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物理教育研究狀況
時間:2022-08-18 05:48:50
導語:國內物理教育研究狀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問題的提出
我國目前共有六本基礎物理教育學術刊物,通過對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學術雜志進行統計發現:江蘇籍作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物理教學探討》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8%,《物理教學》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中學物理》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物理通報》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7%,《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2%,《物理教師》雜志江蘇籍作者比重為29%.再將這六本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的投稿者的籍貫進行綜合統計,結果顯示:江蘇籍作者所占比重為25%,遠遠超過其它地區投稿者.綜合統計結果見表1.這樣的結果不禁使人思考:為什么江蘇籍中學物理教師比別的地區的中學物理教師更重視在物理教育學術雜志上發表文章?是什么原因造成江蘇省和其它地區的中學物理教師在對雜志投稿方面有如此大的差異呢?經過查看相關資料和對中學物理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筆者對此有了一些結論.為方便將江蘇和其它地區中學物理教師相對比,以說明原因,下面的結論均以江蘇和北京為例進行對比說明.
2基礎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焦點
對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發表文章的主題進行統計,“課堂教學”、“考題分析”、“課程改革”和“探究教學”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核心詞.其中:《物理教學探討》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物理教學》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考題分析、探究教學;《中學物理》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課程改革、考題分析;《物理通報》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課程改革、考題分析;《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雜志的核心詞是:考題分析、課堂教學、課程改革;《物理教師》雜志的核心詞是:課堂教學、考題分析、課程改革.再將這六本物理教育學術雜志發表文章的核心詞進行綜合統計,統計結果見表2.
2.1課堂教學2課堂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沿用的是前蘇聯的六步教學法:課前準備→組織教學→講授新課→鞏固強化→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由教師傳授,學生被動地學習,學習依賴性很強;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探索,教師由“教”變為“導”,學生由“被動地學習”變為“主動地學習”.現在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提倡的教學方法,如:螺旋式課堂教學模式,多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的建構獲得的.”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教授學生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獨立掌握知識的本領,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應力求做到:(1)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問題意識(2)教學內容設計要適合學生差異發展(3)合理組織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探索(4)引導學生學會理性概括,發展良好思維品質(5)練習作業的探索性、實踐性及開放性.[1]而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然后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2.2考題分析考試,關乎學生的前途利益,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現在的高考實行的是分省統一錄取制度,即面向全國招生的高校由各省根據所分配的名額按分數從高到低錄?。荚噷W校教學的內容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考試仍能自覺或不自覺地駕馭整個教學過程.[2]正因為高考的重要性,關系著學校的生死存亡,這也就造成了高考的激烈競爭,從而引起了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高度重視.例如在江蘇省南通市建立的學科基地,實際上是南通市高考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高考有九個學科,就成立了九個學科基地.每一所名校承擔一個學科.全市從宏觀上比較,哪個學校的學科有長處,就定哪個學校,再把全市各個學校中最優秀的各學科教師,組織起來,定期研究教學方法,命題走向,這樣就把全市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集中起來,再有效的輻射到全市各個學校,這樣全市各個學校都均等地享有最優質資源.[3]在高考制度方面,北京與全國其它大部分省市都是相同的,而江蘇省的高考制度卻和別的省市有很大的差異,經常是幾年就一改.由2008年開始,江蘇省理科的高考物理學科由選考變為必考,物理學科的地位實質上得到提升.而江蘇高考制度改革的成功與否,還有待時間的考證.
2.3課程改革我國高中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始于2004年,2005年江蘇省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2007年北京市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改換教材,而且在課程目標方面、課程結構方面、課程內容方面、課程實施方面、課程評價方面和課程管理這六方面進行改變.江蘇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還包括簡約備課、課堂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等方面,以提高教學效率.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在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充分發揮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通互動、合作,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形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進行創新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4探究教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是以探究為基本特征的一種課堂教學活動方式.其重點是在課堂中師生共同參與精心設計的科學探究過程,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猜想,動手實驗,分析交流,最終得出結論.[4]探究式教學的結構主要由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八個要素組成.[5]美國學者研究了中國教師和教育學者對科學探究學習的信念,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教師認同探究教學是教授科學的較好途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非常大的困難.中國學者認為阻礙探究教學實施的因素主要是學生有高考的壓力,而高考中并不評價探究,探究教學的不同課程框架和材料,大班規模的課堂管理以及教師缺少職前培養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3教育研究區域比較
北京擁有一大批國內著名的大學,不僅是在中國,而且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先天豐富的教育資源,政治文化上的獨特優勢,使北京的教育水平居于全國領先行列.相對于中國其它省市,江蘇省的情況比較特殊.江蘇省的人口密度全國最大、物質性資源全國最少、人均環境承載量全國最小.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教育才能提升江蘇的科技、文化、人才、勞動者素質,以教育的率先基本現代化來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的現代化,這是實現江蘇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是把江蘇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7]江蘇的教育資源先天并不占優勢,但江蘇明確提出了“江蘇未來靠教育”的發展策略,集全省之力,大力發展教育,自1990年以來,江蘇教育經費總投入、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都在全國名列第二.大力的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一點,從教育部2010年根據各地送審的754所省級重點高中,進行量化賦分,評出的全國重點中學排名100強中就可以看出來.見表3.全國100強重點中學中,前三名分別是:湖北黃崗中學、北京四中和天津南開中學.在前十名中,北京的中學有兩所,而江蘇沒有一所中學位于前十名.在100強中,北京有四所中學,排名分別是第二名、第七名、第十一名和第二十二名;江蘇有五所中學,排名分別是第二十名、第六十五名、第六十六名、第六十七名和第七十一名.由此可見,北京依靠自身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基礎教育領域也占盡優勢,北京名校也在全國中學名校中名列前茅.但北京在100強中的中學總體數目只屈居第九位,這和它在中國的政治文化地位和別的地區不能比擬的教育資源是不相匹配的.相反,江蘇名校雖然在全國名校排名中不算靠前,但在人多地少、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能名列全國第五名,且各名校均列于中等名次,也足以說明江蘇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科教興省”真正成為全省人民的共識.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江蘇比中國其它省市從市政府到普通市民在思想觀念上更加重視基礎教育的發展.而這種地區教育發展策略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包括物理教師在內的中學教師對自身社會地位和受社會重視程度的感受,從而影響了教師在教育教學領域各個方面的發展內動力.這種內動力當然也包括向教育學術雜志投稿的需求.
- 上一篇:文科物理教學現狀及策略
- 下一篇:物理教育對課程革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