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

時間:2022-09-30 08:30:56

導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

一、要敢于對實驗本身進行科學修改,使其更貼近課堂操作實際

例如,對于“壓縮引火儀”揭示機械能和內能之間的相互轉化的實驗,教參給予的建議是使用棉花球蘸著乙醚,然后壓縮,可以觀察到棉花著火的現象.由于種種原因,這個實驗不容易成功.這是因為對蘸乙醚的量不好控制;乙醚質量不能保證(存放時間過長,失效不能及時更換);壓縮力道不好控制.后來尋找其他替代物———著火點低、易燃的火柴頭上的物質(硫磷的化合物),再進行實驗,發現實驗現象非常明顯,且再次實驗時只需將里面的廢物倒出即可,不需要考慮氧氣的含量等.此實驗不僅現象明顯,而且材料易得,便于多次演示,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對于“點火爆炸”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實驗,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實驗不容易成功.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膠卷盒氣密性差;酒精質量差;酒精注入量沒有控制好等.即使成功后,再次演示也不容易成功.后來我考慮用試管裝水塞上塞后加熱,當壓強達到一定程度時,瓶塞會被彈出,但這個實驗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建議使用.新課程強調能用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可以引導學生找到以下物品:口徑較小的玻璃藥瓶(比較細).將火柴頭上的物質取下放入瓶中,將一根火柴棒插入瓶內,將瓶子固定在鐵架臺上,加熱瓶底一段時間后,火柴棒被“發射”出來.這個實驗稍加引導就能讓學生明白其中的能量轉化情況,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這個實驗的改進,既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讓學生感受到利用身邊的物體就可以做物理實驗,拉近物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養成用身邊的物品做物理實驗的好習慣.

二、要敢于改進實驗教學活動組織形式,實現實驗教學形式的百花齊放

1.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是新課標對物理教學活動的要求.組織各種形式的實驗教學: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實驗,是體現這一理念的重要手段.總體上說,農村中小學的實驗教學,受多種因素的限制,開設的實驗課類型相對單一,許多學校的實驗教學基本限于演示實驗,演示實驗也都是大打折扣,更別提其他課型的實驗.如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實驗等幾乎不開展.教師關注的、思考的、完善的、改進的、組織的是演示實驗,而將其他形式的實驗拋置腦后,在農村實驗教學中尤為嚴重.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是一種單一的缺乏支撐的畸形發展:演示實驗咄咄逼人,分組實驗、課外實驗步步為營、小心謹慎.這是一種畸形的發展,是與新課標的要求相背的,是與實驗教學的初衷和目的相背的.即使是演示實驗,也要有學生的參與,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教學,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缺了教師的主導,演示不成為演示,少了學生的主體,演示則失去演示的價值,所以必須是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并重演示.

2.演示實驗容易組織,準備實施階段簡單易行,過程便于管控.分組實驗的重要性遠遠高于演示實驗.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的實施要把握實時適當,對于不同的實驗因為不同的目的要有所區別,學生易操作的、安全性較高的實驗,應由學生做分組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的教學形式,雖然數量不多,但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設計能力等,促進學生深刻理解概念和規律,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分組實驗大體分為:驗證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測量性實驗等三類.新課標要求學生必做的20個實驗都必須開展分組實驗.

3.要重視課外實驗,要鼓勵學生的課外實驗和小制作,要鼓勵學生用身邊的器材做好實驗,要鼓勵學生用身邊的器材探究一些物理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實驗要貫穿整個物理教學過程.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物理課標的理念來源于生活,最終要回到生活中,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實現自己最有價值的人生.總之,實驗是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以實驗為載體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而實驗的成功與否往往對正確知識體系的形成至關重要.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敢于挑戰權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使實驗器材簡單化、生活化,現象清晰,反映的問題具有說服力,對實驗要敢于修改,勇于創新.那么,物理實驗將會成為師生交流的平臺,展示的舞臺,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作者:陳愛飛 單位:江蘇漣水縣石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