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論文

時間:2022-10-11 10:35:06

導語: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論文

[摘要]如今隨著移動社交平臺的普及,自媒體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其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交互性強的優勢給職業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也帶來新的思路,自媒體運用于計算機教學,可以深化師生之間的溝通、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實現個性化教學,為了達到以上的目的,就需要對教師自媒體技能進行培養、在教學工作中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充分結合并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關鍵詞]自媒體;計算機教學;改革

近年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自媒體的發展,與傳統媒體相比,自媒體的優勢巨大,它高度的交互性、無地理限制的傳播范圍、快速的傳播速度、碎片化的傳播內容使其在互聯網時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運用自媒體開展計算機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師生之間的交互程度,還能夠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自媒體給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帶來的機遇

(一)增強師生互動。與傳統媒體不同,自媒體是以受眾為主體并由受眾進行傳播,在學校中,受眾被限制為學生,這種傳播就更為迅速,同時這也使得自媒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一般僅限于課堂上或是課后的問答,由于時間、場地的限制,師生之間的互動程度較淺,而計算機課程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如果學生僅靠自己摸索學習,那么學習效率會大打折扣,而自媒體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自媒體平臺,師生之間可以無障礙地進行溝通,并且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1對1的溝通也大大提高了師生之間溝通的質量。同時,自媒體還可以讓教師更容易獲得學生的反饋,在過去學生對教學進行反饋一般通過學校系統,這種方法周期太長并且實際上無法完全反饋學生對教學的看法,而通過自媒體平臺教師可以時常教學調研問卷,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后臺留言、私信等方式直接反饋給教師對教學的看法,教師獲得這些反饋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計劃。(二)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自媒體平臺依托互聯網,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很多平時在課堂上無法展示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來教授。大多數的職業院校計算機課程一節課時通常為40~45分鐘,讓學生在40~45分鐘之內都保持高度的集中力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課堂教學雖然是構建知識體系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但仍有部分缺陷。自媒體平臺在內容的上主要以碎片化的內容為主,一篇自媒體文章的閱讀時間通常在5~15分鐘之內,因此,一些小的知識點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教授往往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時,自媒體平臺的內容多種多樣,圖文、音頻、視頻可以融合在一起,多元化的表現方式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教學的效果。在教學方式方面,自媒體因其高度的交互性也讓多樣的教學方式成為可能,如在自媒體平臺上開展有獎問答的教學活動,通過對學生在自媒體平臺上的留言和問答情況予以平時成績評價等。(三)實現個性化教學。在職業院校以往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比例失調較為嚴重,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時無法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需求,教學沒有差異性。現如今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個性化教學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在課堂教學的環境中實現個性化教學的難度較大并且成本較高,而通過自媒體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個性化教學。首先,較為通暢的反饋渠道給個性化教學奠定了基礎,教師可以通過獲取學生的反饋來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其次,自媒體平臺中的各項指標統計也給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數據支持,教師可以對自媒體平臺的瀏覽和訪問數據進行分析,對學生重點關注的、瀏覽次數多的文章類型予以梳理,對數據情況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并根據小組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內容和方式。雖然目前個性化教學的實施難度仍較大,但自媒體平臺的優勢還是給個性化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

二、運用自媒體開展計算機教學的障礙

(一)信息繁雜,質量低下。自媒體傳播范圍廣、速度快、門檻低,在給其帶來優勢的同時,也造成了許多問題。首先,自媒體倡導的是全民媒體,它降低了民眾從事媒體工作的門檻,人們只需要一點點的成本就可以運營自媒體,因此目前許多的自媒體平臺和從業人員并不具有較高的媒體素養和專業知識,在進行內容的編輯時很多從業人員會一味地為了博眼球、提高點擊量而捏造內容。目前,自媒體平臺中充斥著大量質量低下、粗制濫造的內容,如果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時常接觸到這些內容,那對我們的正常教學工作會產生一定影響。其次,由于計算機學科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此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掌握其基礎知識,在前期還需要系統化地學習。而自媒體平臺的內容大多碎片化,時間較短,無法系統化,并且針對性也不強,因此學生如果長期在自媒體平臺上進行學習的話,容易造成其對知識體系不了解、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情況(二)缺乏自媒體運營專業人才。由于自媒體興起的時間還較短,并且發展十分迅速,因此社會對自媒體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從目前人才市場對自媒體運營人員的需求來看,薪資普遍較低,缺乏高素質的人才。而職業院校的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是很高的,如此便產生了落差,一方面無法引入專業的自媒體人直接承擔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對教師進行專業的自媒體知識培養投入較大、周期較長,這就加大了自媒體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難度。此外,目前市場上運營較為成熟的自媒體公眾號、微博號背后都有一個專業化的團隊,十分擅長于造熱點,而計算機垂直領域下的自媒體平臺也十分眾多,職業院校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獲得學生足夠的關注度,也成為一個挑戰。同時,自媒體公眾平臺一般采用公司項目化運作,體制非常靈活,執行效率很高,能夠緊隨社會熱點,抓住學生眼球,而高校自媒體作為官方運營的媒體,需要有較多的限制,同時講究體制化和流程化,因此在靈活方面也有劣勢。(三)技術風險較大。由于自媒體是依托于互聯網技術來進行的,因此其對互聯網的依賴是很大的,而互聯網行業的技術更新迭代速度非常之快,如早期的BBS論壇在校園之內十分火熱,但出現社交應用之后其熱度便一落千丈。自媒體也是在近年才火熱起來。從高校層面來說,資訊類的自媒體公眾號可以較快地落實,而教學類的自媒體就需要較高的專業度,通過一定時間的積累和學習來進行構建,在這期間就存在著技術風險,如果在培訓時出現了另外一種更好的方式,那么前期的投入則付之東流,如騰訊公司在2016年底推出的“小程序”,它具有自媒體各種便利的優勢,但是具備更多的技術實現手段,因此通過小程序能夠實現較為復雜的教學活動。因此,高校在進行教學軟件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到這方面。

三、自媒體環境下計算機教學的革新

(一)強化教師對自媒體的運用。雖然如今學生已經是教育的主體,但教師的引導作用仍是不可忽略的。自媒體平臺上內容的、教學活動的制定以及與學生之間的交互都是由教師來完成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熟練掌握自媒體的功能以及內容制作的技能。對此,需要對教師進行專門的自媒體技能培訓。首先,學校應將自媒體培訓作為教師的日常培訓之一,定期對其進行培訓,可以與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合作,引入自媒體專業教師,其次可以借鑒較好運用自媒體進行教學的學校,組織教師和管理人員參觀學習,經常性地和他校進行溝通、聯動、合作,公開展開自媒體教學改革。在進行完前期培訓工作之后要注重貫徹終身學習理念,自媒體和互聯網一樣是快速發展的,其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因此除了要將自媒體技能掌握作為教師的日常培訓項目外,也要作為其考核項目之一,督促教師進行學習。同時,由于自媒體運用到計算機教學需要耗費大量的工作,因此建議學校組成自媒體小組,多名教師組合展開自媒體平臺的教學,每個教師分管不同的模塊,采用項目化的運作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其使用效率。(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計算機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實踐教學無法很好地發揮其作用,而運用自媒體開展的計算機教學,就需要擴展實踐教學的空間。第一,在自媒體內容制作時,可以進行碎片化知識點的實踐實例傳授,教師可直接通過錄制實操視頻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同時布置上機操作作業來強化學生對實踐操作的認知。其次,與計算機行業企業合作,引入企業的自媒體公眾平臺,企業在平臺上的日常工作實例和項目進展等情況可以由學生自主瀏覽,并可以通過私信、留言的方式與企業管理人員溝通疑難解答,一方面企業可以提前通過對學生的考察來挑選人才,另一方面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計算機課程實際應用的認識,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獲得就業的機會,得到鍛煉。(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計算機行業更新迭代快,需要從業人員抱有終身學習的精神并且應具有很強的自我學習意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運用自媒體進行計算機教學時,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自媒體多元化的展現方式更能夠滿足這種需求。教師在進行內容制作時,不能僅基于知識點的傳授來進行,要考慮到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適當加入方法論內容的講授,同時在進行課后作業和期末考試的設計時,降低封閉式問題出現的頻率,增加開放式問題的數量,以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主。另外,課間制作可以邀請學生一起參與,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自媒體平臺的運作中,讓其主導部分內容的講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總結

自媒體的運用給計算機教學帶來了新的機會和思路,其在增強師生互動,豐富教學方式、內容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需要注意的是,新技術并不是解決所有教學問題的靈丹妙藥,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正確對待自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劣,取長補短,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馮燦 單位:湘潭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遲言,王東紅.多媒體網絡環境下以自主學習為目的的計算機實驗教學模式[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0(8):79-80.

[2]賀光明.自媒體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探析[J].自然科學(文摘版),2016(4):258.

[3]吳艷,余澄清.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教學與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培養探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8(2):34-35.

[4]左俊.微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創新與發展[J].山西青年,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