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信貸對經濟增長影響思索

時間:2022-05-25 05:53:00

導語:消費信貸對經濟增長影響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費信貸對經濟增長影響思索

近年來,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消費信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積極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已是無爭的事實。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一些消費信貸相關的內容,然后在對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展趨勢的基礎之上,結合我國當前消費信貸現狀,深入闡述了消費信貸的宏觀環境對經濟的影響

一、消費信貸的簡介

1.消費信貸的定義?,F實生活中,一方面,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欲望無止境,卻奈何眼下購買力有限;另一方面,商品生產者和銷售者為加快資金周轉、擴大再生產,需要盡快將商品轉為貨幣,為突破供求受購買力約束的障礙,消費信貸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對消費者而言,通過消費信貸實現“用明日錢圓今日夢”。廣義的消費信貸又稱消費信用,指金融業或者商業機構為有償還能力的消費者所提供的信貸;狹義的消費信貸即消費貸款,指以居民未來收入為擔保,由金融機構向消費者發放,用于購買耐用消費品、支付其他費用的貸款,其目的在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刺激消費。目前,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消費信貸占絕對的市場。

2.消費信貸的特點。前已敘及消費信貸對消費者而言是“寅吃卯糧”,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借債消費,實現全社會資金大融通。這種經濟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1)消費信貸可以使遠期的消費在當前實現;

(2)消費信貸屬于家庭理財方式之一;

(3)消費信貸也是一種投資行為。

3.消費信貸的分類。消費信貸種類多樣,分類標準不同,劃分類型亦不同。根據貸款發放是否需要明確貸款實際用途,將貸款分指定用途貸款與不指定用途貸款兩類;在指定用途的貸款中,再根據貸款用途的不同,可分成住房貸款、汽車貸款、教育與旅游貸款、耐用消費品貸款和其他用途貸款如醫療貸款、住房改良貸款等。根據償還方式差別劃分成分期付款、周轉貸款以及一次償還貸款。根據消費信貸保障程度分擔保貸款、信貸貸款等等。

4.消費信貸的意義。發展消費信貸,對國家、企業和人民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市場經濟發展之內在要求,是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之客觀需要,也是國家和地區經濟迅速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之必由之路??梢杂靡韵挛鍌€“有利于”進行集中概括:

(1)發展消費信貸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

(2)有利于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降低信貸風險;

(3)有利于完善國家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4)有利于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

(5)有利于促進全社會的信用制度發展。

二、消費信貸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舉國上下隨處可見各級銀行機構,而且人民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共同構成了我國十分龐大的銀行體系,從而堅實地支撐著我國金融業務的發展。在歐美等大多的西方國家,在整個國家的信貸額度中,消費信貸占大約20%-40%的比重,有些甚至可高達60%。我國政府是從1999年開始對國有銀行實施改制注資,單在2002-2006年期間,貸款新增了12000-13000億美元,相當于2006年全年GDP總值的一半?,F今更是發展迅速,消費貸款額度不斷上升,2008年消費貸款額總計37210億元,同比2007年就超出了4481億元,增幅可達13.7%;2009年的消費貸款額總計55333億元,同比上年遠遠超出了18123億元,計算增幅高達48.7%。伴隨我國社會醫療保險、養老等制度日趨成熟,傳統的以原始積累方式進行消費的觀念逐步為信貸消費理念所替代,并且越來越多的居民已經開始享受消費信貸服務,采用信貸消費。貸款業務的興起主要建立在兩個基礎之上:穩定的、合法的個體經濟收入以及良好的個體社會信用,消費信貸產品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多,涉及個人住房消費信貸、住房裝修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存單質押貸款、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助學、留學貸款、個人旅游貸款等等,有些金融機構甚至開設個人小額信貸、綜合授信額度貸款等方面的業務。

三、消費信貸的宏觀環境對經濟的影響

自1978年施行革開發以來,我國的經濟開始了迅速的發展,從1978年至2007年30年的時間里,GDP年平均增長率上升到9.88%,這期間的經濟也經歷了非常劇烈的周期性波動,其中,就有90年代上半年經濟加速增長致使嚴重的通貨膨脹和90年代下半年經濟減速所帶來的持續通貨緊縮。而且,每當我國經濟繁榮時,經濟增長率可高達13%-15%;而每當經濟低迷時,經濟增長率就跌至3%-4%的水平??傮w來看,這30年間的經濟持續而又穩定的增長著,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得益于全球經濟平穩的運行。但是,我國經濟從2007年的下半年開始,通脹壓力急劇加大,一直持續至2008年的上半年,這主要由于國內的經濟急速增長和國外的經濟不穩定共同所致。伴隨全球石油、糧食價格持續上漲,我國通貨膨脹率在最高時可達8%。2008下半年全球經濟開始下滑,我國經濟增速也開始放緩,通脹壓力此時迅速轉為通脹緊縮。經濟發展面對巨大的壓力,美國經濟一蹶不振,歐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衰退,國內經濟發展也遭遇前所未遇的困難和壓力。預期,伴隨美國經濟的未來走勢不確定性,國內企業利潤下滑,在未來幾年,經濟的發展不容樂觀。這從2009年顯示的數據可以看出,1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相比下降29%,降幅比上個月加深了17.9個百分點。

國家為保障經濟的發展,在2008年的11月9號出臺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之后又陸陸續續出臺一系列行業振興計劃,涉及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房地產等十大行業;同時,我國也在積極增加居民消費能力,甚至有些城市已經發放消費券。但是,要想使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積極措施之一就是要大力開展消費信貸。從消費信貸的起源,我們知道消費信貸深刻地影響著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因此,消費信貸也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消費信貸影響消費需求可以從兩個階段看出,從短期來看,一方面,消費信貸提前將消費者購買力未來預期的增量轉化成為現實的消費即購買力,消費者通過消費信貸確實能夠提高當前的生活水平;從另一方面看,消費者現有的購買力與提前轉化而來的購買力“匯合”能夠產生更大的消費能力,整體提高全社會的消費需求,進而拉動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