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探討
時間:2022-06-07 09:33:04
導語: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保證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是提高旅游演藝文化影響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基礎,也是進一步發展旅游演藝產業、推進現代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為帶動旅游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從旅游演藝文化發展現狀入手,對增強旅游演藝的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保證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的策略。
【關鍵詞】旅游演藝文化;產業發展;原真性;必要性;重要性
一、旅游演藝文化發展現狀
旅游演藝文化是旅游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尤其是隨著人們對旅游行業的期望越來越高,傳統的旅游行業面臨非常重要的轉型問題。旅游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因為其發展情況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國民生活水平,而且還可以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旅游演藝作為旅游現代化、人性化、藝術化的重要代表,對促進我國旅游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旅游演藝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旅游行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其在我國發展時間并不長,所以很多方面并不完善,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從整體上來講,我國旅游演藝文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一)旅游演藝文化未能表現出當地文化特點。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各地的旅游資源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自然資源,即形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另一種則屬于人造自然景觀,屬于后天設計、建設形成。當然,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造景觀,其必須要融入人文主義元素,這樣才更容易吸引游客。對于現代很多游客而言,國內很多地區旅游資源大同小異,根本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很容易讓他們產生視覺疲勞。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到人們對當地旅游服務質量的滿意度,而且也會影響到人們對當地文化軟實力的判斷。然而,很多地區在發展旅游演藝文化時并沒有體現出當地文化軟實力的特點,而是盲目引入其它地區旅游演藝文化,導致本地區的旅游演藝文化不倫不類。文化是非常寶貴的無形財富,尤其是我國正處于文化自信建設的關鍵時期,全國各地都應該為實現文化自信建設目標做出努力。旅游演藝是向游客傳播當地文化、思想和精神的重要平臺,所以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旅游演藝企業都應該以傳承和發展當地文化為核心,在發展旅游演藝文化時要有意識地融入當地文化,擴大當地文化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二)旅游演藝文化缺乏深度。當前,部分地區所發展的旅游演藝文化更注重形式而忽視了效果,導致表演缺乏深度,難以引發觀眾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文化必須要給人一種耐人尋味的感覺才更有魅力,雖然說下里巴人藝術并不一定比陽春白雪藝術缺乏吸引力,但是隨著全國人民文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人們在欣賞旅游演藝時更關注文化背后的故事,所以這就要求在選擇或者編排旅游演藝節目內容時要站在更高的位置進行選擇,否則很可能會使文化魅力大打折扣。一般來講,能夠傳承至今的文化都經得起考驗和推敲,自然資源可以人文創造,但是文化卻并不會平白無故產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文化要比自然景觀更難能可貴。因此,對于很多游客而言,尤其是文化研究者而言,他們之所以會到全國各地旅游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欣賞各地美景,而是希望在觀賞美景的同時學習當地特色文化,以此對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進行洗禮,實現心靈上的升華。當然,要想讓旅游演藝文化成為當地優秀文化的發展平臺,就必須要增強其深度和廣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對當地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而目前很多地區旅游演藝文化缺乏深度的現狀卻成為制約當地文化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三)旅游演藝文化缺乏體驗性與原真性。無論是歷史文化還是人文文化,都必須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不能憑空捏造,否則不僅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尊重,而且還可能被人們鄙視甚至唾棄。旅游演藝文化作為我國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保證體驗性與原真性。人們常說:“成功不能復制”,而文化同樣也不能復制。但是我們卻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文化,從而從視覺、聽覺等角度更全面地感受文化的特有魅力。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并不能只放在心理體驗層面上,如果條件允許還應該讓游客成為旅游演藝的參與者、表演者,讓他們也體驗一次旅游演藝人員的感覺。傳承和發展文化的最佳選擇就是提高其應用價值,讓其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把文化融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與肉當中。原真性要求旅游演藝企業在開展演藝活動時要尊重文化的真實性,不能為了博眼球而夸大歷史乃至篡改歷史,否則不僅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而且也是不尊重文化的做法。但是,有些地方旅游演藝企業被利益蒙蔽了雙眼,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旅游演藝文化的原真性。當地政府對這種情況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為了保證當地GDP對其視而不見。無論是旅游演藝企業還是當地政府,它們的這種做法都是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的行為,對當地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都非常不利。
二、增強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旅游越來越常態化,這就為我國地方旅游產業創造了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但不可否認的是,公眾不僅對地方旅游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且也要求地方旅游要表現出當地的文化“軟實力”。旅游是消費者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也是人們豐富精神世界的有效手段,所以這就意味著旅游行業必須要打破傳統發展理念,在原有的基礎上大力弘揚旅游文化,彰顯當地文化“軟實力”。真是基于這種發展背景,旅游演藝應運而生,不僅給旅游愛好者提供了更豐富的旅游項目,也完善了旅游體系。旅游演藝并不是單純地給游客表演節目,其更應該把當地文化展現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從而更好地將當地文化傳承和發展下去。考慮到旅游演藝的存在價值和對旅游產業的巨大推動作用,旅游演藝已經成為很多地區旅游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旅游行業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這就要求當地旅游企業要給旅游演藝正確定位,并根據當地文化資源優勢建立專門的旅游演藝文化平臺。雖然我國很多地方政府逐漸加大了在旅游演藝領域的投資力度,但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地方旅游演藝并不完善,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藝術來源于生活,而生活更是文化源源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保證旅游演藝文化的體驗性與原真性不僅是尊重事實的重要表現,也是旅游行業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文化屬于比較特殊的高雅藝術,但是一旦使文化與經濟效益掛鉤,那么文化的性質將或多或少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而人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保證文化的原汁原味,不能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扭曲歷史、篡改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既要注重對當地旅游演藝文化的建設,同時還要加強對相關工作的監督管理,切實保障旅游演藝文化產業穩定發展。除此以外,還要保證旅游演藝文化的體驗性和原真性,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加強自身建設為目標,不斷擴大當地旅游演藝文化的影響力。只有這樣,才能賦予當地旅游產業更長久的生命力。當然,作為當地居民也應該為擴大當地文化產業做出貢獻,給外來游客展示最光鮮亮麗的一面。
三、保證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的策略
我國旅游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時期,是選擇原地踏步、得過且過,還是在創新中浴火重生成為很多旅游企業面臨的選擇。旅游演藝似乎成為支撐旅游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而旅游演藝文化更是其中的核心、靈魂。保證旅游演藝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是提高旅游演藝文化影響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基礎,也是進一步發展旅游演藝產業、推進現代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要想保證旅游演藝文化的體驗性與原真性就必須講究方法和策略,并在尊重事實的情況下構建更完善的旅游演藝文化宣傳平臺。(一)政府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是作為政府其必須要為保證旅游演藝文化的體驗性與原真性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加強對當地文化的開發與利用,增強當地文化軟實力,為豐富旅游演藝文化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與文化宣傳有關的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旅游演藝企業的監督管理,要求這些企業在開展文化活動時要以尊重歷史、尊重客觀事實為基本原則,不能篡改、扭曲歷史,要盡可能地保證文化的原汁原味;二是政府要利用好官網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工具對當地文化產業進行宣傳,提高游客對本地文化軟實力的認識,為他們更全面、更細致地認識旅游演藝文化提供保障。除此以外,政府也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維護好當地的正面形象,打造當地特有的旅游演藝文化體系,并創造獨一無二的旅游演藝文化品牌。(二)增強旅游演藝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厘清文化商品化與原真性之間的關系。從旅游演藝企業的角度來講,其必須要有社會責任意識,不能把盈利當成是唯一的發展目標,要兼顧廣大消費者的根本利益。嚴格意義上來講,文化也屬于一種財產,尤其是當前文化商品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文化商品化發展與保證文化原真性、體驗性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系。因此,這就要求政府和企業以及個人要正確看待文化商品化與原真性、體驗性之間的關系,既不能將兩者嚴格分割,也不能等效看待,而是要從辯證的角度看待兩者的關系,這樣才能在不影響文化資源經濟價值的前提下保證文化的體驗性與原真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當前旅游演藝文化發展現狀來看,在旅游演藝文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旅游業的健康發展具有不利影響。為進一步促進旅游演藝產業的發展,進而推進現代化旅游產業發展就必須在尊重事實的情況下構建更完善的旅游演藝文化宣傳平臺,從而保證旅游演藝文化的體驗性與原真性。
【參考文獻】
[1]陳麥池,黃成林,張靜靜.論旅游演藝的文化體驗性與原真性[J].旅游研究,2011,3(4):37~41
[2]黃煒,何思,周玲.旅游演藝產品消費動機的實證研究———以張家界旅游演藝業為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
[3]廖姿曼,黃煒,陳東華.旅游演藝產品創新模式比較分析———以《魅力湘西》與《天門狐仙》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2,16
[4]侯建娜,楊海紅,李仙德.旅游演藝產品中地域文化元素開發的思考———以《印象·劉三姐》為例[J].旅游論壇,2010,3
作者:趙建偉 王琦
- 上一篇:房地產市場高質量協同發展研究
- 下一篇:貿易企業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