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研究
時間:2022-01-30 08:56:08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小學體育教育工作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反作用于教學工作,可以促進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將結合審核評估工作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將小學體育教學評價工作分成6個主要指標因素,并對各指標進行簡要分析,為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提供參考,以期更全面科學地評價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促進小學體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指標;分析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其身心健康發展是關系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中央7號文件已經把青少年體育工作上升到了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戰略位置。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進行客觀、全面、科學的評價,不僅能反映我國小學體育工作的發展情況,更能找出其中不足,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小學體育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審核評估工作是依據被評估對象自身設定的培養目標完成情況來評價其人才培養工作的效果。運用審核評估工作原理和方法來評價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是更加科學,更符合我國國情的評價方法。
1審核評估工作的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審核評估工作以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為主要指導,評估方案的設計共有五個基本原則:主體性、目標性、多樣性、發展性與實證性。審核評估以人才培養為主體,小學體育教學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培養,把學生看作教學工作的主體,主要任務是提高教學質量,保障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注重目標的導向作用是目標性原則的體現,它要求關注被評估對象自身目標的設定、保障、完成和改進情況;多樣性是指評估工作要根據被評估對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制定不同的,符合被評估對象自身特點的評估方案;注重被評估對象工作的長期、可持續效益是評估工作發展性原則的核心,要求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高;實證性則強調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和全面性,評估工作考慮多方面因素,并以真實的數據作為支撐。
2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指標因素的設定
評價內容是評價工作的核心部分,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和與專家的訪談,建議將小學體育教學評價的內容分為以下六項: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方案、教師能力、學生表現和反饋、家長評價。2.1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基礎。學生通過參與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標準和結果即為教學目標。它對體育課程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導向性、控制性、激勵作用及評測功能。導向性是指教學目標對內容設定及教學過程具有指導和支配作用。內容是為目標設定,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開展。控制功能是指教學目標的設定對教學活動起到控制和約束作用,它限制師生的教與學的行為及活動必須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激勵作用是指教學目標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學習熱情和動力,產生完成目標的意愿。評測功能是指教學目標是否被完成或完成多少是評價課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將教學目標作為評價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評價內容,必須從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挑戰性進行。科學性即教學目標要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國家新課標的要求;合理性即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求必須是可以達成的,具備可完成性;挑戰性即目標對學生而言具備一定的難度,必須是在認真學習后才可能完成。2.2教學資源是保障。教學資源,是在開展有效教學活動時所能利用的所有資源。教學資源充沛合理,教學活動才能有序進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資源一般包括教學經費、場地設施、器材教具等。教學經費的評價,要從經費投入和使用情況兩方面入手。經費投入和分配是否合理、使用是否符合要求都是評價教學經費這一要素需要考慮的指標;體育教學場地設施包括教學場地場館、大型體育設施裝配是否符合標準,能否保障教學活動順利完成等;器材教具是體育課特有的條件之一,體育課需要有必需的教材教具的支撐,例如球類器材、武術課刀劍等器材,器材的種類和數量能否滿足課上所需也是評價體育教學的指標之一。2.3教學方案是規劃。教學方案是學校根據自身教學資源和學生實際情況,為完成教學目標而制定的教學工作規劃安排,包括學時安排、教學進度、教學內容等。課時與進度安排要結合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接受能力,從客觀出發,制定切實可完成并且有一定挑戰性的安排;教學內容是目標的分解,每次課的教學內容都是向最終教學目標的邁進。2.4教師能力是重點。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導,教師能力則是決定著教學工作的質量,是評價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教師能力包括課時計劃及進度安排、教學方法和技巧、課堂管理等。課時計劃和進度安排是保證教學工作的前提,課時計劃也稱為教案,是對教學活動的準備及課堂效果和課時目標闡述;進度安排是根據學期教學目標制定的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和階段性目標。兩者是教師對教學活動整體把控能力的體現。教學方法和技巧是教師為完成教學內容和目標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師多年教學經驗積累出的成果,是教師能力的核心體現。評價依據是教師采用教學方法和技巧的種類多少以及選用是否合理等方面。課堂管理是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行為約束能力的體現。體育課相對于其他課程,管理難度更大,更需要老師有較高的課堂管理能力和技巧。體現在學生課堂紀律、學習態度、課時進展等方面。2.5學生表現與反饋關鍵。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一切教學工作的目的都是培養學生。所以對學生表現和反應進行評價是小學體育教學評價的關鍵。學生表現包括學生課上表現和課后行為改變。課上表現是指學生課堂紀律及出勤情況、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對此進行評價,能夠反映出學生對體育教學活動的態度,同時也折射出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課后行為改變是指學生接受體育教學后,自身產生的變化,包括身體素質的提升、心理能力的改進,以及平時行為活動的改變,這是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評價工作的關鍵和核心,應給予充分重視。學生反饋是學生對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反映,也包括課堂反饋和課后反饋。課堂反饋是指學生對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映,即能否聽懂老師的講解,是否看懂示范動作,能否模仿動作并掌握等;課后反饋主要是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可理解為對教師的滿意度調查,但由于小學生認知和判斷能力有限,此部分所占比重不宜過高。2.6家長評價是補充。家長是學校教學的間接受益者和監督者,他們可以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評價工作起到補充的作用。學生會把在學校學到的東西轉述給家長,而家長更是學生行為改變的見證者,也就是體育教學工作長期效益的見證者。家長評價可以以問卷的形式調查家長對體育課的滿意程度,也可以以抽樣訪談的形式進行。當然,被調查對象的選取是評價結果可信性的保障,所以,參評家長的選擇特別重要。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家長會中成立工作小組,方便評價的進行和管理。
3結語
根據審核評估工作原理,改進小學體育教學評價工作,從教學資源、教學目標、教學方案、教師能力、學生表現和反饋、家長評價等方面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進行綜合評價,能夠使評估結果更加全面、科學、可信。將評價結果反作用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提高小學體育工作效率,從根本上改善我國青少年體質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海濤.國內外高校評價體系最新內容比較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3):40-45.
[2]曹淑忠.小學體育評價方式的改變對非智力因素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師友,2013,3(11):451-456.
[3]張勇.小學體育評價語要注意“三性”[J].新課程導學,2012(15):146-148.
作者:解靜艷 單位:上海市民辦新黃浦實驗學校
- 上一篇:初中體育課堂運動方法分析
- 下一篇:汽車電子自動化控制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