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陽光體育探索
時間:2022-12-20 02:52:09
導語:農村中學陽光體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體育是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的主渠道。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以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為基本目的,能夠培養學生“我鍛煉,我健康,我快樂”的思想意識。在實施農村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探索一套切合實際的操作模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農村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阻力剖析
1.農村中學對“陽光體育運動”的核心內容難以落到實處。陽光體育的真正落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經過精心設計與管理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熱鬧的陽光體育啟動儀式過后,好多學校又回歸常態,“陽光體育運動”的核心內容———“每天鍛煉1小時”難以落到實處。在考試“指揮棒”的作用下,“一切為了升學率”讓一些學校的老師和家長認為“鍛煉身體就是耽誤學習時間”。因此,有的學校就壓縮了學生的休息和運動時間,尤其是九年級和高三畢業年級,將體育課、大課間和課外活動時間縮水或直接取消。2.農村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硬件設施有待改善。制約農村中學“陽光體育運動”有效開展的另一阻力就是場地、器材的限制,學生體育活動的場所與器材嚴重不足。像莊浪縣水洛中學的操場總共80米×80米,在場地邊角設置了為數不多的活動器械,更談不上有場館建設,根本滿足不了近3000學生的體育活動。和水洛中學一樣場地器材的短缺的農村學校數不勝數,所以改善農村中學場地器材的短缺硬件設施應引起足夠重視。3.“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缺少經費支持。陽光體育運動實施之初,便有些學校信誓旦旦地表示投入資金,完善學生健身的場地設施,全力以赴促進活動的開展。可是,并不見農村學校投入多少人、財、物來強化落實該活動的開展,甚至有的學校以場地不足、考慮學生的安全為由,在落實“陽光體育”活動上慢了半拍。在學校場地器材、體育課的教學經費等方面的影響下,陽光體育的實施只是應急,成為遮人眼睛、擋人嘴巴的“形式主義”。只有保證經費供給,陽光體育才可能順利地開展下去。
農村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操作模式
1.加強領導,建立有效運行機制。學校有效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離不開校領導的指導和關心。學校應統一部署,制定具體的措施,遵循教育引導與養成習慣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活動與安全相結合、實施陽光體育運動與中考體育考試相結合四個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陽光體育運動實施方案,有效地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首先,應加強“陽光體育運動”的宣傳,大力營造活動氛圍,充分利用升旗、知識競賽、班會、宣傳板報、征文、標語等形式,使師生深入了解“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意義。同時,邀請家長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使“陽光體育運動”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另外在陽光體育運動中應實行管理責任制,為確保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安全、有序、高效地進行,領導要負責組織、指揮活動的全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提高全體師生對大課間活動的重視程度。體育老師負責班級活動場所及進退場的安排、活動器材的準備及活動鍛煉的指導,班主任負責組織本班按時、按要求參與活動鍛煉,正確引導并以身作則積極參與,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指導學生活動。2.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與體育課教學相結合。在課堂中安排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課的鍛煉,培養學生形成終身參加陽光體育的意識。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把體育課教學以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為基本要求,體現學校陽光體育運動將發展學生健康放在第一的目標,在教學中采用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學習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在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其次安排具有趣味性、民族性的體育教學內容在農村學生的生活實踐中,運用大量的體育運動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活動都是以集體活動的形式出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有效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3.科學合理運用大課間活動。搞好大課間體育活動,加強學生課余體育訓練,通過廣泛開展學生體育競賽,可以不斷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要讓學生明確自己是“陽光體育運動”的主體,這就要求我們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時間、有場地、有指導教師。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長,內容和形式更豐富,它是對學校體育教學的有力補充和完善。以班級為單位,項目以個人興趣愛好為主,增加徒手趣味類的活動,組織學生舉行年級、班級或小組間的比賽,這些方法都可以讓枯燥乏味的課間體育活動變成興趣盎然的陽光體育活動。
總之,在農村中學,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始終要把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性灌輸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在切實可行的陽光體育運動操作模式下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興趣,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由被動體育向主動體育轉變,不僅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體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李繼凱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水洛中學
- 上一篇:淺談德育在體育教育的作用
- 下一篇:農村中學陽光體育運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