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社會體育專業改革探索

時間:2022-09-02 03:37:05

導語:地方高校社會體育專業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高校社會體育專業改革探索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對河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發展狀況進行分析,以黃淮學院社會體育專業改革進行探索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教學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主要結論為:黃淮學院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職工體育組織、管理、指導人才和社區體育指導員;課程開設主要針對培養目標設置,更偏向專業技術和組織、指導能力的培養;實習基地建設較好,完全能滿足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

關鍵字:社會體育專業;改革;探索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社會體育專業的設置就是為了滿足社會大眾健身市場對體育人才的需求.從1993年天津體育學院首先開設社會體育專業開始,以后全國陸續有很多院校開設社會體育專業,2013年,社會體育專業改名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社會體育專業建設已經取得長足進步,具備一定的規模,但也暴露了很大的問題.在2012-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難就業的專業中,社會體育專業名列其中,這表明社會體育專業建設發展出現了問題.黃淮學院作為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示范學校,也是河南省社會體育專業改革試點,本課題通過對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課程體系設置:實習基地建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社會體育專業改革探索,以達到促進社會體育專業發展,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體育人才.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河南省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專業建設為研究對象,以社會體育專業改革試點—黃淮學院為例.1.2研究方法1.2.1文獻資料法查閱近十年關于社會體育研究的論文,教育相關文件.收集了河南6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建設的相關資料.

1.2.2專家訪談法

與鄭州大學、鄭大體院、河南農業大學、信陽師范學院等社會體育專業方面的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交流溝通.1.2.3數理統計法對相關資料和調查結果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河南省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發展狀況

河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建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的速度很快,從2002年河南科技學院率先開設社會體育專業開始,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安陽師范學院、河南農業大學等高校也相繼開始開設社會體育專業,據不完全統計,河南共有18所高校設有社會體育專業.黃淮學院體育系2008年開設社會體育專業,到現在共有四屆畢業生.傳統師范類院校大部分都開設了社會體育專業,師范類學校有體育教育專業,在開設社會體育專業上有先天的優勢,這些院校包括洛陽師范學院、商丘師范學院、信陽師范學院、周口師范學院、安陽師范學院、南陽師范學院等.也有很多綜合類院也開設了社會體育專業,包括河南農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等十多所高校.

2.2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

2.2.1河南省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情況分析

培養目標是一個專業的最核心的體現,培養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合理,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由于社會體育專業在河南省發展時間較短,并沒有形成符合地方高校各自特色的培養目標,基本上是按照國家教育部1998年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介紹》的要求來制定的,并沒有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和社會需要來對培養目標進行合理的調整.河南很多傳統師范類學校,有開設體育教育專業的經驗,由于社會體育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就參考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和課程設置,這就造成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模糊,和體育教育專業區分不大.總體上培養目標定位有培養從事健身與休閑運動指、導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組織策劃、經營管理、技術指導、教學科研等諸多方面.每個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側重點稍有不同,但總體的方向是一致的.河南大部分學校的專業培養目標區分不大,總體上都是培養如社會體育健身指導員、體育行政人員、體育產業和體育營銷人員等.作為地方性高校,培養的人才主要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這就需要地方高校在制定培養目標時要考慮與地方實際情況相結合,同時也要和市場需要相結合,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符合社會需要的體育人才,這樣的畢業生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河南教育學院社會體育的培養目標與其它高校就有很大區別,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分體育旅游和體育安保兩個方向,其中安保這個方向的畢業生社會需求很大,畢業生很好就業.黃淮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很多專業都是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很好,學生通過實踐教學環節把自己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極大的提高了工作能力,畢業生得到社會的認可.

2.2.2黃淮學院體育系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探索

根據四屆畢業生的就業導向分析得知,考研、老師、健身教練和企業職員是大部分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從事體育健身指導的畢業生所占比例很小,社區體育指導員更少,根據調研得知:社會體育指導員這樣的人才確實適應社會需要,可是由于受經濟水平和居民消費觀念影響,社區體育指導員這樣的崗位形同虛設,體育健身俱樂部和體育行政部門需要的畢業生數量有限,體育產業更是在發展中,需要的大部分是一些低層次的人才.根據市場需求調研分析,企業和單位對員工的健康更加看重了,員工有健康的身體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減少醫療開支,對單位、職工都有益處.而社區體育指導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體育事業的發展人才需求市場終將形成,所以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職工體育組織管理、指導人才和社區體育組織、指導人才.

2.3社會體育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2.3.1河南部分高校課程設置情況分析

課程體系設置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是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課程體系有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有著直接的聯系.目前河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參考教育部規定的專業目錄,主干學科為體育學、社會學、公共管理學,主要課程是社會體育概論,體育管理學,大眾健身娛樂項目的理論與方法.河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主要課程大部分為體育社會學、體育管理學、體育保健學等.在運動項目上,各個學校設置的種類比較相似,都集中在田徑、健美操、球類、武術等.各個學校根據自己的定位不同在主要課程設置上還有些區分,比如鄭州大學體育系設置的課程覆蓋面比較廣,這跟鄭州大學的場地設施、師資力量、實驗設備等綜合實力比較雄厚有關.這是普通高校所不具備的,普通高校也根據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建立起了自己的特色課程.鄭大體院的游泳與救生指導,保齡球、釣魚是河南其它高校所沒有的.河南農業大學把舞龍舞獅這樣的民間傳統項目也加入到課程當中.在課程結構及課時分配比例上,大部分學校都是專業所占比例較大,這也突出了體育專業的學科特點,以專業技術和理論為主.在公共課和選修課比例上,各個院校區別較為明顯,主要根據培養目標和學校綜合實力不同,選擇既能達到培養目標要求,又能體現自己的學校特色的課程.

2.3.2黃淮學院社會體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探索

黃淮學院社會體育專業課程設置和學院的辦學定位——培養應用型人才相吻合,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緊緊圍繞培養職工體育組織、管理、指導人才和社會體育健身指導員的培養目標.對原有課程進行適當調整.分為四個方面,公共基礎課、專業課、任選課和限選課.主要對專業課進行調整,課程改革主要從培養目標定位出發,再結合群眾性體育項目的開展情況,把一些普及性不高的課程去掉或改到選修課里面去,把一些新興的項目和普及型強的項目加入到必修課中.在素質拓展課程中,對課程進行重新整合,篩選一些在大眾體育中有一定操作性的項目,選擇一些體育文化方面的課程,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基礎理論包括:社會體育概論、營養學、體育社會學、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處方、體育心理學、體育管理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處方、體育心理學、體育管理學、體育保健學、社區體育指導社交禮儀、體育測量與評價運動解剖學、中華體育養生學、體育賽事組織與管理.術科開設的運動項目為:田徑、武術、健美操、太極拳、體育舞蹈、有氧運動、游泳與救護、乒乓球、羽毛球.專業方向課包括:籃球、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武術.素質拓展課有:體育史、排球、足球、輪滑、跆拳道、散手、交誼舞、擒拿與格斗、體育游戲、運動訓練學、體育經濟學、體育美學、奧林匹克運動、群眾體育學.

2.4河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實習基地建設

2.4.1河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實習基地建設情況分析

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培養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方式,而實習基地建設對于專業建設來說至關重要.通過對河南省社會體育專業的專家訪談得知,社會體育專業實習基地建設處于發展階段,并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實習基地,特別是一些沒有體育教育專業傳統的學校.河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實習基地較少,而且范圍比較小,集中在健身俱樂部、學校、社區等.體育產業方向的實習基地較少,大部分高校都把學校作為實習基地,這也跟各個學校不同的培養目標相吻合.調查發現,建立實習基地的難度在于資金缺乏,企業和單位不太接受實習生兩方面.

2.4.2黃淮學院實習基地建設

黃淮學院體育系非常重視實習基地建設,與多家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在原有實習基地的基礎上又建立了新的實習基地,包括菱康健身俱樂部、慧康健身俱樂部、博特健身俱樂部、駐馬店市體育局、通達小區、學府花園小區、駐馬店日報社、駐馬店銀行、五環體育公司、金羽羽毛球俱樂部等.這些實習基地的創建,完全能滿足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實習基地的建設,給學生提供很好的鍛煉機會,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為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教學分為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黃淮學院本科采用的是3+1教學模式,即學生前三年在學校學習,第四年集中進行實習,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專門老師指導,這些學生分布在社區、健身俱樂部、行政單位等.黃淮學院體育系還設有體育文化服務中心,承接駐馬店地區各個單位運動會,各項目單項比賽,黃淮學院每年還舉行學生和教職工田徑運動會,學生健美操比賽.這期間社會體育學生可以參與組織并對各個代表隊進行訓練,極大的提高了實踐能力.

3結論與建議

黃淮學院作為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示范單位和河南省社會體育專業改革試點,從培養目標定位,課程設置、實踐教學三個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培養目標設定結合地方特點和社會需要,課程設置又緊緊圍繞培養目標進行,實習基地建設又為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力爭培養出綜合能力出色、社會競爭力強的合格體育人才.社會體育專業建設僅僅從這三方面改革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培養出合格的體育人才,還要在師資隊伍建設、場館設施建設方面下功夫,地方政府還要在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作者:李春意 單位:黃淮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平,等.新時期我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發展趨勢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報,2010,25(12):1-3.

〔2〕柳春梅,等.社會需求導向下我國社會體育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1,25(5).

〔4〕王燕.河南普通高校開設社會體育專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4.

〔5〕王福強.河南社會體育專業的發展現狀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