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絡學習在會展英語課程的應用

時間:2022-06-18 11:33:21

導語:移動網絡學習在會展英語課程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移動網絡學習在會展英語課程的應用

摘要:移動網絡學習會展英語課程的輔助教學效果研究表明,學生通過碎片化學習、即時互動協作、課堂任務完成和課后學習反饋等移動網絡形式能夠較好地完成本課程的學習,這種即時的教學、交流、實訓和考核方式是對傳統課堂的延伸與補充。

關鍵詞:移動網絡學習;會展英語課程;輔助教學

一、移動網絡學習的現狀及特點

數字信息化教學得益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網絡學習作為數字化學習的一部分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這種借助移動終端隨時、便捷、即時的全新學習方式逐漸深入現代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移動網絡學習是指學習者以移動通訊設備作為輔助,在網絡狀態下時時處處可進行的學習,它是數字信息化學習的創新途徑,是對傳統學習方式的擴展及補充,既方便又快捷[1]。這種教學模式給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內容豐富、信息獲取便捷、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平臺。在當今社會,這種學習方式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肯定。它給予教師更大的發展空間,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會展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及課程目標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的腳步。會展業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服務產業,以其特有的經濟文化標志,在社會發展中凸顯,并踏上了智慧型、數字化,增效提質,創新發展的國際之路。為了獲得國際先進的管理服務理念和操作技能標準,英語成為其最便捷的媒介,英語水平過硬的專業人才將助推會展產業向開放型、智慧型、國際化的產業形態大跨步前進。會展策劃與管理是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的省級重點專業,會展英語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之一,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本課程的教學核心內容緊緊圍繞會展行業的實際操作流程展開,以黑龍江省會展行業發展為依托,以滿足龍江會展產業需求為目標,培養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和綜合會展技能。課堂上豐富的專業英語知識融合多元化的實踐環節加強了學生的會展綜合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經過創新改革后的會展英語課程融學科綜合性、實用性、職業性為一體,旨在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國際視野的新型國際會展人才。

三、移動網絡學習在會展英語課程中的實踐研究

針對會展英語課程兼具職業性、實用性和工具性的特點,任課教師嘗試在會展英語課堂中實施移動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相融合。這種線下課堂與網絡教學有序銜接的教學形式,既可以優化課程資源,促進教學環境的智慧化發展;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簡化了考核形式,完善了教學體系,提升了學生的會展實操能力。1.優化課程資源,激發學習興趣。會展英語課程需培養學生的職場素質能力和職業實踐能力。首先,學生要學習會展專業相關理論知識,學會運用英語思維進行會展策劃、展會管理、展中服務營銷、展后業務跟進等具體行業工作,提升行業核心能力素養。同時教師要增加會展相關產業鏈的知識傳授,實現跨專業跨領域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創新能力,特別要將黑龍江森林旅游、冰雪文化、黑土風情等地域特色融入英語教學中。學生可根據已掌握的專業詞匯再結合本土產品服務特色,用英語對龍江產品和服務進行推廣,這也體現了學院會展英語課程的本土化特色。其次,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從事服務行業的基本職業素養,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建立勇于擔當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誠信意識等,在打好語言基本功的同時,重視職業素養的提升。在優化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精心挑選出會展英語學習資料,將其模塊化、數字化,借助移動網絡學習平臺上傳,以此豐富學習資源,拓寬學生視野[2]。學習內容通過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的方式,結合項目任務、游戲互動、實際案例分析等教學手段展示,提升教學內容及形式的多樣性。學生課下通過觀看慕課和微課講解,配合課上教師解讀和重要知識點講授,能夠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互聯網媒介使得學習資源可以共享,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學習環境和學習習慣自由選擇豐富的課程內容,讓教育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移動網絡學習的加入使得教學資源更加系統化,學生學習途徑更加多元便捷,這既解決了學生學習的困惑,也使學生真正從網絡中受益。2.優化教學環境,促進自主學習。語言的學習需要良好的交流環境,移動網絡學習給師生提供了一個功能多樣化的教學平臺。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可進行資料收集、教學互動、小組活動、在線測試、教學反思、學習反饋、教學評測、學習環境監測等教學活動。學生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化、個性化學習,在討論區隨時和教師及同學進行線上互動或是協作學習,學習方式靈活、學習空間廣闊,實現了學習環境和教學環境的生態化、智能化發展。當然,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設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隨時隨地學習,激發學習成就感。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為了保證線下教學能夠跟隨教師所講授的進度,做到課前提前預習,課后自主復習,完成作業,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移動學習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領者,在學習互動中與學生平等對話,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接受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學生的實時反饋,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檢查和跟進其學習進度[3]。移動網絡學習是一個全新的、多維化的學習渠道,將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習方式進行科學重建,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和舒適感。在課程設計方面,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的系統化、模塊化、功能化以及操作的簡捷化。數字化改革后的會展英語課堂全方位地綜合了移動課程學習、線上合作互動、線下實訓操作、線上線下考評等教學形式,為師生創建了一個輕松、便捷、高效的會展英語移動學習情境。3.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移動網絡學習結合線下課堂的雙軌教學模式設計思路為課前以線上教學為指導,課中以線下實踐為本,課后以線上線下評價反饋雙線并重。課前,根據參加展會的實際工作流程,教師將課程內容知識點設計為多個項目任務,同時利用“課堂派”APP建立班級,進行分組,項目任務。教師可利用慕課、微課或PPT展示的形式講解項目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在線知識點梳理、學習進度監督與管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隨時隨地觀看任務視頻或課件,自行進行項目任務學習體驗和概念探究;同時可以記錄學習要點并實時向同伴或教師提出疑惑尋求解答。例如在“展位預訂”這一學習項目中,教師課前先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導入本項目的知識點來介紹展位的不同類型及特點,并結合項目重點制作視頻微課,提供具體案例分析不同展位的特點、服務范圍和流程,幫助學生在構建知識框架時形成形象化和具體化的知識體系。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時間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下達項目任務書,布置學生進行線上的實踐體驗。教師要求小組同學登錄香港外貿發展局英文網站,以專業觀眾的名義自由選取一個貿易展會報名參展,學生可根據網站的引導切實體驗預定展位的實際流程和各個環節的要點,并且隨時獲取展會的相關信息。通過這樣的課前準備工作,學生能夠掌握本模塊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積累實踐經驗。課中,教師主要是根據課前的預習內容創設虛擬的工作情境,設置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利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會展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師要把真實的實踐內容放到課堂上進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活動,師生共同探究疑難點,及時解決問題[4]。課堂上的實操可以讓學生提前感受工作流程和情境,有利于他們日后踏入社會盡早適應崗位。還是以“展位預訂”這一項目為例,師生課堂上會模擬不同企業參展,進行預訂服務,學生集思廣益共同討論合適的展位設置,從展區的布局、展品規模、產品特點、功能服務、場地需求等方面研究適合不同企業的展位類型,同時根據展商需求進行獨具特色的展臺設計,用英語交流展臺預訂的各個環節,展位的搭建及配套設施等相關內容。在項目成果展示環節,教師也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制作模型、繪畫圖樣或者PPT輔助情境創設,這樣有助于學生把課前積累的英語知識進行消化吸收、應用理解。課后,教師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總結項目要點,提煉精華,了解學生的教學反饋。與此同時,學生小組之間討論互評,總結反思。移動網絡學習結合線下課堂教學的雙軌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傳授、合作小組成員互動、學習行為督促及教學成果評估分析等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自主化的學習、即時性的互動合作和及時的輔助指導,得到良好的個性化學習體驗,同時也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4.優化教學評價,完善教學體系。教師在“課堂派”平臺上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及進度,監控和統計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平臺多元化的功能進行在線測評,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教務部門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數字化評估,從而了解移動網絡學習輔助下的會展英語課程實施情況,進一步優化數字化教學管理。會展英語課程考核更側重過程性評價,線上線下雙軌制。線上注重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把握,線下強調學生的現場實踐能力和職業綜合素養。考核評價方式分為三個部分:知識能力、應用實踐能力和素質職業能力,這既體現了會展英語的課程性質,又符合“技能+就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四、總結

移動網絡學習能夠讓師生感受到數字信息化教學的魅力和活力。而基于移動網絡學習的會展英語課程可以為學生創建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能力為導向”的移動學習和實訓工作環境。學生在這種學習實踐中能夠快速地掌握和運用會展知識,發展創造性思維,團結合作,增強服務社會的意識。移動網絡教學形式將在教育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于瑩.移動網絡學習在開放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8):36—37.

[2]徐琳.M-Learning在會展英語課程項目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6):177—179.

[3]秦緣,劉云霞,宋雪霜.網絡“微環境”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及應對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3):54—55.

[4]羅明清.翻轉課堂理論下的會展英語課程———以會場布置為例[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83—85.

作者:張爽 單位: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