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方法分析
時間:2022-01-07 10:04:35
導語: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方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今,隨著計算機的全面普及和發展,高校對計算機專業教學也越來越重視。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理論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對程序、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利用合理高效的教學方式,是為課堂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筆者研究了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
1引言
計算機程序設計相當于為計算機設置相關的指令,通過這些指令達成計算機的某種功能,從而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支持[1]。計算機程序設計雖然說不上是必備技能,但是也是其他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一。隨著計算機的全面普及和發展,高校越來越重視計算機專業教學,探討計算機程序設計中有效的教學方式,是促進學生學習和進步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師應該有效應用不同教學方式。
2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
筆者查閱國內知名文獻庫,了解關于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通過整合文獻資料,對部分師生的實際訪談,在信息時代,高校學生對程序設計課程充滿著期待,愿意掌握更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2]。多數學生認為,計算機是學習和工作中必須要掌握的工具,即使不能從事計算機程序設計相關工作,也可以掌握一些計算機程序設計的知識,使得日常使用計算機得心應手。然而,由于計算機程序設計是一門邏輯性、基礎性、實踐性以及創新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學習難度較大,計算機程序語言艱澀難懂、學難致用,編程過程往往被固定的模式和框架所束縛,難以設計出真正實用的計算機程序。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了對計算機程序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的處境也較為尷尬。因此,尋找有效的教學方式,改變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是教師應該注重的問題。
3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施要點
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施要點如下:第一,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例如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包括開關機、硬件使用、軟硬件關系等;第二,學生應具備良好的程序設計認知結構,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擁有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有效的方式使學生融入課堂,只有學生愿意學習并且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第四,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學習的必須要素,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有充足的探究時間、實踐時間,并且輕松愉快的學習,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3]。
4計算機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方法
4.1嘗試應用語文教學方法。計算機程序設計相當于為計算機設置多重指令,讓計算機電子設備能夠運行,滿足人們對計算機的使用需求。計算機程序是計算機運行的核心,計算機程序設計的主要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程序語言。計算機程序教學與語文教學有很多相似之處,通過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程序語言中諸多基礎性的知識點,逐漸了解和掌握這一門語言,嘗試進行計算機程序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嘗試應用語文教學方法,讓學生脫離計算機專業的束縛,從語言學角度學習計算機程序的基礎語言、指令以及應用方法。如此可以讓學生更為輕松的接受這一門課程,并且教會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避免將思維和方法束縛在某一個局限的空間中。4.2多媒體與教材的有效結合。高校學生計算機程序基礎差異較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嘗試將多媒體與教材有效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進行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讓學生有不同的課堂體驗,在課堂中高效學習。多媒體課程能夠有效整合網絡教育資源、社會教育資源以及教材教育資源,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點的有效整合,擴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從多角度展開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材的重要知識點,能夠將趣味的視頻、圖片、動畫等融入課堂中,為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增添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加工教材上的程序代碼,使其靈動活躍的出現在學生眼前,讓原本枯燥難以記憶的知識變得易于理解,使得學生易于接受這門課程,重視這門課程。4.3開展實踐學習活動。開展實踐學習活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使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應用于計算機程序設計中。高校學生心理、生理發育相對成熟,在學習中基本能夠積極主動的展開學習,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理論教學,實踐環節的開展較少,學生難以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實踐應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個班級或者多個班級,展開計算機小程序設計競賽,讓每一個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利用所學習的知識,完成一組程序的設計,實現計算機的一個小功能[4]。在競賽過程中,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以小組形式,在基礎較好學生的帶動下參與設計。如此,學生不僅能夠將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更能夠在設計中相互討論、思考、嘗試解決問題,查閱大量資料輔助學習,在良性競爭環境下,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展開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4.4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是促進學生展開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教學方式。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探究性思維,才能學好專業課程,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中,探究性思維是促進學生將知識有效轉化為實際程序的重要內容,探究性思維越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所設計的程序也更具有創新性。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理論基礎知識的積極性,通過設計探究性問題和學習任務單,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查閱教材和相關資料,盡可能自己解決問題,并且嘗試以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自我解決問題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探究式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框架、學習基礎進行,過于簡單、過于困難的探究問題都難以發揮探究性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應格外注意。4.5基于崗位引導教學。基于崗位引導教學,是將教學與學生職業生涯相結合的有效教學方式。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計算機程序設計是基礎課程之一,部分學生畢業后會從事與計算機程序設計相關的工作,在教學中基于崗位引導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平臺,讓學生提前接觸與職業相關的知識。首先,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將計算機程序設計中書本上沒有涉及的知識點,軟件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中的知識點融入到教學中,給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資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輔助。其次,學校應重視與軟件企業、信息企業的合作,了解現今市場計算機相關職業的發展動態,知曉計算機程序設計崗位用人的要求和標準,在此基礎上調整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接觸和掌握與崗位實踐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5結語
探索新式、有效的教學方式,是課程教學理論界和課程改革實踐界共同關注的核心話題,也是我國教育總體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課程改革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然而,從高校教學的狀況來看,學生興趣不高,難以理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礎性內容。由此,在教學中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手段,針對學生的年齡、知識特征,開展高效的教育課堂,能夠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優質的教學環境中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蔡紹峰,朱洪浩.以計算思維為核心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優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4(3):80-82.
[2]丁鵬,賈月樂,張靜.以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13):78-79.
[3]胡斌,黃松,雷小宇,等.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改革與實踐——以解放軍理工大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2):41-43.
[4]楊玉軍,楊夷梅.計算機程序設計競賽思想融入“數據結構”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6(2):50-52.
作者:劉婷 單位: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合作學習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農機培訓多媒體教學課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