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理實驗教學思考

時間:2022-01-25 09:39:48

導語:關于物理實驗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物理實驗教學思考

摘要:為了在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率,文章從教師注重演示實驗、積極開展課堂小實驗、鼓勵學生改進實驗用具三個方面對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元素;實驗

用具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物理知識具有抽象性,需要很強大的空間思維能力等特點,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無法理解物理知識,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對物理實驗進行系統性的規劃。

一、教師注重演示實驗

(一)實驗要生動直觀。物理是一門將實驗作為主要內容的學科,一次成功的物理實驗不僅要具備傳遞知識的功能,更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積極性,讓學生理解其中的物理性質、物理變化及物理原理,使學生通過物理變化推斷出原理,從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比如,講燃燒的三要素時,教師可以做一個燒紙盒的實驗。教師在紙盒中加水放在酒精燈上燒,這時學生就會發現紙盒沒有被點燃,紙盒中的水已經被燒開,但紙盒仍毫發無損,學生會因為這一現象感覺到好奇,進而期待教師講出其中的道理[1]。教師這個時候告訴學生燃燒的三要素是氧氣、可燃物、可燃物到達燃點,可是紙盒中的水最高溫度只有100℃,遠低于紙盒的燃點,而酒精燈燃燒的熱量一直傳給水,所以紙盒沒有被點燃。(二)實驗要有啟發性。好的實驗可以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變成真實的事物,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世界。物理實驗是調動學生各項感官功能進行綜合學習的過程,能夠鼓勵學生更深入的思考。比如,在講解壓強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演示漏斗和乒乓球的實驗。教師將漏斗的尖端朝下并向其吹氣,同時將乒乓球從另一端放入,這時學生就會發現,乒乓球無法落入漏斗中,學生便可以了解“壓強”這種抽象的物理概念,這也是對學生抽象思維的一種啟發。(三)實驗要有創造性。物理實驗除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創造性,要能夠推動學生去主動探索事物。物理實驗要具備以下三個特征:一是縱向聯動特征,學生通過實驗發現一種現象后主動探求現象背后的原理;二是逆向聯動特征,即學生通過實驗發現一種現象之后能夠聯想到與這個現象相反的事物;三是橫向聯動特征,即學生通過實驗發現一種現象之后想到和它有關的現象和事物。教師向學生們演示實驗時,通過現實存在的現象來表達抽象的物理知識,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心理,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越強就會有越高的學習興趣,因此在物理實驗中多一些創造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四)在實驗中添加生活元素。物理實驗教學的內容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與相應的教學環境、生活元素進行配合,才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大部分學生都拔過火罐,火罐為什么會“吸”在人們身體上的呢?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一個小火罐來做實驗,用酒精燈烤過之后將火罐“吸”在身上。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酒精燈消耗了罐內的氧氣,因此火罐內外壓強不一樣,就被外部的壓強給“壓”在了身上,所以“吸”這個表述嚴格來講是不正確的,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叫法。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物理知識,使抽象知識變為現實實驗。

二、積極開展課堂小實驗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簡單、實用、趣味性強的課堂小實驗,這對學生擺脫物理知識的陌生感有很好的幫助,對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熱情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比如,教師講到靜電知識的時候可以進行紙上跳舞的小實驗,讓學生弄出一堆碎紙屑,然后摩擦塑料尺子一類的工具,再用尺子靠近碎紙屑,就會發現碎紙屑因為靜電的原因被吸引動了起來。通過“紙上跳舞”的小實驗學生在驚訝之余可以了解靜電知識,同時更因為這種小實驗提高了他們對課堂的興趣。

三、鼓勵學生改進實驗用具

教師在向學生傳遞知識、培養技能的同時,需要對學生在創新技能方面進行開發,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實驗用具的改進。比如,讓學生利用力敏傳感器制作簡單的電子秤來測量金項鏈的質量,由于力敏傳感器原本是用于測量水表面張力的工具,學生必須按照其輸出接口找到合適的元器件,通過和伙伴的合作來共同完成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豐富了物理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更加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和交際能力,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有非常好的幫助。

綜上所述,很多學校都開設了物理實驗課程,并且是教學任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因此如何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所有物理教師共同關注。要想做好一件事,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怎樣利用物理實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值得每位物理教師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榮奎胤.淺析高中生學習物理的影響:以物理實驗為例[J].科技風,2018,8(2):17-20.

作者:吳澤潭 單位:河南省商城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