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網絡開展思考

時間:2022-06-09 09:48:59

導語: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網絡開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網絡開展思考

“互聯網不僅是一種高新技術,也是一種文化。它對于傳統文化的生產、流通和傳播、接受方式產生深刻影響,促使傳統文化生成模式的轉型,而且網絡自身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意蘊,構成了一種嶄新的傳承范式。”網絡的飛速發展,給人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不可避免的對高校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等產生重大的影響。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509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2.1%,作為網民中規模最大的職業群體,學生的占比達到25.1%。高中和大專以上學歷人群中互聯網普及率已經到了較高的水平,尤其是大專以上學歷人群上網比例接近飽和,基本維持在中國網民總數的22%左右。據調查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學生網民玩網絡游戲的高達99%,甚至有部分大學生網民由于過度沉湎和依賴網絡而成為“網絡控”、“手機控”、“網絡成癮者”。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網絡在高校校園中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經深刻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的校園生活。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的文化舞臺,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從十六大提出“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到十七大將“文化軟實力”寫入大會報告;從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從完整意義上制定“文化強國戰略”,到十八大報告再度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重視文化在國民建設中的作用。

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層次,高校的特殊職能和歷史使命,決定了高校在提升社會的精神文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中,理應發揮引領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也指出,大力建設校園文化是努力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校園文化是依附和從屬于社會大文化的一種亞文化現象,高校校園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作為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更要大力建設校園文化,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育人功能,對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在網絡環境下,我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現狀是一是網絡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體現的物質文化過多,精神文化缺乏。二是網絡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體現存出共性有余,個性不足。三是網絡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存在主體與主導者參與的不平衡。四是網絡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缺少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入。在網絡環境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應該完成由傳統表現形式到現代創新形式的轉型,充分利用當前的網絡環境,在整合資源、搭建平臺、豐富載體的基礎上,實現高校校園活動的多樣化、主體化、項目化、精品化、社會化、個性化,將文化融合到大學生的行為當中。豐富多彩的校園網絡文化活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活躍校園文化氛圍,是實現信息時代校園文化建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在網絡環境下,開展高校校園文化活動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在網絡環境下,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加大網絡道德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在掌握網絡技術的同時,能自覺遵守網絡道德。2001年11月,團中央等部門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提到“要善于利用網絡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此外,還要倡導道德自律,強化網絡道德責任意識,讓學生養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精神。2.在網絡環境下,正確認識校園網絡文化活動的主題。在網絡環境下,要正確把握校園文化活動的主導方向,通過校園網絡文化活動,使當代大學生在良莠不齊的道德思想天地中,明辨是非,武裝頭腦自覺抵制歪理學說;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網下文化、藝術、體育與科技創新活動,使網絡與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相互結合,大大提高學生利用網絡開展校園文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實效性。3.在網絡環境下,切實掌握校園文化活動的方式方法。利用網絡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應該掌握靈活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主體的特征,此外還要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組織過程的監管。一定要以學生為本,找準網絡活動的切入點,把活動深入到師生中間,同時還要注意點面結合,多創品牌活動,提高活動的層次,讓學生自愿參與到豐富多彩的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來。

總之,大學生作為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特殊群體,無疑是受網絡影響最深最廣的一族。網絡對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個性心理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高校,網絡一進入校園,就以其傳播快速、信息量大等優勢迅速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學術交流、社團活動、文藝體育和管理制度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顯得十分重要,也值得探究。

作者:胡玉翠工作單位: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