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財務報表來防范信貸風險論文
時間:2022-09-16 06:04:00
導語:利用財務報表來防范信貸風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體制的逐步完善,財務制度的管理越來越趨于規范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面臨市場經濟的多重考驗,財務分析對于企業經營管理和銀行信貸管理來說,更加重了管理的重要性和現實性。
一、財務報表分析識別
財務報表分析是了解企業會計和財務數據的重要手段,通過分析識別,銀行信貸人員可以評價一個企業的會計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反映程度,知道會計數字的扭曲程度并通過會計手段來“糾正”扭曲;通過運用會計靈活性,評價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合適與否,進而可以及時認清企業發展的趨勢和潛在的問題,為銀行的信貸決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財務信息支持。
1.資產負債表分析
(1)營運資金分析。營運資金通常表明企業是否有清算能力,即企業是否有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和能否按現有水平繼續經營。
(2)長期經營資產分析。長期經營資產的基本會計問題是計價基礎。計價基礎是應當資本化的長期經營資產的成本或價值,不能被高估或低估。每年應攤銷的費用是資本化成本的一部分,應該在資產被消耗時計入損益表。長期經營資產分為兩種: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
(3)長期負債分析。主要考慮是否所有的長期負債都已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上,特別是對未實現的收人。進行長期負債分析時,應注意企業是否為了滿足營運資金、抵押貸款、個人擔保、再融資等的需要而優化債務水平,此外,還應進行對比分析并判斷是否合理。
(4)表外融資和或有負債分析。表外融資是企業的一種潛在債務,盡管其未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但會影響未來現金流量,在分析資產負債表時,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要求信貸人員不僅要分析財務報表本身,而且還要仔細分析有關報表的補充資料。
2.利潤表分析
在分析利潤表時,應對構成收益的各個項目十分清楚,分清哪些是正常的收益和損失,哪些不是正常的收益和損失,并據此判別企業的主營業務活動所占的權重。
3.現金流量表分析
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是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信息來源。現金流量分析首先是將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與本期的凈利潤相比較,以確定本期盈利的好壞。如果企業有較好的盈利狀況和較高的現金流量,說明企業的贏利是真正的贏利,并非是通過“造假”出來的。如果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在幾個期間為負數,而凈利潤為正數,或者企業的凈利潤在一定范圍內一直高于本期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說明企業的贏利狀況較差。同時還應與企業的生命周期相結合進行考慮。其次,是用過去的現金流量預期未來的現金流量。在預期時,可將現金流量劃分為經常發生的現金流量和不經常發生的現金流量;另外還可與相關賬戶相聯系,將其分為長期的現金流量和短期的現金流量。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通過以上對財務報表的分析,信貸人員可以了解很多有關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可以幫助決策者進行決策,但由于財務報表在產生的過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本身存在許多方面的局限性,我們在運用財務報表,通過對它的分析來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同時,還應了解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1.報表數據分析的滯后性
財務報告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及時性,對于銀行的信貸決策和管理者來講,會計信息的披露和傳遞是越快越好,及時性是會計信息重要質量特征。
就企業年度財務報表而言所披露的會計信息間隔時間過長,就越缺乏及時性,也就越缺乏有用性,財務報表的分析一般都是在財務報表編制后才進行的,在使用時往往已經過時。同時,比率分析所使用的數據均屬于歷史性的,對預測、決策只能起參考作用。
2.報表分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財務報表分析的生命。真實性要求會計核算時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要求企業管理當局應當遵循的《企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正確運用會計原則和方法,準確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實際上,財務造假的現象屢見不鮮。
3.會計方法本身也有局限性
我們知道,列入報表的僅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我們對報表的分析僅僅是分析了那些報表中列示的經濟資源,實際上,企業有許多經濟資源或是受客觀條件制約、或是受會計方法的制約而并未在報表中得到體現。
4.會計計量方法也有局限性
會計計量是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的前提,這就要求有一個能綜合各類經濟業務的計量單位作為計量各項經濟業務的影響及其結果的共同尺度。會計所提供的主要是企業經濟活動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數據和信息。然而就用貨幣單位作為會計統一的計量尺度,實質上存在著貨幣是穩定的這一假設,因為如果貨幣不穩定就沒法把它作為統一的標準尺度。然而這一假設在現實生活中受到了持續通貨膨脹的沖擊。由于通貨膨脹,財務報表所提供的財務信息也就不能反映當時真實的成本費用和收益狀況,從而導致財務信息的模糊性。
財務報表分析只是信貸管理人員用來評估風險的一種工具,盡管這類分析有其局限性,但它在幫助信貸管理人員估量和控制風險上仍然相當重要。
三、如何提高信貸風險防范能力
由于財務報表分析僅僅是原則性的,又存在諸多的局限性,而實際情況千變萬化,因此,這就要求信貸人員有較強的業務素質、敏銳的洞察力及隨機應變的能力,來分析不同企業的財務狀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此來進一步提高信貸風險的防范能力。公務員之家
1.提高信貸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職業判斷能力。
2.信貸人員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考慮的問題越多,越要更經常審閱客戶的財務報表,特別要關注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的項目和范圍。
3.充分分析財務報告內容。財務報告由基本財務報表、附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幾部分組成。而財務報表則是其基本部分,附注是為了幫助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作出的解釋,財務狀況說明書也是按照《企業財務通則》要求而作出的詳盡披露,它們彌補了財務報表信息反映的有限性,這樣,信貸管理人員對于信貸風險的范圍就能有一個清楚地了解。
4.企業內部財務報表可能與它們公布的報表并不相符,這就要以客戶的財務比率與行業標準相比,找出差異、分析原因。
5.充分發揮信貸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在對報表進行分析和評價時,除掌握數據資料和計算有關的分析指標外,還應研究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對報表數據的影響程度;收集和掌握報表之外的、對經營決策有重要影響的資料;認清企業潛在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在同行業比較分析時,選擇適合的比較對象等。
6.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同時,信貸人員還必須多加詢問和查詢,了解企業的行業信息、市場信息和信用信息,結合這些信息,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 上一篇:證券電子商務營銷策略研究論文
- 下一篇: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建議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