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融資融券業務論文

時間:2022-04-07 09:42:00

導語:券商融資融券業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券商融資融券業務論文

融資融券業務是指證券公司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上市證券或者出借上市證券供其賣出,并收取擔保物的經營活動。融資融券業務是國外成熟市場普遍開展的業務,規范的融資融券業務能為資本市場提供充足的資金,也有利于疏導銀行資金的正常流向。但是即使是在成熟市場,融資融券也是一項風險較高的業務,對投資者的證券投資經驗和風險承擔能力、證券公司的風險控制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認為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除具有積極意義外,還存在著潛在的風險。本文對券商開展融資融券試點業務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實踐做參考。

一、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潛在風險

1.券商的客戶資源面臨洗牌,銀行與券商之間、券商與券商之間將爭奪客戶資源。一方面,目前我國證券公司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存放在各存管銀行里,實行第三方存管,券商基本喪失了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的掌控權。而存管銀行又要求參與證券質押貸款業務和平倉權。銀行通過第三方存管客戶交易資金,輕易地掌握了券商的客戶資源,這就把券商的客戶變成銀行的客戶了,其實質就是商業銀行可以拋開券商直接對客戶進行融資,而券商與客戶的關系就會被邊緣化了。另一方面,允許少數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可能引起客戶在券商之間的轉移和爭奪,從而對其他未試點券商的證券經紀業務帶來一定的影響。

2.存在業務規模失控風險,以及因業務規模失控引發的資金流動性風險。券商為客戶提供融資融券業務服務,不僅能收到融資融券費用,還能因放大交易量收到更多的傭金。券商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就會盡可能地擴大融資融券的規模。這樣一來,就會造成業務規模失控的危險。而隨著規模的盲目擴大,其承擔的各種風險也就越來越大。因業務規模失控也會引發的券商的資金流動性風險。券商開展融資業務的資金主要是自有資金和依法籌集的資金,資金融出后,可能會被客戶占用一段時間。而券商的非自有資金通常是有期限的,如若在其到期時還被客戶占用,而券商又不能及時獲得新的資金來源,就會產生資金流動性風險。

3.由于客戶違約產生客戶信用風險,券商對違約客戶采取強行平倉可能引起糾紛風險。在融資交易中,證券公司將資金供給客戶使用,有可能面臨客戶到期不能償還融資款項,甚至對其質押證券平倉后所得資金仍不足以償還融資款項。這樣就產生了客戶的信用風險,最終這種風險會轉移到券商身上,而券商就會因此受到一定的資產損失。特別是在行情下跌的時候,客戶到期不能償還融資款項,券商就會對客戶信用賬戶中的證券進行強行平倉。而當被平倉的證券在賣出后出現大幅反彈時,證券公司與客戶在平倉通知時間、平倉范圍、平倉順序、平倉時間等方面就有可能發生糾紛,甚至會引起客戶提起賠償訴訟。

4.受利益驅使而導致經營管理風險,以及業務操作風險。由于融資融券業務具有放大交易量的效應,在巨大利益驅動下可能會出現券商非自有資金到期還被客戶占用的情況,而又缺乏足夠的合法籌資渠道,證券公司或其分支機構可能會出現非法融資行為。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時,如果券商缺乏相應的內控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必要的信息技術系統或其功能不健全等,都可能造成券商經營管理上的風險。而對技術系統的操作不當或發生平倉錯誤等,還會產生業務操作風險。

二、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風險控制對策

1.券商應建立科學的收益模型,制定合理的資金使用政策。證券公司應該通過建立科學的收益模型,對融資融券業務和自營業務在不同市場行情中的收益進行比較分析,得出最佳收益點。在最佳收益點上按比例分配可用資金,并且對這兩項業務進行分割管理。這樣,就能將有限的資金進行合理分配,并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2.制定完善的業務操作流程,規范融資融券業務操作。融資融券基本業務流程包括評估融資融券額度、進行融資融券、實時風險監控、歸還資金證券、補足擔保品或平倉等環節。券商應該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規定,制定融資融券業務每一個環節的詳細業務操作制度和業務流程。這樣就可以有效防范業務操作中的風險。

3.加強對客戶資質的審查力度并界定清晰風險責任的承擔。投資者進行融資融券時,券商要對投資者的資金實力、資產來源、信用狀況及過去的交易記錄進行嚴格審查,篩選出可以進行融資融券業務的客戶,建立一道有效的防火墻。與此同時,還應建立授信額度的指標體系,包括客戶融資總金額與其凈值的比例等。并根據該指標體系確定客戶信用額度,規定最低保證金限額和單個客戶融資融券的最高限額,防止信用額度過度膨脹。券商應與客戶簽訂協議書,把雙方的權力和義務界定清晰,并將風險責任進行細化,明確平倉通知、平倉范圍、平倉順序、平倉時間、平倉時機等具體操作細節。

4.提高對抵押資產的定價能力。由于不同證券的質量和價格波動性差異很大,將直接影響到融資融券的風險水平,因此適合用于融資融券抵押的證券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券商使用專業人才對抵押證券進行定價分析,從而減少券商面臨的抵押資產貶值的風險。

5.通過技術手段對融資融券業務進行集中監控,強化風險動態管理。通過集中監控及時查詢各項風險控制指標、客戶信用資金帳戶和信用交易賬戶的資金余額及變動情況、證券市值及其變動情況,隨時監控客戶賬戶的質押比例、警戒線和平倉線等。而風險動態管理的關鍵是建立健全“逐日盯市”制度、“保證金追加”制度、“強制平倉”制度,使風險降到最低。

6.建立違規處罰制度。證券公司應制定嚴厲的融資融券業務違規處罰制度,對不按規定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不按制度和流程規范操作的、以非合規資金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部門和個人,進行違規處罰。

綜上所述,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盡管存在潛在的風險,但其風險并非不可控的,關鍵在于券商的內控制度、合規制度等相關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參考文獻:

[1]朱曉會: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風險及其控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9期

[2]王敏玉:我國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必要性及其對策[J].商業研究,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