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在中職旅游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7-26 03:00:08
導語:旅游文化在中職旅游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珠海旅游飛速發展,在旅游經濟的推動下,珠海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對旅游服務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本市的中職旅游教育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因為中職學生本身知識水平層次不高,對本地文化幾乎一無所知,而珠海旅游資源豐富,本土文化深厚,如果不加強這本地旅游文化的滲透,提升中職生的文化修養,在將來的工作中他們將很難有立足之地。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地方旅游文化呢?下面將從地方旅游文化教材的編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實施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地方旅游文化教材的編寫
在旅游專業課程中,《廣東導游基礎》中有一小節是關于珠海市的,但非常簡略,提及本學校所在地區斗門區的文字幾乎沒有,因此可以將珠海市這一節教學內容獨立出來,單獨開設一門地方旅游文化課程,因此需要編寫適合的地方旅游文化校本教材。教材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如珠海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素有“百島之市”之稱。珠海市的面積為1711.24平方千米,設有香洲區、金灣區、斗門區3個行政區,下轄15個鎮、9個街道,并設立5個經濟功能區。每個行政區所管轄的街道社區也是學生必須了解的。第二,歷史沿革。如珠海市大部分地區自南宋起至民國時期屬中山縣(原名香山縣)轄地。1959年3月22日,珠海縣撤并入中山縣。1961年4月17日恢復珠海縣建制,縣政府駐香洲。1979年3月5日珠海縣改為珠海市,1980年8月5日珠海被設為經濟特區,像這樣一些重要的歷史時刻必須寫進教材里。第三,歷史名人。如唐紹儀、容閎、蘇兆征、楊匏安、陳芳、唐廷樞、徐潤、蘇曼殊、林偉民和容國團等是一些聞名中外的英才,他們的重要事跡都是學生學習的內容。第四,民居宗祠。如本市有170余年歷史的會同村,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另外,梅溪村的陳芳家宅,也有110余年的歷史,另外還有入選為第5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珠海斗門舊街、南門趙氏祖祠菉猗堂、香洲區南屏鎮北山村的楊氏大宗祠,這些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資源。第五,民俗風情。如珠海的沙田民歌,已有170多年歷史,是疍家人唱的歌,疍家人過去被稱為“水流柴”的海上漁民,已經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三灶的“鶴舞”,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六,特色旅游城鎮。如珠海市有7個特色旅游城鎮——歷史文化旅游城鎮(斗門鎮、唐家灣鎮)、南海(漁村)民俗旅游城鎮(橫琴鎮)、休閑度假與接待服務型旅游城鎮(白蕉鎮)、嶺南水鄉(景觀)民俗旅游村鎮(蓮溪鎮)、南海漁島(漁家風情)、特色旅游城鎮(萬山鎮)和珠海海洋旅游服務基地城鎮(桂山鎮)。第七,風景旅游資源及旅游功能分區。平沙溫泉度假旅游區、金灣會展旅游區斗門康體休閑旅游區、斗門水鄉風情旅游區、蓮溪休閑農業旅游區這5個不同區域正發揮著它們各自的優勢,把珠海的旅游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實施
(一)開展知識競賽。采用知識競賽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教材中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一學期可以在專業內開展兩至三次知識競賽,每次筆試題目100道,設立獎項,以此激勵學生,達到鞏固的目的。(二)組織學生實地學習、講解。組織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去歷史名人故居、民居宗祠參觀。參觀至少兩次甚至多次,甚至可以把課堂搬到這些地方,邊參觀邊學習,百聞不如一見,學生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有更深的感受,如斗門古街的騎樓、祠堂建筑特色這些比較抽象,離學生生活較遠,更應該讓學生親自體驗。(三)利用各種錄像等器材,制作有聲教學資源。燈籠沙的水上婚嫁近年來吸引了不少游客,可以利用DV等現代錄像器材,錄制清晰、完整的教學視頻,課堂上可以利用這些視頻及畫面,將水鄉風情形象而直觀地展現出來,方便學生學習。(四)打造專門的微信公眾學習平臺。學生利用微信進行學習已經非常普遍了,利用這個平臺可以本市的旅游新聞,分享旅游資訊,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游記到平臺上共享,也可以制作導游講解的小視頻上傳,這樣學生的家長和朋友也可以參與分享、評論,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五)景區管理人員及有關專家來校講座。本地旅游文化深厚,景區的管理人員以及當地的一些專家對此一定有很深的研究,因此可以邀請他們來學校開展講座,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幫助學生,從而提升整體文化素養。比如,邀請御溫泉的有關人士來校講解“御”文化,邀請沙田民歌的專家開展講座等,提高學生對本地旅游文化的認知。(六)利用實習機會,更好地實現本地旅游文化實踐教學。學校應與地方相關旅游部門和旅游公司對接建立實習基地,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實習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本地旅游文化的最好途徑,學生在為客人服務的同時,就是在宣傳本地旅游文化,這有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本地文化。總之,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優秀的旅游服務人才必定是深知本地旅游文化的,因此在旅游專業教學中必須注重地方旅游文化的滲透。
作者:尹瑪琳 單位:珠海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體育活動融入校園文化研究
-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