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校體育工作思考

時間:2022-01-14 11:42:15

導語:新時代高校體育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高校體育工作思考

摘要: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陳寶生部長強調,要推進“四個回歸”,特別指出對大學生要合理地“增負”這一熱點問題,結合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通過調查研究、邏輯分析,對當前大學生合理“增負”的內涵以及高校體育在合理“增負”背景下增什么負、如何“增負”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時提出了當前背景下高校體育合理“增負”的建議和具體措施。

關鍵詞:加強和改進;合理“增負”;高校體育

1問題的提出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文件,結合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指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中國教育存在的“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和改進。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大學生要合理“增負”。針對當下高校體育工作的現狀和目標,要實現體育育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標,高校體育如何“增負”成為當下熱門和重要話題。

2高校體育合理“增負”的背景

2.1高校體育合理。“增負”是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體育工作的舉措《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指出,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過去高校體育在人才培養體系中比較弱化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增負”是工作舉措,更重要的是發揮體育育人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高校接下來完善和改進才培養體系指標的重要方面,體育課要開齊開足,體育老師要配齊配強,體育教學質量要進一步提升,這是黨和國家對高校體育的要求,也是未來高校體育發展的目標。2.2高校體育合理。“增負”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需要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文件中指出,要強化高校體育評價,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要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作為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階段開設體育課程。過去高校體育課程主要針對大一、大二的體育課,大三、大四的學生沒有明確要求,也缺乏有效抓手;另外,對大學生的體育評價往往缺乏科學的方式和體系化的標準,體育課被部分學生當成“混學分”的課,體質健康測試被當做是完成上報任務的規定“流程”;過去根深蒂固的“重文輕武”思想在當代大學中依然可悲地存在。因此適當地“增負”是深化,甚至是建立和完善高校體育評價的重要契機和轉折。2.3高校體育合理。“增負”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需要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在大會上指出:“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承擔著高等教育的重要職責,也必須肩負起這個任務”。從這個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到,體育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體育工作者也應該意識到,在提高人才質量和大學生合理“增負”背景下,高校體育需要轉變,擔負起應該扮演的角色。身體健康是人才培養的要求,體育是高校人才培養中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中明確指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強化學校體育工作。作為高校體育來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也是最基礎的職責,同時,在體育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一兩項體育技能,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是高校體育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為人才培養發揮更大的作用。關于體育功能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有這樣一些觀點[4]:體育可以培養學生愛國意識和進取精神;體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體育可以培養公平公正意識和正確的勝負觀;體育可以培養一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體育鍛煉積極放松,勞逸結合也對提高學習有所幫助;體育能提高學生對審美的認識,體育教育過程中的形體之美、健康之美、運動之美都是對美育的“詮釋”和促進;體育可以緩解心理壓力,促進心理健康。因此,體育不僅僅有鍛煉身體、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作用,同時對德、智、美、勞,包括心理健康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在人才培養和育人功能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體育合理“增負”的內涵

3.1高校體育“增負”的目的。3.1.1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仍然堪憂。盡管近幾年大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顯示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仍然被社會所關注,屢有報道學生在體測或者體育活動中暈倒甚至猝死。3.1.2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淡薄,缺乏對體育功能的充分認知。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薄弱,這是很多高校一線體育管理者和體育教師的普遍觀點,精神“缺鈣”導致的身體缺鈣,“娘炮”、“宅男宅女”等現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一方面,傳統思想中形成的“重文輕體”思想,造成一些學生對體育的理解發生偏差,認為體育不重要,甚至是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學生體育健康衛生知識匱乏,對健康的意義不明確,對科學的生活方式認識不足,對體育育人功能缺乏認知。大學期間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終身體育鍛煉習慣養成和身體素質提高的黃金時期,因此,需要由內及外、內外結合的方式促進改變。3.2高校體育合理“增負”的內涵。給大學生合理“增負”,其實要做的是增“質”減“量”。合理“增負”,針對高校體育就是要合理、適度提升大學生體育課的挑戰度,從而實現提高大學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一方面要激發學生主動鍛煉的興趣,另一方面要教師真正把一些“水課”變成有意思、有興趣、有挑戰度的“金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課外指導,而并不是對大學生增加額外負擔。因此“增負”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是針對學生的學習,另一方面也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要求。高校體育要“增負”,增什么負?當然不是簡單地給學生增加負擔,而是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通過合理的難度設計,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提高;通過嚴把準出和退出機制,轉變認識,實現目標。第一、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增強度的“負”。在教育部規定的體育必修課內,要合理適當提高教學的強度。體育課的基本要求,是要有一定的運動負荷,更通俗地說,有沒有出汗,心率有沒有變化,這個要成為衡量體育課質量的基本標準。第二、在引導和管理上增權重的“負”。大學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評價學生的制度體系上,如評獎、評優、考核等方面增加體育的比重,引導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第三,從大學全階段開設體育課的要求上增大三、大四“第二課堂”的“負”。課堂教學是一部分,課余體育鍛煉相當于“第二課堂”,在目前還不能解決大三、大四開設體育課堂教學的情況下,增設“第二課堂”,加強學生課余鍛煉管理和競賽體系的完善,也是實現全階段開設體育課的一種途徑。

4結論和建議

4.1提高體育課的運動強度,布置課外體育鍛煉作業,完善體育競賽體系。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中強調,要加強當地政府部門在這項工作中承擔的責任,同時更要提升學校體育的綜合改革,明確提出:要把學校體育,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納入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指標之中,要求各級學校每年都要進行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并且學生體質測試水平連續3年下滑的要進行問責和懲罰。文件精神充分說明頂層設計已經引起重視,并且是剛性指標,體育鍛煉和體質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強制手段。4.2落實大學全階段開設體育課,增加體育在學生評價體系中的權重。一方面,積極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大學全階段開設體育課的要求,積極探索在大三大四學生中開設“第二課堂”教學,通過形式多樣的課余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確保大學生在整個大學生涯都必須、都能夠參加體育鍛煉。另一方面,要把學生的體質健康和運動技能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要通過各級招生制度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監測、綜合素質評價等手段,形成倒逼機制,扭轉重智育、輕體育的局面。陳部長的講話直指要害,目前高校在學生評價體系中,體育的比重只占十分之一,有些學校甚至還沒到,因此,提高這個權重是高校體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大學生合理“增負”在體育上的體現,更是對培養合格人才的貫徹落實。4.3優化場館和師資,有力保證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外部條件。《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其中,專門針對學校體育工作指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這短短的23個字充分體現黨中央對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高度重視。課余體育鍛煉的作用是體育課所不能替代的,它有主動性和自由性,是體育課的有益補充,也是合理“增負”的重要手段,同時需要學校在場館資源和師資力量上進行保障。高校體育合理“增負”是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質量,也是貫徹落實“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則中國強,推動我國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講話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N].新華社,2020-10-15.

[2]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N].新華社,2020-10-13.

[3]教育部.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N].新華社,2018-06-21.

[4]毛建國.大學生合理增負才能行穩致遠[N].汕頭日報,2018-09-07(02).

[5]萬玉鳳,柯進.形成任務書明確著力點答好人民“關切題”———2018年教育改革發展主攻方向[N].云南教育(視界時政版),2018-02-25.

[6]孫在麗.新時代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9.

[7]劉海元,唐吉平.對貫徹落實“強化體育課和課余體育鍛煉”有關精神的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6).

[8]原春琳.艱難的反轉[N]中國青年報,2018-03-19.

[9]周磊.本科教育應繃緊人才質量這根弦[N].湖北日報,2018-06-26.

[10]謝軍.基于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學校體育工作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8).

作者:徐家偉 單位:浙江財經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