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07 10:00:06
導語: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計算機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已成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但是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合作學習的運用效果卻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師錯誤地解讀了合作學習的含義。為更好地正確運用合作學習開展教學,教師簡要分析了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合作學習;計算機教學;應用
計算機教學作為當代教育領域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因為實踐性較強,所以一直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科目之一。基于計算機教學特點,其教學方式也必然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截然不同。新課改提出要進一步深化計算機教學方法改革,并提出計算機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所以現階段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相應的,探究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及應用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計算機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問題
(一)教師缺乏組織合作學習的教學經驗。計算機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的時候往往會犯同一個錯誤———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形式多樣的合作內容,卻忽略了合作內容和教學內容的契合性。在實際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多看重合作學習過程合不合理,而忽略了學生可以從合作學習中學到什么。此外,由于教師缺乏組織合作學習的教學經驗,常常會出現冷場的尷尬情況,好不容易活躍起來的教學氣氛瞬間消散,教學效果適得其反。(二)實際參與人數較少。由于每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不同,往往計算機水平較高的學生在團隊合作中一人完成所有的任務,這就導致合作學習名不副實,即表面上學生都參與了合作學習活動,但是主導者卻只有幾個學生而已,其他學生更多的只是作為“看客”。長此以往,計算機水平較低的學生的心里難免會不平衡,所以教學中會出現有學生故意搗亂、起哄的情況,這不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三)合作學習的局限。首先,計算機教學大約需要40分鐘,而要在40分鐘的課堂時間里開展大型的合作學習活動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合作學習的時間問題成為開展合作學習的最大局限。其次,教學空間較為狹窄,每位學生只能和前后左右的四位學生組成探究小組,如果組內成員計算機水平均不高或是學生之間關系不融洽,就很難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所以教學環境成為開展合作學習的第二局限。
二、計算機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措施
(一)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合作內容。合作學習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方法,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能在合作學習中學到什么知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良好的合作學習形式。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始終將教學目標作為合作學習的服務對象,每一項合作內容、每一個合作環節都要以展示教學內容為根本目的,繼而通過合作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才是正確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二)小組合作法。要讓全班幾十名學生同時參與一個合作顯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教師可以轉變一下合作思路,采取小組合作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合作過程。首先,教師利用一定的分層分組策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6人。其次,選出小組長負責合作活動,由教師直接領導小組長,再由小組長親自領導組員。值得注意的是,采取小組合作法的前提是教師要對全體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分組過程中力求做到組員實力均衡,不能出現一頭獨大或是全體弱小的情況。(三)設計合作內容和合作形式。教師在設計合作內容的時候不能想一出是一出,盲目地設計合作內容,這樣做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甚至會適得其反,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合作內容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合作學習理論,通過學習、觀摩一些成功的合作學習案例以收集和整理一些較好的合作內容。同時,教師還要拓展設計思路,設計形式多樣的合作學習形式,這樣才能讓學生時刻保持學習新鮮感,學習興趣才會更大。教師在設計合作內容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學生喜歡什么樣的合作項目,其次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從細節處設計趣味性合作環節(例如游戲)。總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合作形式,是教師進行合作學習的最根本思路。(四)教學實例分析。例如,在教學生練習拼音打字時,教師就可以按照如下過程進行合作學習。第一步,為合作學習營造積極、緊張的氛圍。因為主要教學內容是練習拼音打字,所以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下載練習打字的軟件(如金山打字通等),并在下載的過程中開展小組競賽,比如規定下載+安裝的時間,以任務的方式讓學生產生一種緊迫感。第二步,選擇合作內容,緩和緊張氛圍。學生全部下載+安裝完成后,教師就可以給定幾篇文章讓學生自行選擇(金山打字通中有文章可以直接借用)。同時,讓學生先進行簡單的練習,緩和緊張的學習氛圍。第三步,選擇合作形式,開始合作過程。選擇完合作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當裁判并制訂規則。當教師說“開始”的時候,組內第一位學生開始打字,率先打完50個字的學生舉手示意,然后換組內下一位學生繼續打字,最后統計完成時間和打字的正確率。借助這種形式,每位學生都可能成為團隊取勝的決定性力量,大家有了為團隊表現的機會,打字時不僅追求正確率,還會適當地提速。第四步,結合教學內容評價合作過程。合作結束后,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合作過程進行評價,以打字教學來說,評價標準為組員的打字銜接過程是否有序,打字的指法是否正確,等等。
綜上所述,雖然教師認識到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但往往走入極端,即過分關注合作形式而忽略了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作為大多數計算機教師的通病,現階段對合作學習的改革措施也應集中在革新合作內容和合作過程兩個方面。只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合作學習,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麗梅.淺議小組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子商務,2011(12).
[2]范銀平.小組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統計與管理,2015(9).
[3]趙香美.小組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
[4]孫弢.小組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4(11).
作者:張恩來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特殊教育學校
- 上一篇:現代學徒計算機教學策略
- 下一篇: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