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7 09:48:00

導語: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分析論文

1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世界投資報告》,1984—200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流量年均增長13.9%。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0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55.3億美元,同比增長93%。中國境外企業共分布在全球149個國家和地區,占全球國家(地區)的71%。200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達122.6億美元,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3%。截至2005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達572億美元。

據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的《2006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0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211.6億美元,位于全球國家(地區)排名的第13位。

2007年,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87.2億美元,同比增長6.2%,其中以并購方式實現的直接投資61億美元,占我國同期投資總額的32.6%。

2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問題

盡管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但對外直接投資仍處發展初期,同樣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2.1對外投資企業缺乏對外總體發展戰略

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尚處于初級階段,還未制定對外直接投資總體發展戰略。首先,我國有些企業從事對外投資不是生產經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而是帶有某種試探性、偶然性。這些企業對外投資是因為遇到了某個投資機會,或是為了獲得海外投資所帶來的稅收的減免。其次,我國更多的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目的仍是擴大出口市場,增加出口創匯,而不是依據企業全球化發展戰略的實施計劃而進行投資的。這樣投資的結果往往是企業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說一步。這樣企業海外發展的持續性和全體布局性就較差,也將導致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長期競爭中缺乏后勁。

2.2企業體制因素導致境外投資失敗

在我國,數大型企業仍是國有或國有控股,國有企業在治理結構上的缺陷,使得國有企業在國外市場競爭中缺乏效率和國際競爭力。另外,我國企業在財務管理、技術標準以及產品質量標準等方面都與國際慣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國外競爭中處于劣勢。

2.3雖然擁有不少的適用技術但缺乏核心技術

我國企業,在很多領域擁有不少“適用技術”,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的技術優勢不足。對于許多引進技術缺乏吸收消化,創新不夠。即使是當前非常看好的家電行業,許多產品特別是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仍然依靠進口。

2.4符合國際化要求的跨國管理人才缺乏

從整體上看,我國派往境外企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缺少從事跨國經營所必備的,既有專門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能,又通曉國際商務慣例,國際營銷知識和外語水平的跨國經營的高級管理人才。我國企業缺乏一整套適應國際市場競爭需要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許多從事跨國經營的企業還沒有建立起現代人力資本觀念,對人才資源管理的認識仍舊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層次上,導致外派人員專業能力和積極性都不高,遠遠不能適應跨國經營對人才需求的競爭需要。

2.5投資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在國際市場的抗風險能力偏低

不僅投資總量上我國與國外存在顯著差距,從平均水平上來看,發達國家單一目的跨國投資的平均金額是以600萬美元,發展中國家為450萬美元,而我國境外企業中方投資100萬美元以下的占90%,500萬美元以上的只占23%。這種投資規模水平不僅遠遠低于發達國家,而且也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經營規模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國的境外企業除了海爾、華為等少數企業外,大多數跨國經營企業投資規模過小,缺乏國際經營經驗,因而在經營中常常因資金、技術的缺乏而失去競爭力和投資機會,勢單力薄難以抵御風險。

2.6市場信息掌握不充足,缺乏對投資項目的深入了解

企業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很多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其他國家的投資環境,市場供需情況,行業競爭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等方面。如果我們沒有深入了解,考慮全面,那必將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許多麻煩。例如,TCL收購法國的湯姆遜彩電業務后,在對公司的整頓時需要辭退1000多名員工,但因此舉違反了雇員方面的法律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得不將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電視機利潤補貼到湯姆遜的業務中。

2.7企業品牌意識薄弱

我國“走出去”的企業很多只做“貼牌”生意,企業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國企業的品牌與大型跨國公司的品牌相比,其品牌價值的差異十分懸殊。如2004年我國品牌價值最高的海爾的品牌價值612.37億人民幣,而排名世界品牌價值第一位的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是673.9億美元,是海爾品牌價值的9倍多。同時,我國企業品牌保護意識薄弱,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被國外的公司搶先注冊,失去了受法律保護的合法權益。

另外,還存在監管體制不暢、相關法律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3應對策略

3.1引導企業科學地制定自己對外投資的長期發展戰略

對外投資企業要科學地制定自己長期的發展戰略,首先,必須充分掌握同行業的國際生產經營信息。在對本行業世界市場行情、各國生產經營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設計和開發出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領域,對企業的對外投資進行準確定位。其次,要分析對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投資能在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上產生怎樣的優化組合效果。分析時要具有全球化的觀念,應注重總體的對外投資效益,而不能只看投資于某一個國家的經濟效益。可能投資于某一個國家的經濟效益并非理想,但卻能為其他投資項目帶來更新的技術和更科學的管理。因此,在規劃中,要合理確定對不同區域不同國家的投資戰略,不同國家采用不同的戰略,大處著眼,總體布局,這樣才能使企業的對外投資工作有條不紊地長期發展下去。

3.2建立支持體系

重要的是體制支持。要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產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企業境外資產的內部治理機構。同時,結合《行政許可法》的實施,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率。審批要做到規范、透明,妥善解決目前在審批過程中國務院部門間的協調問題,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應對審批制度進行改革,逐步將審批制改為審批和備案制相結合,對以自有資金或商業銀行貸款進行境外投資的企業,原則上實行備案制。

3.3企業應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

隨著科技革命的發展,加強科學研究,實現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各國企業獲得高額利潤、爭奪市場、提高競爭力的手段,而研究與開發的全球化則是企業追求技術創新和持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新產品、新技術的研制費用、難度和風險也相應增加;另一方面,產品標準化趨勢則不斷加強,新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即使是實力雄厚、規模龐大的跨國公司也難以單獨承擔技術創新所需要的巨額資金以及由此而來的巨大風險。因此,研究與開發的全球化推動了技術創新的過程。

3.4大力開發和培養符合國際化要求的跨國管理人才

發展國際化經營管理,不僅需要金融、法律、財務、技術、營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更需要有戰略思想和熟悉現代管理的經理人才。人才不足是我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擴大國際化經營規模、提高國際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我國要大力開發和培養符合國際化要求的復合型人才,在目前國內比較缺乏熟悉國際規則和東道國的市場法律的人才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招聘優秀的國際人才來彌補靠自身培養的不足。同時,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可以通過公開招募人才、建立培訓中心或者委托專業機構從事相關活動等方式,加強對人才的培養。

3.5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堅實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基礎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可以說是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前提條件,而市場占有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直接表現形式,是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名牌、品牌已成為企業競爭力、增值力、后續力大小的體現。名牌一般要具有可靠的質量,極高的知名度,從而給企業帶來可觀的市場占有率。假如說企業品牌決定企業當前的利潤和戰略,那么名牌戰略則決定企業長遠生存發展戰略和未來持續增長的能力。比如,海爾重視品牌的打造并真誠為客戶創造價值;可口可樂、雀巢等許多跨國企業為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培育顧客的品牌忠誠度不惜重金,這也正是這些企業能夠經久不衰的“秘密”;索尼公司曾寧愿放棄在美國十年的利潤,也不愿將“SONY”品牌轉讓。因此,建立保證品牌發展戰略的管理體制,如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同時提高品牌價值,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培育企業持久的核心競爭力,對于促進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

3.6以市場為導向選擇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和產品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應該借鑒國際經驗,要以市場為導向選擇合適的投資產業。我國企業經營一些具有鮮明特色的產品,如中式菜、中藥、絲綢等,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并具有不可模仿、難于替代等特性。例如,青島啤酒,不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非常喜歡,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這樣的產品進行海外投資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國際廠家的青睞及信任,并能成功吸引更多資金的注入,能夠增加企業在國際的競爭力。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應當盡快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完善監管體系、完善服務體系,加強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的防范等等相關工作。

中國企業在整體上目前仍處于對外直接投資的初級階段,因此,深入分析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加快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艷麗.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戰略選擇[J].時代經貿,2007,(9).

[2]李靜萍,高敏雪.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差距與潛力[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7).

[3]吳先明.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論[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摘要:當前,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發展迅速,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采取如下對策:引導企業科學地制定自己對外投資的長期發展戰略;建立支持體系;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大力開發和培養符合國際化要求的跨國管理人才;以市場為導向選擇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和產品。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