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技術在計算機維護的應用
時間:2022-04-11 10:21:50
導語:網絡安全技術在計算機維護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已成為各行各業廣泛應用的技術,一方面,計算機網絡技術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無處不在的網絡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對人們的信息安全、財產安全造成一定威脅。為此,應當將網絡安全技術應用于計算機維修中,防止計算機受到病毒、黑客等安全威脅。本文簡單分析當前普遍存在的網絡安全問題,并探討網絡安全技術應用于計算機維護的途徑。
關鍵詞:網絡安全技術;計算機維護;計算機網絡
社會已步入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得到廣泛運用,在享受計算機網絡帶來的便捷的同時,還需承擔網絡高速發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信息安全、病毒入侵、系統漏洞等是網絡安全中的常見問題,對人們的隱私安全造成較大影響,換言之,網絡安全事關國民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故有必要在計算機維護中應用網絡安全技術,促進網絡安全運行。
一、網絡安全問題簡析
(1)病毒入侵。計算機病毒為影響網絡運行,對計算機程序具有惡意編譯功能,導致計算機程序出現混亂的一種計算機指令或代碼,其可自我復制,具有隱蔽性、潛伏性、傳播性、感染性、可激發性、破壞性等特征,其中,腳本、蠕蟲、間諜、木馬為重要病毒類型,其中又以木馬病毒較為常見,其可遠程操控計算機網絡系統,常見于網絡病毒犯罪案件[1]。(2)系統漏洞。系統漏洞主要指應用軟件或操作系統軟件在邏輯設計上的缺陷或錯誤,被不法者利用,通過網絡植入木馬、病毒等方式來攻擊或控制整個電腦,竊取電腦中的重要資料和信息,甚至破壞系統[2]。在維護過程中,計算機系統需不斷進行升級、改進,若此時發生病毒、黑客入侵,將導致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影響計算機網絡的正常應用。(3)黑客攻擊。黑客是影響網絡安全的重要因素,且為網絡安全工作中的一大難題。其主要指利用網絡漏洞,并對漏洞進行攻擊,其攻擊對象主要為用戶信息數據[3]。制造過程主要為,詳細分析用戶計算機系統,通過準確的信息數據開展計算,確定攻擊方式,依據計算結果明確攻擊行為后,將病毒置入用戶信息系統內,盜取用戶信息。當用戶信息被黑客攻擊成功,將導致用戶私密信息、經濟財產受到損失,危害過敏健康。黑客盜取的信息資料通常為支付寶、銀行卡密碼等,當密碼盜取成功,用戶賬戶內的錢財將被黑客轉移,導致經濟損失。如在2017年1月起,貴陽市8個儲戶銀行存款陸續發生存款突然消失不見事件,銀行發現,2017月1月15號到2月3號,銀行的網上平臺出現了大量的異常登錄,登錄次數達到147萬次。經警方調查抓獲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與同伙在網上搜尋到大量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隨后分門別類的導入一個軟件中。利用軟件讓所得信息自動訪問網銀進行登錄測試,然后自動篩選。這種攻擊銀行的軟件為犯罪嫌疑人花兩百元錢買的。專案組通過犯罪線索,很快將其他團伙成員抓捕歸案。這一案件提示用戶必須重視對自身信息的保護,同時,銀行等理財平臺應當加強網絡平臺安全建設,不要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二、網絡安全技術應用于計算機維護的途徑
(一)網絡殺毒軟件。當前,較多網絡殺毒軟件被廣泛推廣,如騰訊電腦管家、360殺毒、金山毒霸等,上述網絡殺毒軟件具有較好適配性,能夠匹配多種型號的電腦,且占用資源較少,查殺率較高,升級迅速,具有一鍵掃描、深層掃描等有點,能夠時間垃圾廣告攔截,全面診斷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狀況,健康程度,且具備修復功能。以360殺毒為例,其殺毒能力經多項安全機構檢測,具有強大的殺毒力,其應用主要體現在,首先,應用360殺毒內的木馬病毒庫收錄計算機網絡中的各種病毒,并對病毒進行分類,后持續性監督不同種類的病毒,并對病毒特征進行分析、對比,發現可疑病毒即對用戶發送語境,指導用戶開展病毒查殺。最后,360安全衛士調出dll文件內的API函數,將其應用于用戶進程監控中,并預測360殺毒程序的下一步進程,提升殺毒軟件對病毒的控制力。(二)應用入侵檢測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為防御性技術,能夠識別系統內的漏洞,同時對于黑客的攻擊具有防范作用。應用入侵檢測技術可防御網絡病毒的入侵,且其方對于DNS地址篡改、DOS劫持、身份偽造等具有防范作用,故其具有較強防御性、針對性,被廣泛運用在計算機維護中。入侵檢測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首先主動篩選、標記用戶重要信息、數據,并定期檢測,若檢測過程中發現數據、信息等被改動,即對疑似改動數據、信息進行全面診斷,若確定信息出現改動,即刻向用戶預警,提醒用戶該計算機可能存在漏洞,或受到黑客攻擊,提示用戶謹慎操作。若漏洞已出現,或已發現被黑客攻擊,應立即停止操作,并請專業計算機維護人員對系統進行升級、更新,如情況嚴重,可對系統進行格式化,或更換新的計算機。其次,入侵檢測技術能夠收集用戶信息,在應用該項過程時,不僅可通過數據、信息的篩選起到防范系統漏洞出現的目的,還可在信息收集的過程中,明確系統漏洞情況,或黑客攻擊情況。在收集信息時,將標記網絡交換機使用接口,并將其與防火墻系統相互聯系,高度、緊密監視用戶信息改動情況,進而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同時,入侵檢測技術還具備監督、控制的作用,在其實際應用過程中國,不僅監控網絡情況,同時監控網絡數據包、流量,若流量高峰期發生異常,可及時向用戶語境,并就異常情況開展軟件預防。(三)企業計算機安全維護技術。針對企業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有更全面、高效的網絡安全技術,如賽門鐵克(Symantec)公司,其針對企業用戶有系統性的網絡安全服務,能夠大幅提升企業網絡安全水準,改網絡安全技術的原理在于將數據交流與殺毒過程相互結合,對比與病毒特征符合的數據、進程,開展可以性分析,確定病毒后進行攔截。其應用主要體現在,能夠攔截運行中病毒進程并阻斷其工作,其次,其可想用戶發出預警,用戶根據預警能夠將病毒放入隔離區,使可疑性程序在安全盒子內運行。
三、結束語
綜上,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也帶來了新的安全危機,針對多種多樣的網絡安全問題,計算機維護壓力較大,應當重視網絡安全技術在計算機維護中的應用,合理運用各項網絡安全技術,捍衛網絡安全,保障用戶信息、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周浩.基于網絡安全維護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分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4):6.
[2]刁寶明.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7(2):87-88.
[3]呂維體.基于網絡安全維護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分析[J].通訊世界,2017(12):24-25.
作者:郭新明 單位:項城市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術論文
- 下一篇:民用航空氣象觀測業務難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