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國企工會工作之我見
時間:2022-03-09 09:09:05
導語:新常態下國企工會工作之我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推動民主管理,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職工參與管理和監督的民主權利”。這一論述為我們繼續做好職代會和廠務公開等民主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更加堅定了我們做好這項工作的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新時期做好職工民主管理工作,應緊緊抓住“職代會”這個抓手,順應勞動關系變化的新情況,不斷進行制度創新。繼續加大區域性、行業性職代會推進力度,同時,進一步豐富區域性、行業性職代會內涵,切實為發揮這一制度作用進行研究和推進;繼續加強職代會規范化建設,即企業重大決策和經營管理事項向職代會報告制,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重大方案和事項職代會表決制,法律規定和勞資約定事項職代會審查監督制,涉及職工民主參與人選和對領導干部廉潔勤政情況職代會民主選舉或評議制,推動職代會職權得到全面落實。進一步加大職代會提案、巡視檢查、質量評估,以及日常民主管理等工作制度建設,充分發揮職代會民管專門委員會作用,推動職代會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繼續探索研究職代會和現代企業制度之間的關系,大力解決職代會制度與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關系問題,以及上級職代會與基層單位不同層級職代會之間的關系問題,推動國有企業進一步健全完善職代會。
二、推進企業改革,突出主人翁地位
企業改革深化,在政治上要堅持黨的領導方針不動搖。努力解決好依靠誰這個當今企業改革的首要問題,深刻領悟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充分認識依靠職工辦企業,是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礎,是企業加強管理,實現發展目標的動力源泉,也是工會工作的永恒主題。在企業改革中,要依法建立黨組領導支持職工當家做主,行政尊重和保證職工當家做主,工會維護和組織職工當家做主的工作格局。要努力增強廣大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進入主人角色,行使主人權力,盡主人責任。特別是要認真落實職代會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審議建議權,對事關企業和職工重大利益的審查同意或否決權,對企業改革方案的審議決定權,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序化。當前,要努力提高職工代表參政議政的能力和素質,切實改變職工代表虛設現象。同時,要建立完善民主參與機制,職代會推舉產生的職工董事、監事要進入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要在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完整地反映職工意愿、代表職工利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在制度上要建立縱橫到位的民主管理網絡,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嚴密暢通的民主管理程序,建立健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職工代表聯系卡制度,職工代表巡視質詢制度,廠務公開制度,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民主評議企業領導干部制度等等,為確保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制度和機制上的保證。在素質上要全面推進新時期職工素質工程。要著力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加快工人階級的知識化進程,促進職工隊伍素質向學習型、知識型、智能型和創造型轉變。
三、促進企業文化,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是我國文化建設的目標。職工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廣大職工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扎實推進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灌輸培育企業文化理念,強化“講規矩、按制度、重責任、嚴管理”的管理原則,培養“精、嚴、細、實”的工作作風。深挖潛力、創造條件,大力開展健康文明,形式多樣職工健身運動。積極培育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會要重視并加強對職工素質的培育,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要積極引導職工樹立終身教育的意識,形成終身學習、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良好習慣,培養職工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推進職工隊伍的知識化進程。
四、提高職工收入,推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會組織應該繼續推進“兩個普遍”工作,以更好地服務職工群眾。即一方面要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實現工會組織對企業的全覆蓋;另一方面要依法推動企業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推動建立企業職工工資協商共決機制。切實發揮工資集體制度的作用,推動建立企業職工工資協商共決機制。當前要把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引向深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創新制度,形成合力,爭取黨政組織的支持、各方配合,形成了推進“工資集體協商”的工作合力,推動“工資集體協商”納入企業改革發展大局;搜集信息,實地調研,分級建立完善職工收入分配狀況分析報告機制,為工資集體協商提供依據和參考;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建設,提高工資集體協商質量。
五、做好幫扶工作,切實整合工會資源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是工會解決職工就業工作一貫堅持的方針。黨的十八大提到要“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和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爭議調解仲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這為工會創建和諧勞動關系指明了具體的目標和方向。同時指出,改革和完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所以,工會組織要以黨的精神為指引,加強工會保障工作,直接服務廣大職工,推動解決職工群眾在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福利保障、幫扶救助等方面的切身利益,以推進工會職工援助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不斷健全救助、維權、服務“三位一體”的幫扶模式,有效整合各級工會職工援助服務中心、培訓機構在就業安置、技能培訓、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工作資源和信息,大力加強工會組織職介服務、技能培訓、扶持創業等工作項目的開展,分析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熱點難點問題。
六、保持隊伍穩定,切實維護職工正當權益
新形勢下,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的身份更加突出。職工群眾特別期望工會發揮職工權益代表者、維護者的作用,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挺身而出,為職工說話辦事。企業黨政領導也希望工會在維護職工隊伍穩定中發揮減震器作用。這就要九精神的高度去認識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各級工會組織勇敢地站在維權工作的前沿陣地,正確地處理好兩個維護的關系,善于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職工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努力堅持民主決策的原則、職工總體受益的原則、不超過職工實際承受能力的原則、保障職工基本生活的原則。各級工會要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系,做到對企業勞動關系狀況、困難職工群體的生活狀況、五險一金繳納情況等方面了如指掌,當好第一知情人,要敢于為職工說話辦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從經濟上、精神上、法律上幫助困難職工脫貧。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上,必須把職工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職工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職工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職工滿意作為工會工作的第一標準,構筑起一條溫暖通道,把維護企業職工隊伍穩定作為工會講政治、講大局的一項根本要求堅決抓好,落實好。
七、總結
工會工作涉及的范圍廣,工會要在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職工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在全面提高職工素質上下大功夫,建立起一支思想過硬、技術精湛、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志存高遠的龐大職工隊伍,以能夠挑得起歷史賦予工人階級的重要使命,以輝煌業績向企業發展創新增效交出優秀答卷。驅動創新、儲備弘揚正能量,在企業轉型發展建設上著力,工會工作就會開創出新局面,邁上新臺階。。
作者:劉橋英 單位:福建省高速公路融通投資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新時期學校工會工作研究
- 下一篇:電網工會工作創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