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旅游地產發展探討

時間:2022-05-17 10:11:25

導語:文化與旅游地產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與旅游地產發展探討

摘要:目前,我國旅游業發展已不再單純的以旅游產業或房地產業單獨進行,而是重視基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旅游地產共同開發,準確把握旅游地區的文化魅力和獨特性,以文化產業帶動旅游地產的發展給游客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從而促進我國旅游地產行業新模式的進一步開發與研究。

關鍵詞:文化與旅游地產發展;新模式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消費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旅游業也得到興旺和發展。人們會利用節假日和休閑時間外出旅游度假,這部分人數已經不再滿足于在旅游城市的短暫停留,而是希望在旅游勝地購置房產,進而長期使用。此外,由于旅游業的興旺發展,房地產行業和酒店行業對旅游勝地的關注度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旅游地產的投資環境非常明朗。在如何以文化產業發展的旅游地產開發工作上引起投資者的注意。本文主要研究文化與旅游地產發展新模式的結合。

1我國文化與旅游地產發展的問題

我國旅游地產綜合和其他許多方面的行業和部門,所以需要在開發過程中各行業部門通力合作、相互協調,從而促進我國我關于旅游地產的和諧發展。根據我國現有情況來看,開發文化有旅游地產中存在違規違紀、資源浪費等情況,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局部投資過剩。我國旅游地產的開發過于集中,投資比例嚴重不平衡,投資商重點在開發高端產品,對中低端產品的關注并不足夠。這種形式的長期存在會導致市場結構平衡破壞,難以促進整個產業的良好發展。(2)供給膨脹,由于我國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旅游地產的供給已超過了需求度在投資者中投資型占據了很高比例,部分開發商認準了旅游地產的發展前景,而對旅游景區內的資源和景觀進行壟斷建設,從而讓整個景區的整體規劃發展受到阻礙。這類開發商重視短期利益,對旅游當地的旅游資源和土地資源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和浪費。(3)旅游地產的投資風險增大,我國許多正在開發或有待開發的旅游地產項目中,很多資金來源都來自于銀行投資,而其來源原因包括兩個部分:①銀行對個人的購房貸款變為開發企業的自有資金;②直接從銀行進行貸款。從我國目前旅游業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旅游地產的開發資金中,自有資金占30%,貸款占20%,在剩余資金中,有60%都來自于預收款,因此其風險程度顯而易見。(4)旅游地產開發模式簡單,盡管我國旅游地產開發行業火熱,但其開發模式過于單一,并未對產品的未來模式和走向有明確定位,缺乏創新性設計,有些開發商甚至會利用旅游為噱頭對消費者進行誤導,這會造成企業信譽缺失。從我國文化與旅游地產發展的情況來看,我國旅游業地產的市場法則還未建立健全,因此競爭關系混亂,毫無市場順序可言,這與城市商品房開發模式大同小異,并未體現出旅游景點的特色。

2文化與旅游地產開發的相關對策

2.1以文化產業發展來帶動旅游地產的開發建設。首先,充分發揮旅游區的資源優勢,利用文化產業促進旅游地產的開發與建設,每個旅游區所自帶的文化都存在一定差別,因此需要根據其獨特的文化魅力來對當地旅游業地產開發做出文化貢獻,并根據旅游區文化產業進行創新化建設,讓旅游地產更具文化特色,提高旅游地產的知名度與認可度。其次,開發旅游區自帶的文化旅游產品,充分挖掘該旅游地區的文化產業價值并整合資源,派生出其他文化旅游產品作為宣傳,從而讓該地旅游地產開發更具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增加該旅游文化地產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其優勢性,從而吸引旅游者的青睞。2.2加強旅游文化地產產業化發展水平。旅游地產對旅游文化產地要有極高的重視,在發掘旅游區的文化底蘊時,要重視將這些文化價值變成更具商業價值的文化旅游產品。首先,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要重視特色文化突出,不論是衣食住行購娛哪一個方面,都要保障該旅游地具有相應的建設設施,從而給旅行者提供短期或長期的居住條件。在整個旅游地產開發過程中,開發商要重視旅游地產開發時透露出該旅游地區的文化特色和特性,從而讓當地的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也為旅游地產的未來打造良好前景。其次,要利用旅游區自身的文化價值來提高旅游地產的商業價值,包括旅游地區的文化,手工業、表演、影視等都需要在文化形式上突出多樣性,使得文化領域更加堅實,通過旅游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讓旅游地區的旅游地產更具市場認可度。

3文化與旅游地產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發生轉型和變化,傳統房地產的生產方式受到各項政策和資源的約束。而對于旅游地產發展而言,從一開始就立足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做到可持續建設與發展。因此需要重視兩個前提:①確定發展模式,為了可以實現地產投資開發與建設的多方共贏,充分調動各方建設積極性;②順勢而為,適應國家經濟發展潮流和社會發展趨勢,以國家政策的走向為標準,重視結構體系調整,擴大產業規模升級。推動旅游地產行業的發展,首先要順應大勢變化,其次要做到多方共贏。旅游產業地產就是順應大勢所趨的產物,包括今后的產業地產、養老地產、商業地產等,都是順應時代變化所產生的產物,這些也是符合市場經濟變化和社會發展潮流的最終選擇。文化與旅游地產就是將文化旅游和地產行業充分融合,并開發新的管理模式,該模式能夠實現旅游行業和地產行業的雙方共贏。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讓社會居民有大量時間休閑度假,隨著現代化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城市居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因此文化與旅游地產的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如何創新發展可持續建設當地文化資源和景觀資源、讓文化旅游產業與房地產業實現雙方互贏和發展是當前全國房地產行業共同面臨的發展難題,所以需要在不斷探索中實踐與進步。文化與旅游業地產開發與建設要注意保護自然、保護土地資源,重視文化傳承和建設,將文化與旅游地產開發聯合運營的新模式作為主導地位。

4結語

為了讓文化與旅游地產的發展,實現可持續建設和進步,我國組織文化和旅游地村委員會進行了多次文化與旅游產地走訪調查和實踐,舉辦了多次文化與旅游地產研討會,希望各參會人員之間相互交流合作,讓整個文化與旅游地產行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龔桂莉.基于傳承創新的文化旅游地產開發探析:以時光貴州為例[J].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7(1):119-122.

[2]袁筱玲.四川茶文化旅游與旅游地產開發模式研究[J].福建茶葉,2018,40(7):139.

[3]郭偉,董雪,張鑫.基于AHP和BP神經網絡的旅游綜合體評價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9(6):61-69.

[4].旅游地產的“又一春”[J].中國房地產,2017,23:12-13.

[5]龔蘇寧.我國“旅游地產+新需求”的開發模式及選擇矩陣研究[J].美與時代(上),2017,10:18-21.

作者:王梓琪 單位:中鐵貴州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