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探討
時間:2022-12-27 01:46:13
導語: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通過與小學學校教育的有機融合,可以實現民族精神的培養和道德理念的塑造。文章分析了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并進一步對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深入的探析。
關鍵詞:中華文化;傳統文化;小學教育
文化作為一種非物質資源,教育對象接觸得越早,所受的影響就越深刻,小學是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時期。小學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在小學階段,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需要通過科學設計和規劃,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進行知識結構調整。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優秀文化,但相應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傳統文化進行篩選和改良。在此基礎上,知識學習、情感培養、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漸進。一方面,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從素材選擇到融合方式,側重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可以引入歷史上的人物、事件,讓民族地區了解本民族的習俗特征和歷史發展等,進一步擴展到現代生活領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尊師愛友、孝敬父母、誠實禮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技能,如學習寫毛筆字,學習誦讀古詩詞,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從而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識別能力。
二、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
進入新世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得到不斷加強,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小學階段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需要從課堂教學、校內活動、校外活動、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著手,從而有效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質量。
(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人文學科教學中
由于存在多方面的限制,小學教學工作主要在教室內展開,課堂教學受到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會消耗掉小學生大量的學習精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智育和德育分配不平衡的現象。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育過度地關注知識傳播和技能掌握,客觀上強調“灌輸式”教育,忽視了人文理念的傳承和優良品德的培養。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目標,開展各科教學工作,既可以規避德育和智育不協調的問題,也可以減少“填鴨式”教學方法帶來的疲勞,可謂“一舉兩得”。同時,基于課堂教學方式展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還應該側重于人文學科的應用,如思想品德、社會、歷史、語文等學科,它們在知識主線、知識體系和知識內容等方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高度的相關性,便于各方面要素的融合,例如愛國主義精神、民族情懷等。
(二)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開展校內活動
當前,教師主要通過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講解來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而小學生本身的生活閱歷不足,知識體系也不豐富,很難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產生直觀的理解,尤其對民族大義、高尚道德等抽象性概念難以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導致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學活動與生活脫節,忽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活性”。事實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非是寫在書本上,而是“活”在生活之中,具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開展形式。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盡量讓學生都能夠親身參與到活動當中。例如,歌曲聯歡會活動,繪畫、書法、茶道、武術等藝術活動等。
(三)結合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開展校外活動
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工作,同時也是社會和家庭的工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該走出校園,將校外活動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從而更好地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校教育的功能。例如,組織學生成立志愿者服務組織,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將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落實到具體的行動當中。在家貫穿“孝悌”教育,讓小學生懂得謙讓、包容,從而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
三、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形成以及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必須與當前小學教育機制相配合。選取教育內容時,需要結合教育心理學和小學不同階段學生的特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展開教學,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趙海霞 趙雪芹 單位: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城小學
參考文獻:
[1]丁琳琳,劉振宇.當前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及對策芻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6):28-31.
[2]譚紅櫻,田穗.中小學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綜述[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1):152-156.
[3]沈立.淺論如何在中小學推行傳統文化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7(5):24-27.
- 上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分析
- 下一篇:多元文化教育與鋼琴演奏的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