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探究

時間:2022-04-22 02:44:31

導語: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廣大教學工作者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學校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更上時展的步伐,致力于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本文筆者以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為例,從大數據概念以及其對計算機教學的影響入手,探究當下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之舉。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

在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的過程中,社會發展對高素質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就是以傳授學生計算機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正好對口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計算機專業教學擁有了很多便利的條件,在此背景下探究教學改革問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大數據概述

大數據具有很多特征,主要有信息數量多、高速性、資源多樣化、價值高等。大數據隨著云時代的帶來備受人們重視,率先在國外得到廣泛應用的大數據在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應用成果后,也備受我國重視,各大高校也紛紛開設了大數據技術專業,旨在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專業計算機人才。大數據與計算機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于大數據技術對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更需要職業學校提高對大數據技術的重視,合理的將其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基于人才培養任務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對于數據的處理,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處理方式與傳統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數據庫技術和可視化處理模式的運行需要強大的大數據概論為基礎,那么這就需要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學數據知識,如此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提高學生專業水平。

二、大數據時代對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影響

(1)對教育理念的影響。傳統教學工作的開展幾乎都是根據教師的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材為依據,但事實證明教師的經驗與總結并不完全具備科學依據,這無法滿足當下社會學生群體的學習需求。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學工作,可以讓教師通過大數據技術全面分析學生需求,進而一改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制定更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手段的針對性。(2)對學習環境的影響。學生的學習途徑在大數據時代下被拓寬了,讓其不再局限于學校和傳統課堂。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微課、翻轉課堂和在線課堂等教學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尤其是微信、博客、微博和有關APP的出現讓學習環境和渠道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化的學習途徑大大的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1]。學習環境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教育的回歸,主要指的是教育主體的回歸。(3)對教育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會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逐漸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信息獲取渠道讓學生的自主能力與知識變得更加豐富,甚至有些教師的能力與思維在學生面前顯得有效落后,當然教師多年的閱歷和教學經驗仍然是值得學生借鑒和學習的。但這時更需要教師轉變教育方式,用更加合理和平等的方式,在提升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需求,圍繞學生設計和開發課程,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三、大數據背景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

(一)創新教學模式,凸顯學生主體。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授業解惑為主要工作內容,通常都是按照授課計劃進行知識講解嗎,但大數據時代需要教師全面準確的了解學學生的基本情況和真實需求,針對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學習習慣,分析其中的差異性和共性,有針對性的作出教學重點和教學進度的調整,最后結合課堂測測和教學反饋來培養學生的知識領悟力,訓練學生的思維習慣。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需要職業院校的教師徹底打破授業解惑教學模式,轉換為大數據時代下的組織教學模式,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在講Windows操作系統,Word文字的編輯排版時,老師可以利用電腦和投影儀進行演示,讓學生就能一目了然,很快掌握這些軟件的使用方法。(二)融合分層次教學法,提高針對性。明確區分開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教材,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將計算機基礎模塊考試大綱作為主要參考,分層次的修訂職業院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大綱,從教學大綱和教材同時開展改革工作。以新的教學大綱為標準,將以往在教材中有所缺失的模塊考點內容重新編入,在非計算機專業選學內容中加入這些模塊考點,實現不同學科知識的融匯與貫通。(三)強化實踐性教學,落實實訓安排。大數據時代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教師可以在課內實訓中向學生們提出問題,讓其自行收集資料設計實訓方案,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完成實訓方案[2]。(四)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大數據時代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豐富的新型教學方式,比如翻轉課堂、混合教學以及任務驅動法等,這些基于網絡教學平臺而出現的教學方式在無形之中提高了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操作性。為了助力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教師要在全力備課做好準備工作的同時,致力于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在課前為學生合理的布置相關任務,以此為基礎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再或者,以模塊化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分為多個不同的任務,采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師需要以完善課程信息和豐富教學資源為目的,合理利用好學校已有的網絡教學平臺,通過在線教學或者面對面一類的混合教學模式來加快職業教育計算機課程的建設步伐,一方面為其他教師的教學創新與改革提供一些借鑒,另一方面為應用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渠道接觸更多新鮮事物,也給計算機專業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挑戰。廣大教師需要通過不斷探索去跟上時代的步伐,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出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東.大數據時代計算機專業職業教育改革探究[J].通訊世界,2016(8):84.

[2]張定有.大數據時代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探索[J].職業,2018(19):80-81.

[3]張瑋.基于大數據時代下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研究[J].科技風,2017(7):27-28.

作者:吳浩 單位:江蘇省海安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