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分析
時間:2022-01-14 09:06:48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更新小學體育教學理念首先,體育老師自身必須更新或轉變教育理念,一切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體,將重點放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傳授他們予終身體育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使之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和機械訓練為自覺的鍛煉行為,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還要爭取獲得其他學科教師的理解與支持,提高他們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使他們能夠在各方面配合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2創新使用體育教材如今的小學生在思維方面都非常的活躍,而且具有進取心強等特征,他們對當前教材中那些乏味、反復、枯燥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所以,我們需要按照體育課程的要求和目的,創新使用體育教材,將教學內容富含趣味性、游戲性和競爭性,教學方式主要采用游戲、測試、比賽等等,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3營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當前的體育教學理念是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能力,必須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有些學生參與體育課的動機是為了玩耍,對趣味性強的教材興趣盎然,認真學習。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快樂,更不要想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他們不情愿體育課都是跑步練習,每節課都是運球、傳球等知識,他們渴望趣味性、實用、挑戰大的教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轉變教學方式,開拓創新,引導學生充分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要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力,營造快樂和諧的課堂環境是教學的主要方式。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滲入快樂教學、創新教學理念,為學生實現自我創造機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對于那些體質較差的學生,不能求全責備,而是要貫徹“因材施教、鼓勵為主”的教學理念,根據他們實際的身體素質降低學習難度。在他們獲得了一些微小的進步時,教師不吝嗇其贊揚和掌聲,增強學生自信心。4合理運用調控與激勵法學生學習體育的學習動機主要受外部需求和外部刺激因素所影響。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程。要想真正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善于調整和控制教學過程中的環節,重點強化學生的學習目的。第一,教學過程中采取調控措施。其中可采用包括思想調控、定量調控、教學目標的調控、人際關系的調控、教學廣度與深度的調控、教學程序的調控、教學動態調控、學習項目的調控、教學時間的調控等。第二,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激勵機制。運用激勵機制的前提要全面掌握學生的需求,激勵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的動機,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鍛煉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有以下激勵方法可以采用:(1)物質獎勵。例如對于那些在參加校內外體育競賽獲得優秀成績的學生,給與一定的物質獎勵。對那些積極參與競賽的學生派發一些紀念品,鼓舞其積極參加體育鍛煉;(2)精神鼓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于那些鍛煉積極、興趣高昂的學生,可以提出口頭贊揚,要求全班學生以他們為學習榜樣。同時,對那么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一旦取得微小的進步,及時對他們進行贊揚,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習體育的積極性;(3)競賽激勵。競賽屬于體育鍛煉的主要特征之一,經過平等或限制的“讓先”等級競賽,讓獲勝者感受到成就感,也使得他們感覺到自己擁有體育能力的自豪感,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2結語
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動機是積極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助推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課的教學有效性,制約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因此體育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機,采取措施強化學生學習動機,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性。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價值觀,讓學生明白開展體育課程不僅僅是為了學生能夠放松心情,快樂玩耍,更大的教學目標是將學生單純的體育興趣轉化為終身體育的理念,并自己確定學習和鍛煉的目的,引導學生進一步強化學習動機。體育教學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素養,潛心學習心理學,認真研究教學方法,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實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調控和激勵,營造一個最優質的教學氛圍。
作者:張杰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長沙小學
- 上一篇: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建設方案
- 下一篇:糧食局三抓一促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