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課件對初中物理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8-06 11:47:00
導語:多媒體課件對初中物理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多媒體課件被廣泛應用于多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對于一向需要輔助教學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初中物理教學來說,與時俱進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來講授初中教學內容,保障物理課堂有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提出新的要求。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初中物理教學;作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一門學科。物理是一門通學學科,教授的是基礎物理知識,對學生掌握物理學通識十分重要。物理教學時絕不能“教書匠”式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有意識地多運用班班通設備播放多媒體課件,把一些物理現象和過程形象地演示出來,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和思索,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興趣,在形象化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物理規律,完成教學任務。
一、化“無形”為“有形”,做好教學導入
物理教學時,好的教學導入對物理課堂教學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教學中,枯燥乏味的講授,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勢必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而利用多媒體課件來設計教學內容,制作教學引導時既有文字又有圖像,讓教學內容生動形象起來,學生的興趣和教學效果都將得到極大提高。例如,在教授初中物理《光世界巡行》這一課時,利用班班通設備播放北極極光視頻,向學生呈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極光;再播放陽光照射到城市的高樓大廈上,一邊是陽光燦爛,另一邊是大廈的背影的視頻,學生會被陽光燦爛的城市所吸引,教師再適時提出問題:光能使我們做什么?光是怎樣傳播的?這樣引入新課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進一步探究“光”、研究“光”的興趣。然后再往下講解光能使我們看見物體、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長,光能發電,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等內容,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二、化“抽象”為“具象”,破解疑難問題
在物理教學時,教師常會遇到一些抽象的物理問題,用語言表達出來學生不能很好理解,教師感覺自己講不清楚,而學生感覺自己聽不明白。這時使用多媒體課件,就可以令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例如,在講授初中物理《我們怎樣聽見聲音》這一課時,學生只是在生活中獲得對聲音的產生、傳播及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無法親眼看見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過程。如果把這部分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我們知道空氣中聲音是靠疏密相間的波動向外傳播的,此時用圖像來顯示聲音就很形象直觀。即聲音的產生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源振動越快,波動越密,音調越高;聲源振動越大,波動越大,響度越大。這個過程就變得一目了然,學生對聲音的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加深了記憶,也大大提升了其學習接受度。在上物理實驗課時,常會遇到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形成定勢。運用多媒體課件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在上《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這一課時,在突破電流是有方向和大小這一知識點時,筆者以前一直采用講授的方法,雖然電流是真實存在的,是按一定的方向移動的,但現實中是摸不著、看不見的,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盡管教師反復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后,教學效果明顯提高。筆者在上課時先播放一段小河流水的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小河里的水是從一個方向流到另一個方向,接著提出問題:水為什么會從一個方向流到另一個方向?再播放這一段小河流水區間截圖,在區間截圖上可以看到水是從高處流到低處的。由此進入今天的教學內容“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先提出問題:電流有流動方向嗎?有大小、強弱之分嗎?學生討論。接著我就拿出準備好的演示電路流動的實驗器材進行現場操作,將一個開關、一節電池、一個電流表和小燈泡用導線連接好,在閉合開關時,小燈泡會亮,開關打開,小燈泡會滅。還是剛才的電路,再增加一節電池串聯起來,閉合開關,小燈泡會更亮,同時注意到利用電流表測兩節電池電流時,指針擺動幅度明顯比一節電池大。這時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電流是有方向的,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電流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出,經過導線、開關、電流表和小燈泡流向電源的負極;同時電流是有大小、強弱之分。由于是現場實驗操作,學生能親眼看到,一下就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直在討論、交流,課后有些學生還動手嘗試;還有的學生分別用一節電池和串聯的兩節電池進行實驗,分別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和電流表指針擺動的幅度。這一節課筆者先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小河流水的視頻做鋪墊,讓學生有流動的概念,形象化了電流是有方向的這一概念。接著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和討論,再進行現場操作演示實驗,增加電池的節數,小燈泡明顯變亮,電流表的指針擺動幅度增大,再一次強化了電流是有大小、強弱之分,讓學生對電流的認識一下子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快速突破了學生對電流的認識。學生學習熱情也比較高,也就很容易完成教學任務。課后讓學生分組制訂計劃,設計實驗,再到實驗室進行實際操作,按一定的順序連接各個元器件,并注意電流表正負連接柱的連接,一步一步操作,分組進行分析和論證,得出結論:電流是有方向、有大小和強弱之分的。這一節課雖然前期投入準備較多,但后期資源可反復使用,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和理解有選擇性地練習,有利于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有利于以后學生獨立復習。
三、變“宏觀”為“微觀”,便于觀察理解
比如太陽能發電、滑輪組、汽油機工作原理等,他們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只靠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效果不一定好,如果用多媒體課件把整個工作流程一步一步演示出來,再加以講解,能大大促進學生理解,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尤其是因條件限制,學生不易或不能看到的現象,如抽象事物、太空生活、海底世界、核電站等,多媒體課件能顯示它的強大作用。例如,在上《解剖原子》這一課時,學生通過看圖片能直觀感受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二氧化碳結構化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的,比較抽象,對分子結構不能理性認識。又如2020年流行的肺炎病毒,靠猜想理解分子的模型,對初中生而言肯定有難度,如果用播放動畫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學生對分子形成過程及外觀模型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四、變“功半”為“功倍”,提升教學效率物理課堂教學是使學生學到知識,學會探究思考,感知物理世界、理解事物發展規律,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多媒體課件在物理教學中要不要使用,如何使用,對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及難易程度進行準備,確保有利于教學,方可使用。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在現代教學中的優勢,取長補短,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好的課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現在不少教育系統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如安徽教育資源網、99教師網、暢言智慧課堂等網站,課件、教案、試題和案例等內容,應有盡有,下載后稍加修改即可應用,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選擇課件時,只要注意選材適宜,確保教學內容準確、直觀,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結語
隨著時展和科技進步,教學手段日趨豐富化。物理教師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改進教學方法,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課件這個教學手段,既可以提升自身工作效率,更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對教與學雙方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當然,在日常教學中也要把握適度原則,不能整堂課都用多媒體課件來上,教師成了課件的講解員,這對學生是不負責的。要時刻記住,多媒體課件只是課堂教學的載體和手段,要綜合運用講解、板書等多種手段,共同作用于課堂教學,這才是完整、負責任的物理教學。
作者:李愛利 單位:渦陽縣教育局電教儀器站
- 上一篇:醫學科氣管切開重癥影響拔管的因素
- 下一篇:農業金融結構及農產品質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