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5-23 09:47:53

導語: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

摘要:文化是一個語義豐富的概念。具體來說,它包括校園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就學校教育而言,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都離不開學校這塊土壤,以及在其上所滋生出來的文化。教師通過公開查詢、現場走訪和實地訪談等途徑,深入探究了校園文化學生發展的影響,力圖為創建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有所裨益。

關鍵詞:校園文化;學生;身心發展

對于文化的解釋,我最欣賞作家梁曉聲的四句話:“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當“文化自信”成為當前中國的主旋律時,如何打造出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已成為時下中小學校教育的當務之急。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讓有形的校園,擁有無形的育人環境。要通過校園內優美的建筑設計、獨特的景觀造型、完善的綠化體系等物化的內容,推動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環境也能塑造人的目的。

一、校園文化基本范疇

(一)校園文化的概念。校園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學校在教育、教學、科研、管理以及其他活動中,根據自身實際,經過倡導、培育和鞏固,逐步形成的觀念與行為方式的總和。它是學校及其全體成員價值準則、行為規范的體現。(二)校園文化的特點。校園文化就是校園的靈魂。具有如下四個特點:一是互動性。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二是系統性。校園文化是一個多元結構,按照不同的需求分層排列,依照一定的規律有序發展。三是滲透性。校園文化如春風一樣,飄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到師生的言行舉止中。四是傳承性。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思維方式的形成,是幾代人或數代人自覺不自覺地締造完成的,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三)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有:學校歷史、學校的形象標志、學校建筑、內部機構設置、學校管理制度和管理行為、校風、學風、學校的活動儀式、師生關系、校園環境、學校綠化、學校辦學思想、管理理念、員工的工作態度、生活方式等。在所有這些要素中,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然而,不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都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校園文化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昔孟母,擇鄰處。環境最能塑造人,校園文化建設的宗旨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校園文化有“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因素。“硬環境”是靜態的景、物,“軟環境”是指教風、學風等。只有把軟、硬兩個環境相結合,才能讓整個校園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具體而言,校園文化對學生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校園物質文化對學生發展的影響。校園物質文化具體而言,是指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教學的硬件設施、文體活動的場所等,它具有某種“強制”的力量,能“迫使”學生進行自我定位。能夠讓學生一步入校園,就能看到美觀干凈的校舍、功能齊全的教學設施、科學完善的實驗設施等,這些會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走廊懸掛的標語、名人字畫,班級內醒目的宣傳欄、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都有利于學生生理疲勞的恢復和優雅氣質的形成,這是一種“其來也漸,其入也深”的心理熏陶,能起到一種“于無聲處有驚雷”的效果。(二)校園精神文化對學生發展的影響。校園精神文化體現在學校的辦學模式、教風積淀、學風養成等方面。要著力培養學生勤學苦練、多思好問的學風,讓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例如,在校道的兩旁和教學樓的草坪上,可以寫德育銘,如“相信你是最優秀的”“別人行,我也能行”等。這會對學生的精神世界、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學校要發掘地方文化特色,利用當地的民風民俗,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要通過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宣傳欄評比等形式,弘揚傳統美德,養成良好習慣。(三)校園制度文化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制度文化隸屬于文化形態范疇,任何生物都必須有“游戲規則”來規范和約束每一個個體,以生態平衡求得生存和發展。學校這個大集體的形成同樣需要“游戲規則”。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例如,學校主張班級自治,班委會成員各司其職,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學生行為規范標準,能夠讓學生在學會自律的同時,掌握融入社會的常識。

三、校園文化的重要性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生每天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在校園中度過,因此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發展功不可沒。校園文化所透射出來的那種獨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和習慣。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只有將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有機結合,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

綜上所述,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也是學校發展的關鍵。一旦校園文化缺失,學校就沒有活力,很難吸引來一流的學生,因而就難以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在當前教育新形勢下,只有抓住校園文化建設這條主線,持續推進校園三種文化建設,創設適于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展環境,讓校園文化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智慧空間,讓校園文化成為教師通向成功的主要平臺,為開創充滿智慧、富有魅力、獨具創新精神的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培養出一代高素質的新人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進.論校園文化的創新性與實踐性[J].江蘇高教,2002(6).

[2]劉鴻庥.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3]趙中建.學校文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張廣文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