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會會計規范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06 03:16:04

導語:鄉鎮工會會計規范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工會會計規范化建設論文

近年來,各縣級工會按照省市總工會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在所屬鄉鎮工會財務會計規范化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實際工作,包括建立健全工會會計核算制度、開設獨立工會賬戶、加強工會財會專業人員配備、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等。以永善縣總工會為例,永善縣有鄉鎮基層工會202家,開設工會獨立核算賬戶的工會組織172家,占85.14%;全縣專兼職財務人員404人,大專以上工會財務人員315人,達77.97%,其中會計專業畢業人員195人,占48.26%,總體文化程度和專業水平相對較高。從總體情況看,縣總工會在當好職工娘家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財務管理水平和發展形勢良好。但在推進鄉鎮基層工會財務規范化建設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并予以認真解決。

一、鄉鎮工會財務會計規范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內控制度及監督檢查機制不夠健全。在實際工作中,縣總工會制定了《工會財務內控制度》《永善縣工會財務會計管理基礎工作規范》等,但在業務實施中缺少相應的操作流程和具體管理規范,財務制度體系亟需進一步完善。同時,由于監督檢查制度的落實力度不夠,基層工會經審會沒有發揮應有的對工會經費、資產合法合規使用的監督保障作用。(二)會計基礎工作還顯薄弱。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工會會計人員配備不盡合理,錢、賬、物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離管理;另一方面,一些已有的會計工作流程和管理規定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落實,沒有達到會計賬簿設置齊全、會計記賬準確合規、資金定期核對等要求。(三)賬戶開設難度較大。雖然市總工會要求各基層工會要獨立開戶,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基層工會獨立開戶難度較大。從客觀上看,全縣大部分基層工會,尤其是非公企業工會人數較少,工資低,工會經費計撥數少,有70%以上的基層工會每年經費不超過2萬元,在申請開戶時由于資金較少,賬戶使用率低,或由于不符合銀行的賬戶管理要求,開戶未得到銀行審批。而部分已開戶的基層工會,卻因經費很少而成為“擺設”,甚至在銀行清理賬戶工作中因長時間無賬務往來而被取消。從主觀上看,有的基層工會認為一年工會經費沒多少,銀行這兩年又增收了賬戶維護費、回單柜租賃費、各種手續費等費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基層工會開戶的積極性,導致基層工會不愿意開設工會專用賬戶。(四)經費管理欠規范。一是收入不規范。有的單位沒有收取會費;有的單位經費收繳不足;有的將一些不屬于工會的收入,如單位的責任獎直接歸為工會賬戶核算。二是部分基層工會預算管理觀念較淡薄,預算與決算相分離,沒有按預算管理要求對經費進行管理使用。三是財務民主管理落實不夠,有的沒有向會員代表大會公布賬目,有的沒有接受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的監督。四是部分基層工會經費主要用于向職工發放福利,很少或幾乎沒有開展職工活動,工會主要職能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五是部分基層單位行政對工會經費使用由工會主席審批的規定理解不夠,基層工會組織獨立管理、審批、使用工會經費受限,審批仍是行政領導“一支筆”。六是有的基層工會財務賬目出現報銷憑證附件不齊全、票據不規范、手續不完善、賬務處理不準確等現象。(五)經費收支“重決算、輕預算”。經費收支預算,是工會工作全系統和工會工作發展趨勢的集中體現,經費預算要力求充分反映全年本級工會工作的總體思路、總體格局以及財務調控的舉措和力度。對于經費收支預算工作,雖然多年來上級工會反復強調,提出嚴格要求,仍有不少基層工會對此認識不到位,存在預算編不準、沒有意義的想法,工作難以落實;一些單位雖然編了預算,但因對工會全年工作缺少整體思路,預算工作未與工會全年財力狀況和工作重點結合,導致預算與工會實際工作脫節。

二、加強和推進鄉鎮工會財務會計規范化建設的建議

(一)統一思想,不斷提高對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為把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落到實處,要組織機關及基層工會財務人員系統學習上級工會關于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使大家充分認識到開展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是加強各級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財務會計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工會資金安全的有效措施,是財務工作為工會組織更好地履行職能、保駕護航的重要手段,從而樹立較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育愛崗敬業、依法辦事、服務大局、服務職工的職業道德。同時,要提高各級工會領導對工會財務工作重要性和專業性的認識,增強對工會財務會計規范化建設的重視和支持,并將其納入工作議事日程。(二)完善人員配置,實行經費核算獨立原則。基層工會在建立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基礎上,要設立財務委員和經審委員,配備業務素質強的專、兼職工會財務和經審干部。此外,基層工會必須建立獨立工會賬戶,并堅持獨立管理工會經費。工會實行經費獨立原則可以有效地保證工會在組織上的相對獨立,經濟上的相對自主,有利于工會獨立自主地開展各項工作。(三)建章立制,健全內控機制建設,推進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實現財務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重要保證。一是制定和完善工會內部會計管理各項制度。要根據《會計法》《工會會計制度》和上級工會的有關要求,結合基層工會自身情況,制定各項財務制度,包括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預決算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現金管理制度等。二是健全內控機制,包括內部稽核制度、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等,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有效機制。通過制度建設強化管理,嚴肅財務紀律。基層工會還應制定嚴格的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的考核辦法,并依據考核辦法對工作進行檢查、考核、評比,并將檢查結果與財務人員考核掛鉤,以調動工會財務人員積極性,提高工會會計基礎工作質量。同時,還要進一步明確實施規范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實施方法和進度安排,并使之一項一項落到實處。對一個單位開展審計時,應將工會會計規范作為必審項,從制度上強化財務會計規范化管理的意識,督促各級工會重視此項工作,更好地促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的推進。三是嚴格規范審批程序。管好用好工會經費是財務管理的重點環節。為使經費使用合理,具有科學性,每年年初,要認真編制預決算說明書,并提交經審會審核通過后作為合理使用依據;每月末,還應將費用使用情況向會員代表大會和主要領導進行匯報。要嚴格控制行政費用,進一步貫徹“勤儉辦會”方針,確保工會經費的有效使用。(四)加大人員業務培訓力度,提高工會財務人員素質。高素質、高水平的基層工會財務人員,可為基層工會財務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因此要加大對基層工會財務人員的專業化培訓力度。一是基層工會要把對財務人員培訓列入年度計劃中,并結合全國總工會財務會計規范化文件的相關要求,采用理論培訓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二是工會財務人員要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學習,熟練掌握《工會法》及有關工會財務方面的政策,尤其是《工會會計制度》等各項規定,用以指導具體工作,提高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三是要加強對工會會計人員的專業化管理,雖然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不能與文憑劃等號,但由于財務會計工作崗位的特殊性,就要對這一專業崗位從業人員有一定要求,所配備或更換的工會財務人員,應保證具有一定的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和工作經歷,以便更好更快地投入財務工作。(五)強化審查審計監督職能,促進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水平整體提升。一是工會財務人員要嚴格照章辦事。工會財務人員要按照《工會法》《會計法》《工會會計制度》《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等法規制度要求,做到一切收入支出都納入預算,克服隨意性,做到不應該支出的堅決不支,不擅自擴大開支范圍和提高開支標準。在經費使用上嚴格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要規范處理日常賬務,在日常賬務處理中嚴格遵守重要性原則、一貫性原則,不同時期同一業務盡可能采用相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便于各經濟單位不同會計期間會計信息的縱向比較;財務人員要按制度規定定期檢查、函證債權債務,對確實無法收回的債權及無法支付的債務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核銷,有效防范工會資產的流失。要科學編制財務報表,力求財務報表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特定時段的財務狀況,為上級統管單位提供詳細的數據資料,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要探索建立完整的報表體系及報表分析制度,力求做到信息真實、內容完整、數字準確、考評規范,為工會領導和職能部門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二是上級工會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能,強化會計監督工作。上級工會應按照工作部署,定期開展基層工會財務專項檢查,分別從經費使用、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經費收繳以及財務報賬等方面對基層工會財務進行檢查,規范財務管理行為。要認真審核原始憑證,在原始憑證的審核中堅持把好六個要點,即:審核經濟業務內容是否符合財務制度和費用開支范圍;審核付款單位是否與本單位名稱相符;審核發票或收據是否蓋有財務專用章或發票專用章;審核金額是否正確、大小寫是否一致;審核報銷手續是否完備有效;審核經濟業務所反映的標準是否符合相關文件制度的規定。要強化工會資產監督機制,將工作重點放在對工會資產使用、處置及其他情況進行監管和審計上,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查盤點,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三是加強配合,不斷促進經費收繳穩步增長。工會要加強與地稅部門配合,按照《工會法》《工會章程》和有關工會經費計提撥繳的政策規定,協助地稅部門在基層工會申報繳納工會經費時,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工資總額構成規定和財政統發工資情況計提繳納工會經費,并納入當年財政部門預算,保證工會經費的足額收繳。每年年初,工會財務要會同縣總工會經審會對全縣工會系統及下屬基層工會經費進行專項審計,不僅檢查基層工會的財務收支情況,而且要對行政計撥工會經費情況進行重點審計,一些未按照計提撥繳工會經費的單位,要根據審計整改要求及時計提并申報繳納應上繳的工會經費,以堵塞工會經費撥繳的漏洞。通過督查審計,不斷規范基層工會的財務管理行為,夯實基層工會財務基礎工作,堅持把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管理好工會資產等基本任務落到實處,從而進一步提升鄉鎮工會財務管理整體水平和抗風險能力。此外,工會監督部門與政府審計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對專項資金要建立跟蹤反饋制度,加強監督,掌握資金流向,把各專項資金管好用好,推動基層工會財務管理不斷上新臺階,促進基層工會財務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作者:劉仁飛 單位:云南省永善縣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