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會為企業的發展搭橋鋪路
時間:2022-06-13 02:55:36
導語:基層工會為企業的發展搭橋鋪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履行維護職能,發揮工會組織的調解穩定作用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維權是工會的首要職責。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使職工與企業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企業的發展與職工的命運息息相關。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電力企業“一強三優”發展的要求,企業與職工的經濟關系、勞動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職工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維護職工的政治權益。一是維護職工在管理中的參與權。通過建立健全職代會制度,廠務公開等形式維護職工對單位基本情況的知情權和重大事項的決策權。不斷擴大職工參與管理的渠道,豐富職工參與管理的手段。二是維護職工在管理中的決策權。認真落實職代會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把職工的好建議運用到決策之中;把職工的意愿凝聚到管理培訓中心內的決策之中。三是維護職工在管理中的監督權,充分發揮職代會的民主監督作用,大力推進廠務公開制度,在規范、深化、求實效上下功夫,保證職工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有效落實。
(二)維護職工的經濟權益。經濟利益是一切利益的基礎,維護職工經濟利益就是維護職工的生存權利。工會通過了解,聽取意見和向行政提出建議等形式,維護和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按時足額交納各種保險、參加職工大病互助、補充公積金、勞動保護、職工體檢)。堅持多渠道、多層次開展幫貧扶困送溫暖活動,一方面對勞模先進人物、生活困難職工走訪慰問;另一方面對患大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送去一片溫暖,獻上一份愛心,使職工真正感受到培訓中心領導和工會組織對每名職工的關心和愛護。
(三)維護職工的文化權益。職工的文化權益主要是體現在職工享有文化娛樂的權利,享有學習知識的權利。工會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造一些新穎的、有教育意義的文化活動,吸引職工,感染職工,使職工的思想得到升華。
二、履行建設職能,發揮工會組織的助推發展作用
基層工會應及時對培訓中心各部門、崗位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獎勵,用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鼓勵和激勵廣大職工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1983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首次提出把工會組織建設成“職工之家”。1984年5月1日,全總作出《關于重視工會基層組織、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決定》,同時提出了建設“職工之家”的六條標準,1990年5月3日,全總再次做出《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的決定》,指出這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常抓不懈,常建常新。建家的目標是把工會建成教職工滿意的“家”,建家的過程就是喚起職工對企業的熱情、對工會的依戀、對事業成功的欲望、對生活幸福的追求。因此,“建家”理念對建家的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建“家”工作中,堅持把職工之家打造成學習型職工之家。讓職工感覺到有“家”的溫暖,有主人翁意識,讓職工感覺到單位就是家。通過加強本局文化建設,維護職工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的權利,工會通過形式多樣,絢麗多彩的建家工作和因地制宜地開展職工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在引企業園文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履行參與職能,發揮工會組織監督保障作用
工會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感到,首先建立健全職代會制度,努力加大源頭維護的力度,積極履行參與的職能,代表職工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企業的改革方案、企業的薪酬制度改革及定崗、定員、減員分流安置的重大方案、有關規章制度、重大事項的制定和協商;對行政工作在執行國家和地方的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堅持維護原則,使廣大教職員工的合理要求在改革方案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切實維好權,用好權!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最有效的形式,是職工獻計獻策完成工作任務的動力源。只有讓職工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權利。對職工代表的提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并積極采取措施抓緊落實,對提案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才能充分體現職代會的權威性。其次工會要積極推行廠務公開制度,使職工明白企業的錢、企業的物用在哪兒了?使用的是否合理?三是要加強工會的法律監督工作,指導和幫助職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確保職工工資不被拖欠,勞動條件有所改善,人身安全有所保障,同時要特別重視關系職工生命和健康的勞動安全衛生問題,發現重大事故隱患、職業危害和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要及時向有關方面反映,并主動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同時維護女工的合法權益,做好女工生產、生育等方面的保護工作。四是積極主動的實施扶貧幫困送溫暖工程,從源頭上幫助職工解決可能發生的生活問題,幫助困難職工擴大就業渠道,建立健全扶貧幫困制度,多方籌集資金幫助困難職工生產自救,為困難職工雪中送炭、排憂解難,真正發揮扶貧幫困第一責任人的作用。
四、履行教育職能,發揮工會組織的教育引導作用
工會的教育職能是一種長遠的維護職能,工會組織運用自己廣泛聯系職工的優勢、方法和靈活多樣的特點,加強對教職員工的教育引導,組織、支持和鼓勵職工參加政治學習、學歷教育、專業技術、職業技能培訓和各種講座,建設一支適應管理培訓中心發展需要的學習型、復合型人才團隊。工會積極履行教育職能,不但提升了職工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也為培訓中心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為更好地履行工會的職責,發揮調研信息工作在服務決策、溝通情況、反映問題、交流經驗的作用,及時全面地反映電力行業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而增強了調研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所以工會的職能與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要更好的為職工維權,就必須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工會組織力度。工會干部要加強自身學習,學業務、懂政策、依法行使權力把工會真正辦成“職工之家”,使教職員工全心全意的為企業服務。
本文作者:朱萍工作單位: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訓中心
- 上一篇:基層工會財務管理的思考
- 下一篇:基層工會財務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