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實踐
時間:2022-03-26 04:47:00
導語:試論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分析新形勢下外貿人才市場需求特點的基礎上,從培養應用型人才角度出發,對構建和實踐應用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若干探討。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實踐教學體系
1、引言
教育部《關于進1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推動高校實踐環節教學改革,并把實踐教學作為教學工作評估的關鍵性指標”。各高校也認識到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也在努力加強實踐教學工作,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當前的實踐教學環節非常薄弱,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進1步提高,要培養高素質人才,就必須高度重視這個環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屬于應用性很強的經濟類專業,因此,從適應時代和外貿行業人才需求的發展潮流出發,構建應用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意義十分重大。
2、新形勢下國際貿易人才需求的新變化
1、各類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節節攀升。外貿企業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的外貿企業大幅增加,對國際貿易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據有關統計顯示,“江蘇作為我國主要進出口貿易口岸,外貿人才需求將成倍增長。根據江蘇省外經貿廳人教處有關專家預測:2007年江蘇省將進入外貿人才聘用高峰期。據南京仁人獵頭公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江蘇外貿人才缺口大約在10萬左右,其中包括國際商務跟單員、報關員和報檢員人才,特別是既會外貿操作又懂物流管理的外貿人才”(參見:陳家根.江蘇外貿人才需求將成倍增長,缺口10萬.來源《揚子晚報》/2006-12/05/)。
2、外貿人才素質要求全面提升。“外貿企業需要的外貿人才,不僅要懂得外貿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貿業務能力。據2005年麥肯錫咨詢公司對83家高等院校畢業生進行的調查,進入到企業后馬上就能夠勝任工作的僅占10%”。隨著我國外貿大國地位的凸顯,外貿企業更加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滲透海外市場,這對外貿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市場上對外貿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有1定年限的實務操作經驗,同時須持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有資料顯示,目前在外貿人才需求榜上分別名列1至六位的跟單員、外銷員、單證員、報關員、國際貨代業務員和報檢員等,都要求持有國家通用的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工作。
3、傳統的國際貿易人才的外延擴大。首先,單純的營銷、外語、紡織、機電等專業人才已經遠不能滿足外貿人才的相關崗位需求,外貿企業對于那些金融和工商管理、電子商務、國際商務談判等專業人才也是求賢若渴。其次,我國遭受貿易糾紛和貿易摩擦等事件接連不斷,給出口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為盡可能的減少這種損失,就需要1大批既熟悉WTO規則、精通英語、又熟諳世界相關國家法律、能夠參與應訴貿易爭端的專門人才。再次,對于小語種外貿人才的需求量升溫。近年來,沿海地區企業加大同中東、非洲等地區的貿易往來,從而增加了對外貿人才的需求。
3、構建與實踐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應用型人才
1、構建“3位1體”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1是單項訓練和綜合實訓相結合。對于國際商務談判、商務禮儀、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等課程宜采用此方法。在學生較好的掌握各項單項訓練技能的基礎上,就可以將它們融匯貫通成系統的專業知識來進行綜合訓練,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來組建模擬的外貿公司,按照進出口業務部、單證部、報檢報關部、船務運輸部、投資合作部等業務部門,將學生分好工,指導老師以全盤的案例材料(這些材料均根據有關外貿公司的真實資料經過加工改造而來)指導學生進行整個進出口流程的操作訓練,從建立業務關系1直到出口退稅(進口付匯核銷),全面翔實的涵蓋了進出口貿易的全過程。以筆者所在的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為例,早在2002年12月,學院就進行了首屆學生職業技能展示暨教學改革研討會,邀請了包括鹽城市開發區、外經局以及數家外貿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現場觀摩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上述綜合技能操作能力并進行了專業研討,大家1致認為,綜合實訓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系統梳理學生專業技能的好辦法。幾年下來,綜合實訓已成為國際貿易系的1個特色項目和優勢項目。
2是基地實訓和在崗實習相結合。1方面,積極發揮校內外兩方面實訓基地的作用,另1方面積極與有關公司溝通交流并形成長效機制,專門聘請企業專業人士來學校給學生作專題報告,甚至聘請他們來講授1些專業實務課程。同時,讓學生在基地實訓的基礎上再利用1個星期的時間進行在崗實習,運用“師傅帶徒弟”的方法讓學生就某1塊自己還比較模糊的問題專門去進行學習和提高。
3是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與專業考證相結合。以鹽城師范學院國貿04(12)班為例,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有意識的給學生熏陶專業考證的意義。該班級52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自身努力,有將近4/5的同學分別通過了國家的報檢員、報關員資格考試。這樣進1步豐富了對專業實務知識的掌握,也為將來提高就業競爭力增添了籌碼。
2、構建實踐教學支撐保障體系
以鹽城師范學院為例,首先,有學院黨委行政的政策支持。《中共鹽城師范學院委員會關于進1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意見》從學校宏觀層面上對實踐教學進行了大力支持。其次,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指導能力。國際貿易系的4位年輕教師中的3位都有過被學院委派到市區有關公司集團外貿業務部進行過實際操作的經歷(另外1位教師來學校任教前就是上海某外貿公司的業務骨干)。再次,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除了不斷提升和改善校內實踐教學的資源,國際貿易系還本著“雙贏”的原則,加強學院與基地的交流和合作,合力打造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的穩固平臺,進而為學生專業實習,就業創業打下良好基礎。另外,為使得學生更好的成為“理論與實踐協調發展”、“知識與能力共同進步”的創新型人才,我們也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多次改進實踐教學方法。
3、健全實踐教學管理考評體系
首先,《鹽城師范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比表彰辦法》、《鹽城師范學院實習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辦法》等1系列規章制度,就從制度上保障了管理和考核的規范。其次,在崗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對自己在崗實習過程中實踐能力的提高情況作出自我評價,并寫出經驗心得和不足之處,對比先進來排查自身原因,相關指導老師也要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作出客觀的評價并針對具體情況來總結經驗和提出整改意見。再次,建立專家監督檢查制度。通過專家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進行現場觀摩考核,表揚先進,鞭策不足,同時進1步完善《專業實習駐點指導教師職責與要求》、《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實施細則》等評價考核體系,確保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和可靠性。
- 上一篇:淺論農村職工醫療保險改革
- 下一篇:探析植物檢疫國際貿易地位