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構建策略
時間:2022-09-12 03:01:28
導語: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系統是維持高校正常運行的重要輔助系統,其工作質量影響著高校的全面發展。而隨著服務型高校理念的提出,傳統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高校發展的要求。因此,高校管理層應該積極創新行政管理模式,打造出符合服務型高校理念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進而為服務型高校的建設保駕護航。筆者先分析了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的特點,然后分析了當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打造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策略,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借鑒。
一、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的特征
(一)強調服務意識
強調服務意識就是在管理中貫徹“以師生為本”的理念,將服務好師生視為行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從師生需求出發,將師生的利益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服務好壞讓師生來評定行政管理工作的質量。在實際工作中要努力協調各方利益,做到教育以育人為本,教學以師生為主。
(二)鼓勵參與
服務型行政管理是民主化管理,鼓勵大家參與學校發展建設方面的參與。高校實行服務型管理,決策不再僅由少數領導干部討論決定,而是積極爭取廣大師生、廣大行政管理人員、社會專家的參與,建立科學有效的溝通回應機制,并讓他們的意見成為相關決策的重要參考,引導高校的發展前進。
(三)公開公平
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入,高校改革要向著透明化、民主化方向發展,學校行政部門要及時將重要工作信息和重大決策公布,將制度調整廣泛征集學生、老師的意見,教育部門的人士任免也要予以公布,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還要加強社會對高校的監督,促進高校的和諧發展。(四)強調平等高校建設服務型管理要倡導尊重個體,強調平等的氛圍,在日常工作中要營造一種互相尊重的人際關系,要嚴格遵守勤奮務實的工作原則,使師生、管理人員處于一種平等的關系中。在管理過程中,行政部門要切實保障師生的合法權益,使高校資源更加合理的分配,使高校教育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體師生。
二、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機構膨脹
中國高校是行政單位,管理方式自上而下,是從學校、學院、教研室再到教師的這種管理模式,類似金字塔的管理結構。這種方式有利于權利集中,政策的集中制定,但是也由于部門的自上而下不斷細化,導致越往下走部門越小,崗位越多,人員越多,使得機構膨脹,辦事效率不高;其次,高校行政化的管理編制,使得從科級、處級、局級等逐級上升,每個崗位都會有兩到三名行政管理人員,這也使得管理機構臃腫,管理起來很困難。
(二)管理方式行政化
一直以來,高校都是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進行工作安排。眾所周知,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具有強制性、時效性、威嚴性、穩定性等多項特征,權利的集中管理使得階級十分明顯,下級只能聽從上級指揮,使得下級在展開工作時很難自由發揮,創新模式,在面對小問題、小改進時不敢獨自做主,層層請示,造成了服務的拖沓、工作的延遲。這種行政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賴領導的管理水平,管理的好壞全在領導個人能力,而不是依靠完善的制度,這就使得完善的服務無法長時間堅持。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人才管理機制不完善,高校在教學上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管理上也不能缺少高素質的管理隊伍。當前,管理人員大多數不是來自專業的管理專業,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學習,對管理工作認知淺薄,不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效率。第二,人才引入缺少科學合理的規劃,從而使得高校教師的發展規劃漫無目的,專業青年人才不愿意加入行政管理的隊伍中來,導致高校人才引進上和人才培養上嚴重缺乏動力,為學校的發展埋下了許多隱患。第三,激勵機制不完善。大多數的高校管理部門沒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沒有具體的績效考核明細,這就造成了員工在工作中的偷懶心理,嚴重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高校內部喪失了發展的活力與動力。
三、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的構建策略
(一)建立扁平化組織機構
精簡高校行政管理機構,使管理機構扁平化,更加科學合理,更加高效,為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所謂科學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就是改變傳統的行政化的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將中間管理層盡量減少,將行政管理人員盡量減少,使行政管理結構更加扁平簡約。這種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機構具有更低的管理成本、更高的信息傳遞速度、更大的管理跨度以及更少的管理層次,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加強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提高對管理的認知,摒棄行政化的管理方式
高校管理部門的服務對象就是師生,因而在開展相關工作時首先要考慮到的一定是師生。構建以師生為主的服務模式首先要構建人性化的高校內部管理環境,在內部管理中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的本身屬性,尊重人、發展人、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在管理工作中,以人為主體,通過不斷思考、探索,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更強的潛能,將高校發展成為自由、民主、和諧、人文的環境,以實現高校行政管理的更大進步。
(三)完善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人才管理。完善培訓制度,時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觀念不斷在更新,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應該經常參加針對性的培訓,在培訓中提高認識,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更好服務于學生和老師。第二,建立合理的人才引入機制。在人才引進方面要秉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對應聘者進行科學全面的考察,同時,還要考慮各個崗位的專業偏向,合理安排人才的引入。第三,形成完善的考核和激勵機制。首先,完善員工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就是以打破行政化管理體制為目的,對管理工作人員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展開考核,對工作中有突出表現的人員進行獎勵,考核成績作為評級、升職的上升方式之一,使得員工在工作中人人勇于爭先,敢于創新;其次,建立績效激勵機制,講工作責任制,實行能力薪酬制,根據個人能力安排相應的崗位,依據個人能力給予相應待遇。還要打通管理人員晉升渠道,建立多重晉級制度,拓寬晉升渠道,激勵員工實現自我價值。
四、結語
綜合而言,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務水平會影響高校的教學質量,影響高校整體的發展腳步。因此,高校應該加強行政管理的改革,從人的管理出發,加強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管理機構、提高對管理的認知,摒棄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等,使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公平、民主、開放和創新,從而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作者:張思妍 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齊珊.新時期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27).
[2]遲浩勇.淺談我國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體系的構建[J].現代營銷,2010(03).
[3]王雷.淺談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體系構建[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04).
[4]宗宇.打造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07).
- 上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專業化思考
- 下一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核心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