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對職業語文教育的影響
時間:2022-10-21 04:46:16
導語:民俗文化對職業語文教育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俗文化融入到職業院校語文教育過程中,能夠為語文教育提供內容支撐,推動語文教育的深化,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結合邵陽職業語文教育的具體情況,探討民俗文化在該院校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為語文教育的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俗文化;語文教育;策略;作用
我國在五千年發展的歷史中形成了諸多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不僅彰顯著我國發展的歷史脈絡,同時也凝結著我國的民族精神與優秀成果,與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一脈相承,并成為我國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的基礎,推動著我國的文化強國建設[1]。邵陽職業學院近年來積極探索民俗文化與學校語文教育的融合,打通民俗文化、語文教育和思政引導三者之間的聯系,充分釋放了語文教育的活力。
1民俗文化融入到語文教育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教育部為核心,各地積極組織民俗文化進校園,發揮民俗文化在各層教育中的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培育更多具有文化共識、文化共通的人才支撐。民俗文化融入到職業院校語文教育過程中,既具有必要性,同時也具有急迫性。一方面,在語文教育過程中融入民俗文化,能夠強化整個教育體系中的文化支撐與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語文教育體系與教育內容;另一方面,推動民俗文化融入到學校教育中也能夠有效應對互聯網時代下各種文化與意識形態對學生影響的問題,通過強化民俗文化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結合思政教育,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凝魂聚力,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2]。從細化來看,將民俗文化融入到語文教育的過程中,還能夠發揮到兩個方面的作用。首先,拓寬職業院校語文教育的內容體系,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人才培養能力的強化。民俗文化既具有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同時也具有地域性特征,職業院校學生一般為地方性學生,這也就在學生與文化內容之間形成了一種接近性,更容易調動學生對民俗文化本身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做到學生能力、教學體系的共同提升。其次,將民俗文化融入到職業院校語文教育的過程中,也能夠起到釋放語文教育活力的作用。語文教育的立足點是培養學生對文化的興趣與文化素養,而民俗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蘊以及民族精神,通過將其引入到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的魅力,引導學生從“書面語文”走向“生命語文”。
2民俗文化應用到邵陽職業語文教育的策略
2.1做好語文教育與民俗文化融合的課堂支撐民俗文化與語文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徑就是課堂,這也是釋放民俗文化與語文教學融合效果的關鍵“舞臺”。因此,在兩者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做好課堂支撐與保障,為融合效果的呈現提供支撐。一方面,要能夠做好融合教材的保障。邵陽職業學校應當發揮語文教研室的作用,對語文教材進行系統梳理,尋找與民俗文化相適應的語文篇目進行融合,對相應的教材內容進行調整,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呈現融合與調整之后的語文教材[3]。同時,為了進一步發揮民俗文化的作用,各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定期開展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教育,引導學生通過走出語文教學課堂,從民俗文化的實踐過程中感受語文教學的魅力。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融合過程中教師的保障。民俗文化與語文教學的融合也需要教師對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教師要主動學習民俗文化知識,探索民俗文化與語文教學的融合路徑,通過自身融合能力的提升,為整個融合教學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引導。2.2發揮民俗文化的短板補足作用就當前邵陽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來說,有著明顯的短板,體現在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語文素養上。因此,在推動民俗文化與語文教學融合的過程中,要能夠發揮民俗文化對傳統語文教學短板補足的作用。通過發掘民俗文化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一方面,教師要能夠在寫作課程中充分發揮民俗文化的作用。職業學校語文寫作課程的開展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文應用能力,而民俗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語文表達與應用,如民俗節日中的唱調等,都是以語文為載體進行呈現。因此,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去關注民俗文化的語文內容,為寫作課程的開展提供豐富的素材支撐[4]。另一方面,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對民俗文化的學習與應用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民俗文化不僅有著豐富的語言應用,同時也有著可寫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民俗文化的學習過程中,嘗試從語文寫作角度對民俗文化進行表達。同時,語文教研室也可以定期組織民俗文化寫作大賽,調動學生的寫作與表達積極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2.3強化民俗文化的價值引導語文教學內容不僅有著文化屬性,同時也有著思想價值屬性。當前,語文思政化是整個語文教學的趨勢,而民俗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能夠為語文思政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撐。同時,由于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職業院校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與沖擊,對學生的思想價值造成負面的影響,這就更需要發揮語文思政的作用。因此,邵陽職業學校在將民俗文化應用到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強化民俗文化本身的價值引導,引導學生從民俗文化中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3結束語
從邵陽職業學校語文教育來說,將民俗文化應用到整個語文教育體系中,有著適應性與必要性,有利于語文教育育人目標的實現以及教育體系的拓展。在民俗文化與語文教育融合的過程中,應當著力發揮民俗文化本身對語文教育的短板補足、價值引導等作用,形成語文教育與民俗文化的內外呼應。作者簡介:1981年生,女,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語文教學和文學。
參考文獻
[1]歐陽娟蓉.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教育價值及其實現[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6):219-221.
[2]徐瑞芳.民俗文化在高職語文課程資源開發中的應用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24):168-169.
[3]趙靜.高職語文傳統文化教育策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33):160.
作者:劉海霞 鄭璟 單位:1.邵陽職業技術學院 2.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中河街小學
- 上一篇:提升博物館弘揚茶文化效果的路徑
- 下一篇:廊橋及文化的數字化傳承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