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有機結合

時間:2022-07-12 08:52:07

導語:多媒體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有機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有機結合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在高中基本普及,它的合理使用也越來越被教師所重視。多媒體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取長補短,使高中化學教學得到完善和優化,從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機結合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在高中課堂中得到普及。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掀起一股多媒體使用浪潮。多媒體的使用確實給高中化學教學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高中化學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相應變化。對此,筆者淺談幾點體會。

一、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的使用可使情境設置更加豐富在一節課的開始階段,創設一個好的教學情境,設置疑問,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有效地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激發聯想,勇于探究。例如,在講環境保護這一節課時,教師可播放一些汽車尾氣、工業廢水的排放、工業廢氣的排放、酸雨、光化學煙霧的視頻,用視頻來引導學生對環境污染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多媒體的使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就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多媒體的使用可以使抽象問題具體化,變難為易。例如,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轉移,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很難觀察和理解。而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出來,可以讓學生清晰觀察到微觀的電子轉移情況,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電子轉移。這樣就使得這部分知識更容易被學生記憶、理解和掌握。

(三)多媒體的使用增大了課堂容量,使得知識更加系統化,提升了學習效率利用計算機存儲量大和速度快的特點,可以增大課堂習題的量,減少了擦黑板的時間,增大了課堂的容量。在單位時間內講授的知識更多,學生的習題訓練得更多,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把作業中一些共性問題,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既能看到自己在作業中遇到的問題,也能發現其他同學的長處,做到取長補短。

(四)多媒體的使用可以輔助學生學習,容易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形成系統的認識和記憶化學學科的知識點比較多,知識比較零碎,沒有一個系統主線,而且有些知識之間聯系不密切,不容易記住,也不牢固。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對不同時期、不同類別、不同要求的知識分成幾部分進行總結歸納,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既能省時又能隨時對學生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例如,在復習舊知識時,學生已經很熟悉,所以學生會失去興趣。這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加入一些動畫和聲音來改變呈現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增加學生的新鮮感,不但復習了已學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和記憶相同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理解概括、歸納總結的能力,使學生容易對知識形成系統的認識。又如,教師可將高一、高二、高三的知識點分別制成一個單獨幻燈片,再將它們之間相關聯的知識制成一個幻燈片,最后呈現在課堂上,讓學生觀察這幾個幻燈片,從中找出幻燈片之間的聯系,讓他們思考還能不能制出更加完美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基礎,沒了實驗化學的學習也會變得枯燥無味,失去活力。但是現在由于各方面原因,在高中階段學生實驗基本上不開,只開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使學生三年高中下來,大部分儀器都沒有見過,更不用說用了,甚至都不認識。很多學校資金緊張,但實驗需要很多錢,實驗藥品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不能反復使用,每次每班做實驗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每天有幾個班做實驗,導致學校的經濟承擔不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來彌補,如一些有毒的實驗和比較昂貴的實驗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的課件來展示。例如,氯氣的制備和氫氣的爆炸實驗,操作失誤造成試管炸裂。此外,藥品昂貴無法做的實驗,在教室是無法演示的,教師可以用一些軟件將實驗所需的儀器、藥品、現象制成可操作的動畫,讓學生親手操作鼠標,按要求一樣一樣連接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如果操作正確就可以得到預期現象,如果操作錯誤就會出現不良后果。通過多媒體,把現象不明顯的實驗人為擴大實驗現象,把不能做的實驗通過錄像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把反應時間長的實驗制成課件縮短演示時間來解決反應慢的缺點,有危險的和有毒的實驗可以通過微型實驗來解決,通過實物投影儀可以將微型小實驗現象擴大化,便于學生觀察,也減小了危險性和有毒性。

三、多媒體的使用弊端

1.有些教師每節課都用多媒體,使得教師逐漸由組織者變為放映者,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只是按照別人的思路進行教學。學生則逐漸由主體位置變為觀看者,使學生失去了主動性。

2.在化學實驗中,經常使用多媒體,教師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把現象人為的改變,不但使實驗失去了本來面貌、科學性和真實性,同時使學生失去求真的欲望、失去了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影響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酸堿滴定實驗,本應該分組探究的,可是教師為了省去不必要麻煩,把此部分內容制成課件在課堂上演示一下,不再做分組實驗,這樣使得學生就失去了操作實物儀器的機會。

3.教師通過多媒體的使用,板書寫的越來越少,講課時間越來越短,開始離不開多媒體了,使教師的一些基本功能已經退化,如畫圖、板書、思維和語言組織等。現在大部分教師上課就用課件,畫圖用電腦、寫板書用鍵盤、思維和語言組織網上下載,沒有一點兒個人的觀點,連一個簡單的裝置圖都畫不好,板書寫的更差勁,沒有一點兒表率作用,甚至比學生寫的還差勁。綜上所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知識、理論、定理等都是通過反復實驗得到的。所以在使用多媒體時應考慮學科特點和科學性,不能改變知識的結構和實驗的真實性。該做實驗時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做分組實驗,該做演示實驗時走進教室做演示實驗,真正做到合理利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作用,取多媒體技術之長補傳統教學之短,真正做到有機結合,使高中化學教學得到完善和優化,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作者:陳守金 單位:河北贊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