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
時間:2022-06-13 02:58:50
導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在城鎮化進程中,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夠重視
在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中,發展經濟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發展經濟沒有錯,但是只注重經濟的發展甚至是為了發展經濟而不惜一切代價這就不太妥當。就目前而言,地方各級政府似乎還沒有對城鎮化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引起重視,他們所注重的是經濟有沒有發展,發展的快不快。當然,對于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他們就沒有過多的去關注了,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的忽視,對于農村文化事業的投入少之又少,他們認為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關于農村文化的公共服務體系以后隨時都可以發展,這些不合理的觀點,極大程度地限制了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農村公共文化實施十分落后
眾所周知,要想很好地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我們首先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公共文化設施,沒有文化設施,就談不上服務,更不用說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它是必須的物質條件。但是長期以來,經濟建設始終是第一位,公共文化建設不受重視,出現了重經濟、輕文化的現象,這就使得政府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上的投資不夠,導致一些基礎實施資源匱乏,相對落后。就目前來看,在已經實現城鎮化的鄉村中,除了現代化的樓房,再就只剩下一些廢墟或者是大壩了,很少有體育場、籃球場等體育場所,更不用說專門供群眾休閑的娛樂場所了,就算有諸如公園類的娛樂健身場所,里面的健身器材也少之又少,還有一些設施由于過于破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更是無人問津。
(三)農村公共文化形式單一,內容過于單調
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單調也是現階段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所存在的一個問題。許多鄉鎮只會在一些傳統的節假日來組織一些活動,而且這些活動的質量也不是很高,例如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等等,有時候也會組織一些比賽,例如籃球賽,象棋比賽等等,這些活動參與人數都十分的有限,不能夠很好的調動整個社區人員的積極性。我們知道,農民群眾們一天的空閑時間是比較多的,這些文化活動都不能很好的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城鎮化建設之后,絕大多數農村家庭都有電視機,電腦等現代化的科技產品,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因為這些高科技產品的存在,我們不出家門便可了解事實,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通過他們自娛自樂,電視娛樂節目讓我們身臨其境,很多群眾開始迷戀起來,他們甚至可以閉不出戶。這對我們順利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題,我們不可能限制他們的自由,強迫他們離開虛擬的網絡世界,參與到公共生活中來,再加上現階段農村公共文化形式單一,內容過于單調,使他們更難融入其中。
(四)傳統農村文化主體缺失,后繼無人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戶籍制度的放寬,原本以種地為生的農民群眾在失去土地之后,大多選擇了去大中城市發展,特別是一批批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大中城市工作或者是安家落戶,他們原本是鄉村文化發展的中流砥柱,鄉村傳統文化以及一些手工藝都是由老年人所掌握,隨著年輕人背井離鄉,他們的鄉村文化將無法繼續流傳,最終會慢慢導致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流逝,這對整個鄉村文化的建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更對構建整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形成了不小的阻礙。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需要傳統文化的支撐,沒有傳統文化的傳承,就談不上文化的建設,因為,我們一直所傳承的優良文化才是我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核心部分。
二、在城鎮化進程中,我們應該如何去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一)改變觀念、提高認識,重視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要想做好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首先需要我們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一改以前只發展經濟而不重視公共文化建設的局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我們進一步推進城鎮化建設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作為城鎮化建設掌舵者的政府機構,應該要切實的行動起來,不能夠繼續將投資公共文化建設作為空口號,為了城鎮化的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加大對公共文化的投入,將一些主要的公共娛樂場所、文化產品以及體育健身場所等等都納入到政府財政預算,真正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的發展。
(二)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資金的投入,完善基礎文化設施
就目前而言,基礎文化設施落后、破舊、不齊全是我們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通過城鎮化改建后的鄉村,除了一棟棟的高樓大廈之外,就是一片片的開闊地,幾乎沒有群眾文化場所、器材以及設備等等,試想一下我們不可能讓農民群眾們自己出資來建設公園、文化活動中心以及一些娛樂健身場所,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具體來講,我們可以這么做:一、堅持政府為主導,鄉村為輔助,逐步改善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積極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資金投入;二、出臺相關政策,政府積極鼓勵、支持企業或者是個人對農村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三、我們還可以通過鄉村集資的方式來建設農村基礎文化設施,給農民群眾們做好宣傳工作,讓他們自愿投資,認識到自己會得到相應的投資回報。
(三)豐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及活動形式
只有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的公共文化活動方式才會吸引廣大農民群眾的目光。我們傳統的活動方式,比如說籃球賽,歌舞會等等,這些都已經略顯落伍,沒有什么新鮮感,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不能有效的促使全民參與,參加活動的人數有限,這對于構建整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來說并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很好地解決傳統文化活動所存在的問題:為了吸引更多農民群眾的參與,我們可以舉辦社區與社區之間的籃球賽或者是聯誼舞會,并設置各項誘人獎勵,例如,獲得一等獎的社區每家每戶都將可以免除一個月的物業費等等,這樣就會極大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文化活動天天存在,改變以往只有節假日才有的活動。我們可以建設專門的象棋大師交流室以及室內籃球場等,為一些愛好者提供舒適的環境,讓他們享受交流過程中帶來的樂趣;在公園健身場所內,可以配置相關的工作人員,他們除了維修健身器材以及秩序管理外,還可以是群眾健身的裁判員,記錄好各項健身設施的記錄保持者,比如說某某是某社區引體向上的紀錄保持者,每一個月底將對紀錄保持者發放一個小小的獎勵;開展一系列的鄉村傳統文化活動,讓優良的文化傳統得以傳承,使其始終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這也是我們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核心所在。
總之,城鎮化建設是我國加快步入小康社會,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它可以有效地擴大內需,使我國的經濟持久、穩定、快速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水平帶來極大的提高。城鎮化建設符合時代的發展,也是現階段我國基本國情所需要的,它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國家大計。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城鎮化建設的進程是不能過于求急的,我們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比如說,環境、文化以及政治等等,我們城鎮化建設的初衷是為了人民的幸福與安康,倘若我們只盲目的注重經濟發展,而以文化和環境為代價,這將會給我們留下巨大的隱患。因此,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加快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作者:尚海永 陳國婷 單位:唐山師范學院
- 上一篇:小學體育教學中注意的幾個問題的探究
- 下一篇:幼兒教育的誤區及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