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經濟成效權衡方法

時間:2022-08-29 10:45:30

導語:風險投資經濟成效權衡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投資經濟成效權衡方法

一般而言,進行正確合理的經濟效益分析,就必須要對經濟評價的標準和方法有足夠的了解。經濟效益分析作為風險投資的必要環節,對風險投資的走向和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正確合理的效益分析,能夠保證投資企業或者投資家在一定的條件下,實現最大的利益,避開或減少風險的額度。

一、經濟效益的評價標準

(一)經濟效益可行性標準

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要確保項目可行,就必須保證當風險投資的所得和所費具有相同量時,其效益可行性標準為:純經濟效益>0或經濟效率>1。

(二)經濟效益擇優標準

風險投資經濟效益優化,也就是要從多個可行方案中,選擇一個或一組投資方案,以便保證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或滿意化。基本的擇優標準如下:

1.純經濟效益最大化標準

投資方案的總體效果最優是這種標準所追求的目標,它能使投資者得到最大的實惠,在資金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適用。從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來看,資金少、效率低、效益差是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這就意味著我們在進行項目投資擇優時,一方面要考慮總體效果,另一方面要考慮單位效果,注重單位資金的效率。

2.經濟效率最大化標準

這一標準主要是追求投資方案的單位效果最優,能夠反映高效率,對企業走擴大再生產的道路有積極意義,在資金較貧乏的情況下適用。總體而言,采用這種標準,對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是十分有益的,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有限資金發揮較大的效益,進而能夠全面提高宏觀經濟效益。然而,這種標準難以兼顧單位效果和總體效果、微觀效益與宏觀效益。

3.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最大化標準

這種標準的主要特點是兼顧純經濟效益和(純)經濟效率的擇優標準,其一方面能夠使投資者獲得較多的實惠,另一方面能使其得到較高的效率。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因為純經濟效益最大化標準和經濟效率最大化標準都是單目標優化,但是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最大化標準是多目標優化。所以,采用這種標準才能夠更全面地評價和優化項目投資。

4.經濟效益最大化標準

這種標準所追求的目標是純經濟效益和(純)經濟效率均為最大,也就是要保證投資的總體效果和單位效果都達到最優。具體來說,就是在對多個風險投資方案進行比較選優中,如果用標準1和標準2所得結論一致,就足以說明純經濟效益與純經濟效率達到了統一;如果所得結論相悖,那就必須重新設計投資項目,實際上也就是進行方案的再創造,以便能夠保證純經濟效益與純經濟效率達到最佳結合,最終順利實現經濟效益最優化。

二、風險投資的風險評價方法

(一)改進型平衡點分析

1.對現行平衡點分析的評價及改進

所謂的平衡點分析其實就是對風險投資不確定性與風險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成本、產量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求出風險投資項目的收人等于支出,也就是不盈不虧的平衡點。一般來說平衡點越低,風險投資項目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也就越大,抗風險能力也就會越強。

(1)由靜態平衡點向動態平衡點的改進。現行平衡點分析方法不會對項目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的投入產出關系進行研究,會忽略資金的時間價值,只會分析某一年的收入和支出關系,因此,其是不能全面地反映風險投資項目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的。為此,就需要進行動態平衡點分析。

(2)由單一產品平衡點向多品種平衡點的改進。平衡點分析方法一般只適用于單一產品,如果是進行多品種的平衡點分析,還是需要基于假設產品品種結構不變的基礎之上。不過,市場需求是發展變化的,這就意味著品種結構不變的假設,與市場需求千變萬化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進行效益分析時必須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尤其是結合當前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及優化產品結構等客觀要求,對多品種平衡點分析及其優化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2.多品種平衡點優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需求的變化肯定會導致產品結構發生變化,而產品結構的變化,就會直接影響平衡點的高低和經濟效益的大小。因此,以多品種平衡點為分析方法的途徑,就必須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以便能夠根據市場結構的變化,及時優化產品組合,在全面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降低風險。從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上看,最佳的產品組合,也就是要使計劃期獲得的利潤最大。由于計劃期的固定成本相對固定,而利潤總額等于邊際貢獻總額減去固定成本,因此,利潤最大就等于邊際貢獻最大;如果是再從降低風險、提高經營安全串和降低平衡點的角度上考慮,以綜合法為例,平衡點開工率就等價于固定成本除以邊際貢獻總額,又由于固定成本不變,所以,要想降低平衡點,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邊際貢獻。

(二)改進型敏感性分析

1.實現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改進與多因素相比,單因素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基于假定某一因素變動,但是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的,風險投資項目經濟效益分析,但是我們必須要承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不確定因素變化對風險投資項目經濟效益的影響是交叉地、綜合地發生著,所以,進行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勢在必行。

2.合理設計不確定因素這主要是指根據可能發生變動的可能性,確認不確定因素。當然,必須要明確的是,不確定因素必須是直接因素,而非間接因素。比如說,因為成本是間接因素,單位變動成本、產量和固定成本這三個直接因素決定它的大小,所以假如以成本作為不確定因素那就不合理。此外,為了更簡潔一些,在不確定因素的選擇上也應該簡單些,比如說不宜選擇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費用、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工資等,這些成本要素作為不確定性因素。

3.實現一般規律的研究只對具體的風險投資項目通過計算,是現行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方向,其主要是分析不確定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也就是說,只是針對不確定因素的特殊規律進行研究。但從規律探索的原則上看,假如我們能在把握特殊規律的基礎上,實現一般規律的研究,那就可能更好的把握所有風險投資項目的不確定因素變化的普遍規律,這就會對風險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帶來更大,更有利的影響。

4.平衡點分析與敏感性分析相結合對于風險投資項目而言,平衡點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都是不確定性分析方法,因此,可以保留把它們融為一體,這樣就很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總之,在風險投資中,風險投資的經濟效益分析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但風險投資的結果有導向性的作用。為保證投資的效益,保證投資的結果按預定的方向前進,企業和投資者必須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嚴格的分析,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