業必須聘用統計專業人才,持證上崗。企業對于取得統計資格證書的統計人員還應當及時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提高統計人員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定期更新專業知識。通過統計業務培訓,把企業統計人員培養成懂統計理論、會統計實踐的復合型人才。他們既能滿足企業數據統計工作的需要,又能滿足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將專業技能用于企業業務發展,從而消除因業務不熟悉而造成的數據質量問題。
三、結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數據在當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數據資源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資源形式。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如何將大數據工具、云計算等技術運用于企業統計數據的應用分析,將統計數據進行充分地挖掘、分析和運用是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中之重。然而當前部分企業仍然存在對統計數據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數據搜集、分析和運用等各個環節缺乏質量管控;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仍然沿用傳統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方式,缺少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分析支持,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成本等問題。此外,部分企業的統計制度不完善和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也是影響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原因。為了保障企業統計數據的質量,企業必須提高對數據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制定嚴格的統計制度,嚴格管控統計工作中各環節的數據質量。此外,企業需要積極擁抱前沿的信息技術,在數據調查、分析和運用環節中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技術,在軟硬件配置上為統計人員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方曉東.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20(27):187-188.
[2]劉海龍.企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J].財經界,2020(05):102.
[3]單世蕊.企業統計數據的質量問題分析及其解決問題探究[J].商場現代化,2020(02):96-97.
作者:潘劍鋒
- 上一篇:電子診斷技術對新能源汽車維修的應用
- 下一篇:大數據分析網絡多語言探討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